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星期二 喀什地区13一24℃ 日出7:33 日落 22:19<br> 早上六点多起床,天还很黑,直到七点多钟天才渐亮。洗漱后整理行李箱,导游通知今天把所有的厚衣服,包括羽绒服都带上。七点半下楼吃饭,去早了食堂还没开。过了一会再下楼去吃饭时小食堂已人滿,人们争抢着。我简单吃了一口,把发给的鸡蛋装在了兜里,然后再上楼取东西。坐电梯时突然电梯出现故障,电梯一下子由六楼降到三楼然后又上升到六楼,把在电梯的人都吓的够受。<br> 八点半大巴车启动。今天去帕米尔高原的白沙湖景区和喀拉库勒湖景区。查高德地图是145公里,两个小时车程。<br>车行一个多小时后下了公路拐弯走上了土路,这地方是蔬附县乌帕尔镇。不过很快就上了国道。顺着路边可看见大地中到处都是挖掘机和汽车,有一个标志显示是广东援建的一个项目。<br>快到十点钟的时候,导游讲了去喀拉库勒湖和白沙湖要注意的问题,告诉我们最好备一个氧气罐,到景区后说话语速要放慢。<br> 车到乌帕尔服务区,休息一下,主要是小苏两口子边境证没办,今天到这里办。<br><br> 进服务区上完卫生间后,看见卖野生贝母的,一位游客从八块钱讲到五元钱一克,野生贝母,他买了很多,我也跟着买了一些,打成粉,花了挺多钱,不知道是否上当。因为老婆孩子经常咳嗽难受,老婆咳嗽有时候一个月都不好,吃贝母会好的快一些。按导游所说山上容易缺氧或发生高反,我花35元买了一桶氧气。这氧气真挺贵的,到了山上以后看见到处都有卖氧气桶的,十元钱就可以买一桶。<br><br> 十点四十分,车开出服务区。十一点二十分大巴车进入帕米尔高原山区,沿314国道盘山公路上行。帕米尔高原山上不化的积雪看的十分清楚,而我的心一直在后悔和纠结着花了挺多钱买野生贝母是否上当了。<br><br><br> 十二点十分大巴车开进布伦口边防检查站,停车后,一位边防检查站的武警战士上车,检查边防证核实人数,抽查游客名字等。18人中少一个边境证,孩子的姥姥告诉警察,他们的小孩有大小监护是不用办边境证的。警察核实完毕后,大巴车上了高速公路继续前行。 下午1点钟,从窗外看见了布仑囗水库几个大字。上网查了一下:布仑口水库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境内的盖孜河上,是盖孜河中游河段的龙头水库,也是该河唯一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控制性水库。<br> 布仑口水库又叫白沙湖,海拔高度3300米,是一个面积为44平方公里的高峡平湖。湖泊四周有被风吹而堆积起来的白沙山,山体洁白如雪。湖水清澈见底,在天空、白沙和雪山的综合作用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调,与周围的雪山、沙山相互辉映,美如画卷。<br><br> 大巴车过了沙湖景区,仍然继续前行。已经一点半钟了,我们已坐了5个小时的车,中间又在一个服务区服务区休息了半小时。离第一个景区究竟还多远,车上的人在期待着。<br> 一点半钟大巴车终于开到了今天的第一个景区:喀拉库勒湖。这湖位于新疆阿克陶县,海拔 3600 米,面积约 10 平方公里。湖水深邃幽黯,因柯尔克孜语意为 “黑湖” 而得名。湖面倒映着慕士塔格峰的千年雪冠和公格尔峰的棱线,构成雪山镜湖的绝美景色。湖水随光线与季节变幻色彩,有 “变色湖” 之称。<br><br> 到了景区刚一下车,老天就下雪了,尽管雪不大,可那风吹的人们直打哆嗦,我临出发前就把薄棉裤穿上了,把棉坎肩带上,冲锋衣的内衣在车上。到景区下车前我全都穿上了,并没有感到冷。背上背包直奔湖边,大家都在刻着喀拉库勒湖几个字的大石头旁照相,以证明曾到此一游。我也拍了一张,然后到湖边拍照录相。大家在石头边拍完照就不见综影了。我独自在湖边栈道上走到湖边,观湖看山,看湖边的骆驼和马,那骆驼和马是供游人们拍照用的,可惜游人太少,这些想挣钱的牧民们都是在闲着。<br><br> 这几年我一直跟着老年团旅游,每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比较典型的景点处或石头边拍完照就算来过了,其他景色想看就看看不想看就回到车里。我很不不适应,可又没办法,每次都是我走的最多,回来的最晚,但每次都绝对不超时。<br> 在湖边碰到了同行的老陈,相互拍照几张,然后离开湖面,来到空场上一排笘房前留影。 此时张宇过来找我们吃饭,总共游玩也没有多长时间,又招呼我回去了,真的很生气。吃饭就在景区的一家饭店,叫做慕云餐厅。大米饭六菜一汤,吃完后立刻上车去白沙湖。<br><br> 车行驶了不长时间就到了白沙湖。<div> 白沙湖也被称为”恰克拉克湖”或”布伦口水库”,位于喀什地区阿克陶县布伦口乡G314乌红线旁,距离塔县135公里,是一个面积44平方公里的高原平湖,海拔3300米左右。 <br>白沙湖依偎在巨大的白沙山旁,湖面如镜,湖水碧绿,承接了东帕米尔高原的雪山融水。白沙山由大大小小十余座山丘组成,相对高度多在100米以上,蜿蜒十几公里,山体为银白色,细沙洁白柔和,犹如白绸。 <br><br></div> 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现代旅人向往的“人间净土”,湖周边的人文风情独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br> 这里的风比喀拉库勒湖的风还大还冷。我穿的比较多不怕冷,背着背包走下车,背包里有吃的,有氧气罐。沿着湖边的木质栈道,边走边观赏边拍照录视频。穿过一个彩洞式过街桥,来到湖边栈道,走到湖边,这湖边并不是沙滩而是碎石。沿着湖面走,随处可见岸边和水中的牦牛,大都是白色的,被主人打扮的非常漂亮,用来租给游人拍照。那耗牛毫无怨言的听从主人的摆布,按照游人的要求摆着各种姿势。那些拍照的游客们,在秏牛背上摆着各种姿势,留下来到湖边记住念。这么冷的天,有的姑娘为了拍出好看的照片,竟然穿裙子和短衫……<br><br> 我拿着机在湖边走着,仍然是边观赏边拍照。我也想在湖边留个影,可是一个同团的人都没有。请湖边的一位姑娘帮忙,那姑娘非常热情,用手机帮拍照,并主动出示自己的墨镜问我用不。感谢完姑娘给我拍照后,开始往回返。 已经快过公路彩洞了,碰见了我们团左家姐妹中的老四。她们家六口人有三个大人一个孩子发生高原反应,其中老五老七最重不能动弹。这老四到了这里好了许多,因为不甘心白来,硬挺着向湖边走来。见此,我便随她再次下到湖边,在湖边观看拍照,大约二十分钟后与她再次往回返。 上坡的台阶很难走,我们都慢慢往上走,过彩洞时又应她的要求拍了照片。 走到广场后再往停车方向走,仍然都是上坡路,此时碰见了来找我们上车的导游和张宇,他们说车上只少我们两个人了。我们四个走在广场售货摊位前,一匹狼的标本引起了导游和张宇的兴趣,我为他们拍了照片。我和左家老四也分别在摊位尽头一个写滿诗文的法制驿站旁留下影像。<br><br> 回到车里才知道,除了晕车的以外,其他大多数人也根本没有几个下车的,或许是怕冷,或许是不感兴趣,但不论如何,不远万里之遥来这里,车都不下,我不能理解。回来时走的很急感到很累,心脏有些不得劲,坐下后我赶忙拿出氧气筒吸氧。<br> 车启动了,此时是下午四点多,我们在白沙湖游览的时间还不到一个小时。<br> 大巴车又经过三个小时的行驶,开进了阿图什市,这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首府阿图什市。这个地级市占地一万五千平方公里,比沈阳大二千多平方公里,而人囗只有二十九万人。<br> 我们住的酒店叫“维也纳3好酒店”。下车将行李箱拿进大堂后开始办理入住手续,我们每次都是最后办,今天也是如此。我们的房间号是320,条件不错只是房间比昨天在喀什小了很多。<br><br> 稍微休息后,导游通知我们去吃饭,出酒店走不远来到河星大饭店,包间,六个菜一汤,馒头米饭,吃的很好很饱。<br><br> 走出饭店不远,看见马路对面有一条街,是阿图什市的示范街,跟小苏俩口子一同过马路,街头有一铜质雕像是反应民族风情的。这条街应该是南北走向,可路标上标的却是左侧南右侧北,与手机指南针方向也不一致。回来后反复想也是一直没弄明白。<br> 这条街两侧是居民,也有些小摊贩,许多维吾尔族老人在街边闲聊,一些小朋友在街中央玩滑板或骑自行车。看上去这里的傍晚很宁静温馨。<br><br> 走出这条街,对面是一个农贸大厅,大厅内各种疏菜水果肉蛋品种齐全,大厅里人不多,许多摊位老板都没有生意。因为这里全是维吾尔族人,我们不大敢问价,因为不买怕惹麻烦,很想看到价签,但每个摊位都没有。<br> 走出大厅路边也有小摊贩,很多。小苏在一位维吾尔族老人摊上了5元钱的杏,这里卖东西都是公斤,这杏十元钱一公斤。我因为怕吃坏肚子,根本不敢买。我们出来走的街路并不长,但到处都可以看到执勤的武警,警察,警车,每到一定位都设有警察岗楼。固疆维稳,全国各族人民要像石榴一样团结等标语随处可见。<br> 南疆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神秘而向往的地方,来的人都很想了解这里的风情。遗憾的是我们导游知道的太少,给讲解的不多。我们走到一个转盘时,我拿出手机很想拍照,可一看有岗楼有警察,不敢随便拍,导游告戒过的。<br> 回到酒店已经快十点了,可这里的天还是亮的。洗了两件衣服和短裤,尔后洗澡上床。<br> 躺在床上睡不着,与张宇无边际的聊到将近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