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4日上午,铁岭市银州区第十七小学成功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诗韵盈怀处 墨香展风华”阅读积累成果展。此次活动二年三班和二年六班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充分展现了学生们在课内外阅读积累方面的深厚底蕴与斐然成果,吸引了教师、学生家长及校领导前来观摩,共同见证孩子们在阅读积累中的成长与收获。</p> <p class="ql-block"> 二年三班:古韵新声,演绎经典魅力</p><p class="ql-block"> 成语接龙,妙趣横生启新篇</p><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二年三班的同学们以一场紧张刺激的成语接龙拉开序幕。“上一个成语的尾字,就是下一个的头字,谐音也能行!”在主持人的清晰讲解下,同学们迅速进入状态,从“一马当先”到“先睹为快”,再到“快马加鞭”,一个个成语脱口而出,思维的火花在热烈的氛围中不断碰撞。这个环节不仅考验了同学们的成语储备量,更锻炼了他们的反应能力,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台下观众也不禁为他们的精彩表现鼓掌叫好。</p><p class="ql-block"> 古诗诵读,平仄之间品山河</p><p class="ql-block">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古诗诵读环节,同学们化身为古代文人墨客的代言人。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大漠,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温婉江南,同学们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将古诗中的意境一一展现。激昂处,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现出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轻柔处,似“润物细无声”,传递着细腻的脉脉温情。每一首诗都是千年时光沉淀的瑰宝,在同学们的诵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听众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诗词,革命豪情传精神</p><p class="ql-block">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诗词诵读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同学们怀着崇敬与激昂的心情,诵读着毛泽东的经典诗词。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青春意气风发,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磅礴豪迈气势,每一句诗词都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理想与热血,见证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同学们的精彩演绎,让大家深刻感受到毛泽东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以及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奋勇向前,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p><p class="ql-block"> 古诗吟唱,弦音之中觅诗意</p><p class="ql-block">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千年之前,苏轼以月为笔,书写对人间离合的哲思与祝愿。而在此次成果展上,二年三班的同学们以声为舟,将《水调歌头》进行古诗吟唱。婉转的旋律,悠扬的歌声,仿佛将听众带入了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从“我欲乘风归去”的浪漫奇思妙想,到“千里共婵娟”的深情美好期许,每一个音符都唤醒了词中蕴含的豁达与温柔。在弦音与歌声的交织中,同学们带领大家触摸到东坡先生的诗意灵魂,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约会,感受着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完美融合的独特韵味。</p><p class="ql-block"> 手势舞,指尖之上绘盛唐 </p><p class="ql-block">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将进酒》如狂飙骤雨,激荡着千年豪情。当文字化作肢体语言,当诗句凝成手势韵律,二年三班的同学们以精湛的表演,为大家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他们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脱挥袖,以“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快意展姿,用指尖勾勒出盛唐气象,用舞步丈量诗仙胸怀。现场观众被他们的热情与投入所感染,不禁沉浸在《将进酒》的磅礴诗意之中,深刻领略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与豪放情怀。</p> <p class="ql-block"> 二年六班:诗海拾贝,探寻多元文化</p><p class="ql-block"> 诗海拾遗,散落星辰重焕光</p><p class="ql-block"> 二年六班的展示以“诗海拾遗”开篇,带领大家走进课本之外的诗词世界。同学们精心挑选了《易水歌》《易水送别》《垓下歌》《大风歌》等经典诗词,这些诗词虽不常出现在课本之中,但却如散落的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的决绝与悲壮;“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的英雄末路与无奈叹息,在同学们的诵读中一一展现,让大家感受到了古代历史人物的壮志豪情与命运沉浮,拓宽了诗词文化的视野。</p><p class="ql-block"> 现代诗歌,异域哲思润心田</p><p class="ql-block"> 随后,二年六班的同学们将目光投向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泰戈尔作为亚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作品在中国流传广泛,深深影响了中国近现代文学进程。同学们用充满感情的声音,诵读着《飞鸟集》中的精选篇章,“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这些充满智慧与哲理的诗句,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大家的心田,让大家感受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魅力与生命思考,体会到了跨越国界的爱与温暖。</p><p class="ql-block"> 格律对韵,平仄相谐传雅韵</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典文学之美,在于格律之美、音韵之美。二年六班的“格律对韵”环节,让大家领略到了汉语独特的魅力。同学们依次诵读《繁对简》《弦对管》《勤对俭》,“繁对简,少对多,里咏对途歌”“弦对管,鼓对锣,吹竹对弹丝”,平仄相谐,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通过这个环节,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古典文学的韵律之美,更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智慧,让古老的格律对韵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 经典咏流传,诗词新唱颂古今</p><p class="ql-block"> “经典咏流传”环节,二年六班的同学们将诗词与音乐完美结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他们用动听的歌声,演绎了孟浩然的《春晓》、《三字经》节选以及《朝代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轻快的旋律让孟浩然笔下的春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人之初,性本善”,熟悉的《三字经》在歌声中变得更加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朝代歌》以歌谣的形式,将千年历史串联起来,让同学们在欢快的节奏中,轻松了解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感受到了经典诗文与现代音乐碰撞产生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经典背诵,千古名篇展风采</p><p class="ql-block"> 在经典背诵环节,二年六班的同学们展现出了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强大的记忆力。他们熟练地背诵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蜀道难》《将进酒》《沁园春·长沙》等千古名篇。从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励志警言,到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豪迈慨叹;从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洒脱,到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壮志豪情,同学们的背诵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让大家再次领略到了经典名篇的深刻内涵与永恒价值,也展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 此次阅读积累成果展,不仅是对二年三班和二年六班学生阅读积累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银州区第十七小学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在诗词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汲取了丰富的文化营养,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活动也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合力。</p><p class="ql-block"> “读书破万卷,落笔超群英。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少年读诗声满天,腹有诗书气自华!”银州区第十七小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阅读活动,营造更加浓厚的书香氛围,让诗韵与墨香弥漫整个校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诗词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在文化的传承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