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长征路返程途中(29)

雪冬

<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9:47我们从内蒙古进入了山西走西口通道2025.6.24</p> <p class="ql-block">杀虎口自古以来就是南北的主要通道,被誉为“京都锁钥”“三晋门户”“九边总汇”“南北通衢”。</p> <p class="ql-block">书籍、影视、戏曲上耳闻目賭的杀虎口,走西口,长城、康𤋮征战、喝尔丹、晋商文化、杨家将守边关等历史故事都曾与之紧密相关。</p><p class="ql-block">杀虎口建于明朝,古称参合口,西口,明清时期,杀虎口成为晋商的发源地和主通道,也是大盛魁”商号的发祥地。杀虎口最有名的是走西口;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是由晋北、晋西北出杀虎口或渡黄河、陕北、宁夏、甘肃越长城、过黄河通往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地域范围的泛称。</p> <p class="ql-block">晋蒙之地唇齿相依,不管是从前的杀胡口还是后改的杀虎口,移民垦荒、晋蒙通商、口外打工三种形式,铸就了右玉在中华发展历史上的地位与辉煌。勤奋吃苦正是中华民族永远继承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人们的耳胖曾回响着《走西口》的民歌⋯⋯</p><p class="ql-block">“走西口”的悲壮和无奈,在历史的阵痛中,西口诞生的却是一种让山西乃至中国人骄傲的篇章。当我们为晋商文化所惊叹时,晋商创造的不仅是财富,还有影胸久远的商业文明。</p> <p class="ql-block">那么,走西口真正的内涵是什么?我们尝试着去诠释去解。晋蒙之地唇齿相依,造就了杀虎口这条通向草原大漠的天然通道。秦汉以来,战争频发的同时,中原文化魅力的影响,也目渐促成了草原民族大规模的南迁。至明代,民族界线又始壁垒,长城体系更胜前代,但民族交往仍难隔绝;清朝入主中原是一次更大规模的南迁。然而,也是最后一次民族南迁,从清代开始,民族迁移发生逆转,大批中原人走向了北地。</p> <p class="ql-block">清代,移民充边的重任又落在晋北人身上。晋北,地处边陲,战乱不断,赋役深重,民生艰难,而长城之外,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边禁稍松,民众就自觉地大量外迁。到康熙西征噶尔丹时,归化、绥远已由移民屯集,形成为较大的城镇,以后边民不断北迁,漠南之地已被大片开垦,人口骤增,昔日的荒凉之地遂成富庶之区。这就是民间盛传不衰的“走西口”所产生的效应。“走西口”从形式上有三种类型:其一是通过杀虎口移民垦荒:其二是晋商通过杀虎口走向大漠经商:其三是劳苦大众为生活所迫,走向口外打工。但不管何种形式,走西口的开拓创新,勤奋吃苦的精神都是民族永远继承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西口古道</p> <p class="ql-block">山西应县木塔它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p> <p class="ql-block">五年前来过</p><p class="ql-block">梁思成凭借专业执着与无畏精神,发现应县木塔这一千年古建筑瑰宝,通过详细测绘与研究,让这座全木结构古塔的精妙构造和历史价值为世人所识,其考察成果成为古建筑研究的重要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木塔建成于公元1058年辽清宁二年,千百年来,这座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雷击不焚、强震不倒、战火不毁,堪称世界奇塔。</p> <p class="ql-block">历代文人面对应县木塔,无不被其震撼,留下诸多佳作。清代顾炎武赞曰:“漯南宫阙尽,一塔挂青天。”将木塔高耸入云,于天地间独树一帜的磅礴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 。还有诗言“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永烟火接云霄 ”,对仗工整,尽显木塔拔地而起的雄伟,以及与周边云山、烟火相融的壮阔画面,让人深切感受到这座千年木塔的非凡与壮丽。</p> <p class="ql-block">更为惊奇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维修木塔、整修佛像时,先后在塔二层。四层佛像肚内发现了两板佛牙舍利</p> <p class="ql-block">从而更加增添了这座奇塔的神秘色彩,我看到有许多一种像小鸟一样的麻燕围绕着木塔飞,讲解员说这些麻燕是木塔千年不腐的护宝人,见如来舍利,即见佛祖真身。临应地而生善意,瞻佛牙而生善心,对于每一位朝圣者来说,生命的意义也正在于此。</p> <p class="ql-block">自明代,被列为北岳,清初,北岳国家祭祀也逐渐由河北曲阳移至浑源恒山,五岳文化融入恒山文化中。恒山道教始于西汉,北魏始兴盛,成为主流全真派圣地。</p> <p class="ql-block">许多帝王、名将都在此打过仗,古代关隘、城堡、烽火台等众多古代战场遗迹保存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被唐代大诗人李白赞为“壮观”,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惊叹为“天下巨观”,201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p> <p class="ql-block">今日行程375公里,住代县</p> <p class="ql-block">“万里长城第一楼”边靖楼</p> <p class="ql-block">代县古称代州,地处五台山与恒山之间,扼守北国咽喉,是古代著名边塞和军事重镇,享有“赵国门户,汉室要塞,大宋边防,朱明重镇”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梁思成称赞其古城“规划十分精彩”,《孤独星球》称它为“山西最后活着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中国最美覆钵塔”阿育王塔;</p> <p class="ql-block">古塔附近还有“毛主席路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1948年4月6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前往西柏坡途中曾在此居住,如今小院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华北最大的州县级文庙”代州文庙</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南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南门进入,才发现景区南北双门差异颇大,北门离核心景区近且路平,南门不仅要爬坡,路途还远,我们同行三人旧地重游,无意全程游览,又需返程,了解情况后决定撤退。</p> <p class="ql-block">我们驱车前往北门接应。从南门到北门,40分钟车程,一路爬坡过18道弯。</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风景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要塞、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险"著称,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景点包括雁门寨、宁边楼、常胜堡等。</p> <p class="ql-block">豹突泉明万历版《代州志》裁:“平地突出,若猛兽然”,故名豹突果。泉水北出塞口,流入桑干河,旱不涸而涝不溢,百年来滋养了无数守关将士。</p> <p class="ql-block">五年前来过</p> <p class="ql-block">塞北怀古</p><p class="ql-block">长城蜿蜒岁月长,康熙御迹映残阳。</p><p class="ql-block">杨家烽火边关守,西口驼铃忆沧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