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我有幸参加了单位工会组织的一次春游活动,目的地是东海百里文廊干览段的古禅林和白泉段的如意香樟湾。这次活动带领我们深入乡村,去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生态美景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在干览段的隆教禅寺旁,隐藏着一片古禅林,这里绿地开阔,在1万余平方米绿地公园里,矗立着18株百年古樟树,其树干如擎天支柱,叶如华盖,撑起一片绿色穹顶,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宁静而幽深。 走进古禅林,我环顾四周,发现这里因势而造,精心打造了树下休憩空间、林间冥想平台、草坪露营区等,还通过以低碳理念改造了几幢废旧仓库,“摇身一变”成了咖啡快闪店、艺术展陈区、“清欢一炉”等,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大家在林间或散步,或围坐在一起,笑声不断,分享着各自的趣事和见闻,气氛十分融洽,并在各个景点纷纷打卡留影,上传至微信群,分享着春游的快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因我来自农村,天生对水井、溪坑有着天然的喜爱,听闻这里有一口古井,想一探究竟,就根据导览图,先来到了古井。 古井,位于隆教禅寺东侧,据传为宋代古井,是僧人为解炊饮之用。古井,因井口呈六边形状而得名六角井。井眼直径0.57米,井深5.7米,并安装了护栏和辘轳,方便取水。 来到井口,我细心地整理井绳,准备首次体验用辘轳打水的乐趣。我先把水桶放入水井,随着辘轳缓缓转动,井绳缓缓下降,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变得缓慢而悠长。当水桶终于触碰到井水,发出一声清脆悦耳的“扑通”声,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仿佛每一滴水都承载着过往的故事,静静地流淌在我的心中。随后,我摆动绳索,当水桶完全淹没在井水里,一只手扶着辘轳面,另一只手摇辘轳把,把水桶从井里提了上来。桶内,只见井水清澈如镜,倒映着古禅林的宁静,宛如一幅水中画,让人心旷神怡。 漫步在古禅林之中,周遭弥漫着宁静与祥和的气息。耳边不时传来鸟儿清脆的欢叫声,它们似乎在欢快地歌唱,为这幽静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生机。微风拂过,树叶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大自然的低语,仿佛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这一切美好的景象与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禅意盎然的古代,感受到了那份超脱世俗的宁静与自在。心灵在这一刻得到了净化与升华,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 古老的禅林,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都似乎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感受着时间的沧桑巨变。 随后,我们来到了位于白泉岭水库旁的如意香樟湾。站在大草坪上,这里视野开阔,眼前所见,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水库波光粼粼,香樟树郁郁葱葱,花香四溢。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水墨画卷,宁静而美好。我们沿着蜿蜒的游步道前行,一边欣赏着沿途的美景,一边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当我们走出游步道,沿着田间小路快走到池塘时,看见池塘边立着一块鹅卵石形状、高度1米左右的大石头。走近一看,在朝小路一面刻有“如意香樟”四个大字,并发现一棵香樟树倾斜在小池塘上,形成如“如意”形状的奇特景观。我想,这里为何取名为“如意香樟湾”的个中原因吧。 当我们路过一幢装修一新、颇具特色的小院时,院内不时传来游客的谈笑声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此起彼伏,仿佛正在演奏一曲欢快的和美乡村交响曲。大家在感受美丽乡村建设,带给村民生活幸福的同时,也梦想自己在乡村也有这样一幢带有庭院的民居,该有多好啊!如在空隙时,走进乡村,种种地,种种花,感受山野间的微风和鸟鸣,过着与城市不一样的生活。 这次春游活动,不仅让我们放松了身心,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我们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同时,我们也期待美丽乡村建设越来越好,为更多的人带来幸福与美好。 故事发生在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br>撰写于2025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