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支教时间:2025年6月20日</p><p class="ql-block">支教人员:杨彩霞</p><p class="ql-block">支教地点:定安新竹中心学校</p> <p class="ql-block">今天又是天气爆好的一天,八点的挡风玻璃外,空气蒸腾出扭曲的波纹,乡道两侧是无垠的金黄——稻谷已收割完毕,农人将谷粒铺满水泥路上晾晒,一幅别样的画卷。</p> 抵达后拍了一张 <p class="ql-block">“老师!今天画什么?”扎羊角辫的女孩踮脚拽我衣角。 </p><p class="ql-block">“画会动的猫咪!”我展开范例图:一只弓背伸懒腰的橘猫,线条随动态扭曲成波浪,“想想你家大黄追麻雀的样子——” </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瞬间沸腾…</p> <p class="ql-block">一群不拘一格的“毕加索”哈哈…</p> <p class="ql-block">朱超敬老师的话:“美育不是技巧训练,是帮孩子找到情绪的出口。”</p> <p class="ql-block">下午课后下楼碰到了上午的班级,一群小娃娃围了上来“老师下周你还来吗?”“下周我们画什么呀”““老师,你还会给画的好的小朋友奖励糖果吗”……在他们“拉拉扯扯”“投怀送抱”中撤离,上车后指尖感觉还有小朋友的温度,忽忆初来时疑虑:“短暂支教能改变什么?”此刻顿悟:非我点亮他们,而是他们用未被城市驯化的野性灵感,救赎了我程式化的艺术认知。稻谷离土方成米,而美育的种子,正借烈日淬炼出破土之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