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日报回应

凯尔特联邦的那些事

<p class="ql-block">晨星社论|2025年6月24日刊</p><p class="ql-block">标题:不是铁链就代表自由——对“李氏樱花式宽容”的冷静反思</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樱花联合王国第五共和时期,一直是区域政治学者难以归类的案例:</p><p class="ql-block">它既不同于传统铁幕式高压政体,也不完全属于自由主义秩序。</p><p class="ql-block">在李泰珉与李颂和的治理下,的确出现了社会表面开放、文化多元发展、媒体言论相对宽松的局面。</p><p class="ql-block">许多观察者据此下结论称:“李氏樱花不是独裁,它只是选择了一种更高效的国家路径。”</p><p class="ql-block">对此,我们《晨星日报》表示尊重每位改革者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务实努力,</p><p class="ql-block">但我们也必须明确指出:</p><p class="ql-block">“开放的表象”,并不能掩盖“专制的结构”;</p><p class="ql-block">宽容一时,并不等于自由本身。</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一、政府不禁止批评 ≠ 人民可以决定权力结构</p><p class="ql-block">《山花烂漫的日子》未被审查、音乐人可以创作批判歌曲,这些确实值得称许,尤其是在一个有专制遗产的国家。</p><p class="ql-block">但问题在于:</p><p class="ql-block"> • 电影可以讽刺历史,但不能质疑现行政权合法性;</p><p class="ql-block"> • 媒体可以讨论细节,但不许公开谈“权力继承机制”或李家以外的执政可能;</p><p class="ql-block"> • 人民可以“表达情绪”,但不能“决定方向”。</p><p class="ql-block">这不是自由——这是允许你唱歌,却不让你投票决定谁领唱。</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二、改革值得肯定,但不能替代制度本身</p><p class="ql-block">李泰珉推动分级制度、放松媒体限制,李颂和废除兵役与分流考试,都实质改善了社会环境。</p><p class="ql-block">然而,这些改革都是:</p><p class="ql-block"> • 由统治者单边决定、单边宣布、单边执行;</p><p class="ql-block"> • 没有经由议会充分辩论,也未通过全民投票验证;</p><p class="ql-block"> • 缺乏任期制度、权力交接机制与司法独立保障。</p><p class="ql-block">换句话说,它们是“赐予式改革”,而非“契约式权利”。</p><p class="ql-block">这种权利,只要统治者不高兴,明天就可以收回。简言之,第五共和呈现的是“选择性自由”与“可控开放”。</p><p class="ql-block">这不是真正的公民社会,这是在独裁结构中腾挪出的空间气泡。</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结语:独裁的“善意”,不是自由的基础</p><p class="ql-block">我们尊重李氏政权在重建秩序、稳定经济与尊重文化方面的若干表现;</p><p class="ql-block">但我们更清楚:真正的制度自由,不应建立在统治者是否“明智”或“开明”的基础上。</p><p class="ql-block">没有透明的选举机制、没有三权制衡、没有言论边界的法律保障,所谓“宽容”只是一种政治姿态,一种温和的驯服。</p><p class="ql-block">历史上最危险的独裁者,往往不是最暴力的,而是最善于微笑的。</p><p class="ql-block">我们《晨星日报》不会被笑容麻痹,也不会被表象迷惑。</p><p class="ql-block">如果一个国家的自由要靠统治者心情决定,那它就依然不自由。</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