<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我们参加维京游轮多瑙河之旅,到中欧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奥地利🇦🇹和匈牙利🇭🇺等五个国家旅行,前后半个月,虽说是走马观花收获却不少。</p><p class="ql-block">中欧,全称欧洲中部(Central Europe),是欧洲五个地理分区之一,主要指波罗的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欧洲中部地区。中欧有八个国家,除了上面提到的五个以外,还包括列支敦士登、波兰和瑞士等三个国家。</p> <p class="ql-block">欧洲有两条大河,莱茵河与多瑙河。这两条河由西往东贯穿欧洲全境,莱茵河向西注入地中海,多瑙河朝东流入黑海。人们称莱茵河是欧洲的父亲河,多瑙河则是欧洲的母亲河。</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在流经匈牙利时拐了个90度的弯,由北向南把匈牙利分为东西两部分。它流过首都布达佩斯,西岸是布达,多山;东岸为佩斯,平坦。1896年匈牙利建国一千年布达与佩斯两城合并组成首都布达佩斯,由此布达佩斯成为欧洲中世纪古城,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享有多瑙河上明珠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这趟中欧之行的第一站是匈牙利。</p><p class="ql-block">匈牙利位于欧洲的中心,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传统上匈牙利属于中欧,与斯洛伐克、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萨尔维亚、罗马尼亚和乌克兰等七国相邻,和德国、白俄罗斯、意大利、保加利亚、波兰、俄国等六国相近。</p><p class="ql-block">匈牙利国家的形成起源于东方游牧民族马扎尔人部落,他们自称是胸奴人的后裔。</p><p class="ql-block">公元9世纪时他们从乌拉山西麓和伏尔加河湾一带向西迁徙,公元896年在多瑙河盆地定居下来,建立了匈牙利王国。</p><p class="ql-block">1867年匈牙利与奥地利组成奥匈帝国。 </p><p class="ql-block">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1919年3月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同年8月被以霍尔西为首的军队推翻,恢复了君主立宪的匈牙利王国。</p><p class="ql-block">1941年,匈牙利加入德-意-日轴心国集团,1944年德军占领匈牙利。</p><p class="ql-block">1945年4月,匈牙利共产党在苏联红军帮助下解放全境。1946年2月1日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p><p class="ql-block">1956年10月匈牙利爆发十月事件。</p><p class="ql-block">1989年苏东剧变,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称匈牙利共和国。2012年颁布新宪法,将国名“匈牙利共和国”改为“匈牙利”。</p> <p class="ql-block">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城市建筑美轮美奂,风光旖旎舒适宜人,千年古城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布达城位于多瑙河西岸。</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东岸的佩斯城。</p> <p class="ql-block">布达与佩斯两城合并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p><p class="ql-block">匈牙利历史上有一段至暗时刻,那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匈牙利纳粹与五十至八十年代苏俄模式专制统治时期。</p><p class="ql-block">布达佩斯安德拉什大街60号,“恐怖屋博物馆”,是那段至暗时刻的历史记忆与情景再现。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座大楼位于市中心的历史文化街区,黑色屋檐漏空字母TERROR(恐怖之意)和图标“箭十字”及“五角星”符号 格外引人注目。</span></p><p class="ql-block">这栋楼房建于1880年,最早是贵族的私宅。</p><p class="ql-block">1937年,匈牙利的纳粹组织“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开始租下这栋建筑作为办公室,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从纳粹秘密警察到前苏联扶植下的政治警察机构都设置在这栋大楼,它见证了一次又一次政治恐怖活动。</p><p class="ql-block">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因战败而解体。匈牙利失去了战前2/3的领土,成了中欧地区最弱小的国家。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极右翼的民族主义思潮在匈牙利盛行。1939年,标榜“国家社会主义”的(音译纳粹)箭十字党 (Arrow Cross Party)成为匈牙利议会第二大党。安德拉什大街60号正十字党的主要活动中心之一。</p><p class="ql-block">二战后期,德国人扶植起以箭十字党为首的傀儡政权,其头目萨洛希·费伦茨成了名义上的匈牙利领导人。箭十字党人在掌权后将大批的未成年男子送上战场与德国人并肩作战,并对境内的犹太人进行疯狂迫害,强迫犹太公民佩戴黄星徽章,随后被驱逐到德国的死亡营。执行这一切罪恶任务的重要机构便是当时的政治警察部门,总部就设在安德拉什大街60号。</p><p class="ql-block">1945年,苏联军队攻占布达佩斯。随苏联坦克一同进入首都的匈牙利共产党组织的首要任务之一,便是尽快夺取安德拉什大街60号。很快,匈共的秘密警察机构在这座大楼里成立了,最初叫作政治警察局,1950年1月被正式定名为国家保安局,负责执行政治恐怖活动,在新政权中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就这样,不仅当年纳粹政治警察的总部如今成了新政权秘密警察的总部,以往就在其中工作的纳粹政治警察竟也摇身一变成了新政权秘密警察的成员。正是基于这一历史,如今这座独特建筑被改建成了历史博物馆。匈牙利人将其形象地命名为一“恐怖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大楼外墙上悬挂的红色标语牌上面写着:</p><p class="ql-block">“ 我们开始了吗?</p><p class="ql-block">被送往苏联劳改营的匈牙利人:700</p><p class="ql-block">1945年以后因政治原因被处决的同胞:700</p><p class="ql-block">1956年革命和解放之后,他们被迫离开我们的国家,200</p><p class="ql-block">1945年以后因政治原因被监禁的同胞:70千</p><p class="ql-block">世界各地的共产主义1亿死亡牺牲。</p><p class="ql-block">我们永远不会下车!</p><p class="ql-block">恐怖之家</p><p class="ql-block">AKDRAS5YUT 60号 ”。</p> <p class="ql-block">大楼外侧人行道上 矗立着一排醒宣传广告牌,夺人眼球。</p> <p class="ql-block">外墙腰线上一长串照片,是在这座恐怖屋中遇难的匈牙利同胞。</p> <p class="ql-block">大楼恐怖屋入口外矗立着一个艺术装置,一片铁链墙,寓意冷战时期的铁幕。</p> <p class="ql-block">恐怖屋博物馆是在匈牙利总理维克托.欧尔班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博物馆的灵感来自馆长玛丽雅.施密特。2002年2月24日,“恐怖屋”博物馆揭幕时任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多说:“ 我们如今将那些恐惧和仇恨都关进了这座大楼,希望它永远都不要再出现在我们未来的生活当中。是的,我们应当将它们关起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当忘记这一切。”</p><p class="ql-block">这幢博物馆本身,或许就是帮助匈牙利民族远离“恐怖”的另一重保障吧!</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30日上午,我们去参观“恐怖屋博物馆”。观展门票两人共8000匈牙利福林,折合人民币约180元。</p> <p class="ql-block">这是恐怖屋博物馆的宣传小册子。</p> <p class="ql-block">恐怖屋入口处有两扇虚掩着的大门。</p><p class="ql-block">黑色大理石门板上镌刻着:</p><p class="ql-block">“纳粹时期箭十字党恐怖暴行</p><p class="ql-block">2002“ (博物馆开馆的年份)。</p><p class="ql-block">红色大理石五星墙面上镌刻的文字:</p><p class="ql-block">“共产恐怖暴行再现</p><p class="ql-block">2002”。</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从地面水池直到四层屋顶的天井,一辆军用坦克横亘在正中间,长长的炮筒直指前方,高达十四、五米整片墙面贴满死难者的像片,一片肃杀令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整个墙面贴满了遇难者的像片,粗粗算来不下几千人,令人毛发悚然。</p> <p class="ql-block">进入博物馆展厅,前言赫然夺目:</p><p class="ql-block">“必须承认过去"。</p><p class="ql-block">“恐怖之家 一现在是一个博物馆,但它见证了匈牙利20世纪历史上两个可耻和悲惨的时期。这真的是恐怖之家。1944年,在匈牙利箭十字党统治期间,这座被称为“忠诚之家”的建筑是匈牙利纳粹党的总部。然后在1945年至1956年间,臭名昭著的共产主义恐怖组织ÁVO及其继任者ÁVH在这里定居。安德拉什大道已成为恐怖和恐惧的大本营。这个博物馆纪念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但它也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恐怖主义独裁政权的可怕行为。”</p> <p class="ql-block">红色和棕色路线如何在匈牙利传播。</p><p class="ql-block">这三个人都是谁呢?没有说明,看起来像是列宁、斯大林和当时匈牙利领导人。</p> <p class="ql-block">三具列宁塑像,何意?猜不透。后面墙上的匈牙利文写着:</p><p class="ql-block">列宁,你的世纪是短暂的,你的影响是强大的。(意译,可能不准确)</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宣传铜版画。</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标语:</p><p class="ql-block">在苏联工作是荣誉的事业,荣耀的事业是勇气和英雄的事业!</p> <p class="ql-block">这张漫画中寓言故事主人公匹若曹有一个长长的鼻子,只要一撒谎,鼻子就变长。他身后写满了各种誓言,譬如其中一则:</p><p class="ql-block">“我们向你发誓列宁同志</p><p class="ql-block">我们将荣誉地履行您的最终愿望。</p><p class="ql-block">斯大林</p><p class="ql-block">外部</p><p class="ql-block">应用程序</p><p class="ql-block">别让任何人出去</p><p class="ql-block">莱明列宁</p><p class="ql-block">共产党人公开表示,他们的目的只是以前所有的社会秩序都是暴力的。恐怖正义 法律可以通过决定来实现。</p><p class="ql-block">玛丽”</p> <p class="ql-block">无处不在的各种监听、窃听设备,制造了多少个冤案!</p> <p class="ql-block">这张办公桌的主人是三位恐怖屋的掌门人,掌握生杀大权,权势熏天。吊诡的是,这三个人都被最高当局处以极刑,死在恐怖屋里。</p><p class="ql-block">这触目惊心的一幕,揭示一个深刻道理:极权统治下没有一个人是绝对安全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道墙是由受害者人油制成的肥皂砖砌起来的,每一块砖上都刻着一位受难者的名字。</p><p class="ql-block">墙上电视机不断播放着反映当时情况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这一间间小屋中有视听设备,可以看电视听录音了解当年发生在恐怖屋里发生的悲惨往事。关在恐怖屋中的人,在持续数周的最难以想象和最可怕的审讯中,许多受害者死亡。那些幸存下来的,在遭受身体摧残和灵魂贬低的痛苦煎熬下不得不签署任何文件。一大群告密者,一支影子部队,在工厂,在编辑室,在办公室,在大学,在教堂和剧院,记录他们的每一个动作。这些告密者得到了苏联占领者的全面支持以及意识形态和实际指导。没有什么或没有人能感到安全。一个专制政权下每三个家庭中就有一个人被夺取,虐待或残疾。</p> <p class="ql-block">三楼的展馆展示了匈牙利政党如何一步步脱离纳粹的掌控,有很多属于那时期的展品,包括大选的选票、匈牙利政府的规划等等。地面是一幅巨大的匈牙利地图。正前方的黑色墙面上的一行标语;</p><p class="ql-block">“匈牙利必需受到惩罚”</p> <p class="ql-block">三楼一个展厅实况,视频现场拍摄。</p> <p class="ql-block">从参观线路下来,一路经过多个展馆内都毫不保留地展示出纳粹党残杀人民的各个画面、迫害教徒的片段、用人民的油脂制成的肥皂墙、反抗派的各种下场等等,历史是那么残酷的真实。从楼上搭电梯到地下室,电梯内播放纳粹党解说如何行刑的片段。如果你步行上下,则可以看到楼梯间摆满了当年宣传雕塑,它想告诉人们那个时代是多么光明而美好,与博物馆揭示的真像截然相反。一瞬间感觉恍如隔世。</p> <p class="ql-block">恐怖屋地下室是一间间牢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栋大楼连通它周边的建筑群地下层全部改造成这样的牢房。</p><p class="ql-block">此图为网络截图。</p> <p class="ql-block">恐怖屋博物馆中展示了1956年10月事件的真像资料。</p><p class="ql-block">纳吉.伊姆雷(1896 年 6 月7日 --1958年 6月16日。),匈牙利前总理。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改革家、党务和国务活动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的杰出战士,匈牙利共产党和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匈牙利社会主义改革的先驱。</p><p class="ql-block">1953~ 1955年任总理,主持改革,但因持独立自主态度,又被迫下台,从事教学工作。</p><p class="ql-block">在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期间,他再次出任匈牙利总理,组织多党联合政府,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在苏联出兵进入匈牙利的前夜,他请求西方协助反对苏联的武装干涉。苏联出兵后,他在南斯拉夫大使馆避难,被送往罗马尼亚。后被押解回国,经公审后遇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6年,苏共二十大触发了东欧各国的变革诉求,这一年的10月23日,布达佩斯爆发了大规模游行示威,并在秘密警察向示威者开枪之后,演变成一场全民革命,虽然最终被苏军镇压,却为80年代末的政治变革埋下了伏笔。</p><p class="ql-block">在1956年革命期间复出的改革派领导人纳吉·伊姆雷后来被押送回国受审,并于1958年6月16日就在这幢恐怖屋里被处决。在博物馆的二楼有一个展厅,里面布置成法庭的模样,主席台上的大屏幕播放着当年对纳吉进行审判的时长近一小时的宣传片。当局显然是想说服人们,这是一次公开公正的审判,但位于展厅一侧墙壁上的一处设计却形象地戳破了这个谎言,那是一道虚掩着的暗门,往里一看,原来是一个小隔间,摆放着桌椅和电话,墙上还挂着拉科西的画像。原来,台上的审判只是个形式,最终的结果早已被当局决定好了,并通过这个通讯室传达给了负责审判的法官。</p> <p class="ql-block">1956年10月事件走上街头的布达佩斯市民。</p> <p class="ql-block">“十月事件”现场照片,眼看着起高楼,眼看着一顶顶王冠落地。</p> <p class="ql-block">1989年5月,匈牙利最高检察院总检察长宣布,经复查,决定撤销1958年6月对纳吉及其同案人审判的决定。</p><p class="ql-block">1989年5月31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全会就重新安葬纳吉等人一事发表公报指出:</p><p class="ql-block">“中央委员会认为,1989年6月16日安葬纳吉和他的战友具有历史的象征意义。纳吉·伊姆雷是1945年以后匈牙利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同共产主义运动是密不可分的,他是社会主义改革政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1989年6月14日,匈牙利政府就重新安葬纳吉等人发表声明,对他表示悼念。声明称:</p><p class="ql-block">“纳吉·伊姆雷是杰出的国家领导人。他认识到,必须改变同我国传统格格不入的、没有生命力的政策;必须体现匈牙利的民族特点,实现不可磨灭的人的价值。纳吉及其拥护者的思想以及所追求的具有民主、人道和民族特色的目标是现今匈牙利政府政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政府坚决同过去错误的报复性措施划清界限,决心结束曾带来许多痛苦的时期。政府号召全国团结起来,集中我们的力量和创造力,建设一个新的、民主的匈牙利。”</p><p class="ql-block">1989年6月16日,即纳吉·伊姆雷被处决31周年纪念日,纳吉等人被重新安葬,全国有25万人参加吊唁安葬活动。同年7月,匈牙利最高法院宣布1958年对他的判决违法、无效。(本文引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纳吉(1886–1958),他的纪念雕像坐落在布达佩斯市中心的一个街心公园内。</p> <p class="ql-block">在当地导游带领下来到纳吉纪念雕塑公园,向这位匈牙利改革先驱致敬。</p> <p class="ql-block">匈牙利还有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裴多菲 被我们误解了整整一个时代。我们年轻时所受教育中“裴多菲俱乐部”是鼓动资本主义复辟的反动组织,裴多菲就是个反革命分子。这次匈牙利之行了解了匈牙利的历史,参观了恐怖屋博物馆,知道真相不是这样的。现在匈牙利社会主流包括官方、史学界及媒体对他的评价是:裴多菲是1848年匈牙利自由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著名诗人,匈牙利现代文学及语言的奠基人,匈牙利民族英雄,他的革命精神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匈牙利人民。</p><p class="ql-block">这位伟大的诗人在1849年对抗前来镇压革命的战役中不幸身亡。</p><p class="ql-block">虽然许多中国人对裴多菲的诗作耳熟能详,但实际上对于裴多菲的个人经历并不十分了解。根据历史记载,裴多菲出生在匈牙利南部的一个名叫小克勒什(Kiskoros)的村庄里,他的父亲是一位有着斯洛伐克和塞尔维亚血统的屠夫,母亲是一个会讲匈牙利语的斯洛伐克人,裴多菲的父母一直尽力让他们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个家庭陷人了贫困,于是裴多非开始在剧院打杂以维持生计。后来他教过书、当过兵、给报社投过稿,用各种办法维持生活。1844年,他的诗集成功出版,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他的那首诗更是世人皆知:</p><p class="ql-block"> “生命诚可贵,</p><p class="ql-block"> 爱情价更高。</p><p class="ql-block"> 若为自由故,</p><p class="ql-block"> 两者皆可抛。”</p> <p class="ql-block">裴多菲是匈牙利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是自由的象征。他有极丰富的经历:读过8所不同的学校,中学时就对演戏与文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度跟着一群流浪艺人四处漂泊,还当过兵,不过很快就因病退伍了。年少的时候,他就徒步走遍了匈牙利的许多地方,青山绿水赋予他自然的养分,世故人情抹不去激情满怀。他的诗篇生动活泼,不事雕琢,富于自然风韵,其直截了当却简洁、明快、有力的风格像是一阵疾风,颇为惊世骇俗,令他在19世纪40年代的匈牙利文学界迅速成名。1847年,他与森代雷结婚,幸福的爱情生活使他写下了最优美的情诗,至今传唱不衰。</p><p class="ql-block">国家不幸诗家幸,这个混乱不堪的时代正是意志与信念可以创造奇迹的时代。裴多菲怎么可能只管风花雪月,不顾社会巨变呢?他是法国大革命的热情支持者,和欧洲许多知识分子一样,他不满社会的不平等现状,抨击贵族和王室的特权。他用诗人的热情进行政治活动,成为一个受灵感鼓舞的煽动家,却缺乏政治人物的经验与手段。因此,尽管他的诗歌影响广泛,写于革命前夕的《起来,匈牙利人》更是成为一首革命的颂歌。1848年秋季悄然来临,在匈牙利争自由独立的声音愈来愈响亮,裴多菲的诗歌是这场革命中最撩亮的号角。他的诗歌以他为首的自由派是这场革命的中坚力量。布达佩斯<span style="font-size:18px;">街头裴多菲雕像,他依然深受匈牙利人民的爱戴(2025年5月2日现场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在恐怖屋博物馆一个展厅墙面上不断反复播放的视频,讲述1944–1945年间匈牙利纳粹箭十字党残酷迫害犹太人的那段悲惨历史。</p> <p class="ql-block">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多瑙河穿城而过,静静地流淌,在夕阳下散发出美丽的光泽,在多瑙河的岸边,有一处十分特殊的雕塑。这里总共有60双铁鞋,零散的毫无规则的摆放着,游客在河边漫步时都会发出疑问,这些铁鞋是干什么用的?其实仔细看,那些铁鞋,有大的有小的,有男的有女的,有单的也有双的,他们在这里突兀地出现,与周围浪漫的环境似乎格格不入。那么,这些铁鞋到底有何而来呢?</p><p class="ql-block">铁鞋的故事缘起于1944年10月15日那个寒冷的夜晚,匈牙利法西斯主义政党箭十字党发动政变,攫取了匈牙利政权。当晚,箭十字党党徒将大批犹太人掳掠到布达佩斯多瑙河岸边枪杀,尸体被抛进河中,只留下鞋子。因为当时物资匮乏,鞋是奇货可居的黑市商品,刽子手们在行刑时通常会脱下犹太人的鞋,拿去交易。可悲可叹,在那样的时代,生命居然抵不过一双鞋。匈牙利人永远忘不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4年至1945年的那一段日子,箭十字党在布达佩斯杀害了60余万犹太人,并把他们的遗体扔进了冰冷的多瑙河。</span></p><p class="ql-block">为了警醒世人,2001年,匈牙利政府将每年的4月16日定为国家"大屠杀纪念日”。2004年,匈牙利雕塑家鲍乌埃尔久洛决定创作由60双铁鞋构成的雕塑,警示后人勿忘历史。每位到此的访客,虽身处美丽的多瑙河畔,却无不心怀敬畏,冰冷湍急的河水好似追思悲情往事的眼泪。</p> <p class="ql-block">殷红的花祭奠逝去的亡灵。</p> <p class="ql-block">离开布达佩斯 “恐怖屋”博物馆心情很压抑,匈牙利人民曾经遭受的苦难我们感同身受。多难兴邦,匈牙利终于走出困境踏上自由民主的坦途。1989年匈牙利政权更迭不仅是东欧剧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国历史上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匈牙利从专制体制向民主体制的转型,开启了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新篇章。这一变化对匈牙利乃至整个东、中欧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p> <p class="ql-block">离开布达佩斯,登上维京游轮开启多瑙河之旅。站在甲板上回望,多瑙河波光粼粼,春风荡漾,国会大厦曼妙倩影渐行渐远令人难忘。</p><p class="ql-block">苦难已经过去,明天会更美好。</p><p class="ql-block">祝福你,布达佩斯。</p><p class="ql-block">祝福你,匈牙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