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南京的旅游中,我们来到《明孝陵博物馆》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span>观访明朝皇太祖朱元璋陵墓和建都立业之地…</p><p class="ql-block">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p><p class="ql-block">朱元璋(1328年-1398年),是中国明朝著名的皇帝太祖(<span style="font-size:18px;">葬于南京“明孝陵”)。</span>朱元璋1368年在南京建都(朱元璋逝后,明成祖朱棣于1421年迁都北京)。明朝<span style="font-size:18px;">(1368年―1644年 )</span>共有十六个皇帝,执政达276年…</p> <p class="ql-block">明太祖朱元璋-雕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孝陵博物馆》介绍说,这里推出的“大明孝陵”专题陈列展览,“以世界遗产‘明孝陵’为展题,展示和解读古都南京明文化积淀中最灿烂辉煌的帝陵文化的博大精深,宣传和引导人们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行为。通过对明文化的主题演绎,更全面生动地展示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有益尝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太祖朱元璋(画像)</p> <p class="ql-block">《传奇帝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由平民得天下的皇帝。他出生于佃农家庭,自幼饥寒交迫,历尽人间苦难,在反抗元朝统治的浴血奋战中,不断建功立业,从士卒渐至将军、元帅,直至称王称帝,走出一道极具传奇色彩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立宪垂则》- 朱元璋借鉴历史上成败治乱的经验教训,大刀阔斧推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或重建,奠定了明代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基础。这些施政措施不仅对明清两代,甚至对中国历史文化均产生了重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孝陵雄姿》- “明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墓,“是中国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平面布局分前后两部分:前自下马坊迄棂星门,是作为导引的神道设施,其后是陵墓的主体陵寝建筑。前后两段纵深达3千米,整体周长达22.5千米,面积囊括钟山。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陵墓选址在山阳的风水主轴线上,东为太子陵寝,西为妃嫔墓园,其北的钟山之阴,则分布着十几位明朝开国功臣的葬地。600年沧桑,孝陵雄姿似散而实聚,似断而实续,形若缺而骨脉伏地。可谓山常青,石常存,墓常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孝陵 陵宫建筑》模型</p><p class="ql-block">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被称为:“明清皇家第一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厅模拟地宫建造的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宫内两侧,是介绍明代的资料展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孝陵”的青石匾(宽1.99米,高1.07米),系清朝同治年间曾国荃所书,原置于“明孝陵”陵宫门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模拟的陵墓入口及圆拱形通道(因“明孝陵”至今尚未被挖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是明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为纪念朱元璋所立,碑文由朱棣亲撰,共2746字,详述朱元璋一生功德。这是南京地区最大明代碑刻, 该石碑是中国明清皇家陵寝中体量最大、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因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和文物保护价值,则迁移至博物馆内并作展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从不同角度拍摄朱元璋与战马的雄姿,感觉有不同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即,我们来到《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参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除了展览资料介绍和少数仿制建筑及公园空场地,人们已经看不到当年的“明故宫”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中国明朝“南京故宫〞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明故宫,又称 南京故宫,是大明王朝初期(1368至1421年)皇权统治的中心所在。由皇城和宫城两部分组成,合称‘皇宫’。 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超过101.25万平方米,布局严谨,宫阙相望,集历代宫廷建筑之大成,并开一代新制,为后来的北京故宫所继承,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朱元璋在此建立明朝,执政直至去逝,共计30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视频播放的图像:是南京明故宫当年的景象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陵省城图》(清代版画)</p><p class="ql-block">“金陵”是南京的古称,是其最具代表性的雅致别称,贯穿了南京数千年的历史发展。金陵是中国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被视为汉族文化复兴的重要象征,六朝时期人口达百万,经济、文化高度发达,与罗马并称“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北京城平面图》</p><p class="ql-block">从北京的《明北京城平面图》上看出,明朝北京建立的都城构成,与南京的《金陵省城图》有相似参考之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京皇城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京“明故宫〞的全图,就是后来北京故宫(紫禁城)的建筑蓝本。</p><p class="ql-block">《明南京宫城皇城.复原示意图》①午门②右掖门③左掖门④西角门楼⑤东角门楼⑥西角门⑦东角门⑧奉天殿⑨华盖殿⑩谨身殿.11乾清宫.12省躬殿.13坤宁宫.14西六宫.15东六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朝北京的故宫(紫禁城)图,显然表明:是明成祖朱棣仿照朱元璋的南京“明故宫〞,在其基础上建造的“北京故宫”,而且比南京“明故宫〞更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故宫”虽然辉煌,但是在朱元璋逝后,“明故宫”开始被毁:1,明朝内部争斗(朱棣“靖难之役”),明故宫主要建筑“奉天殿〞等被焚毁;2,清朝康熙拆除明故宫房顶12万张琉璃瓦和大量石柱构件,导致明故宫地面建筑基本被拆毁;3,“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又拆取明故宫石料砖瓦建新宫;湘军攻打太平天国而占领南京后,又纵火焚烧宫殿,使“明故宫”地面建筑基本上荡然无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照片“20世纪初南京明故宫的地面建筑遗迹”上可看到:这时(清末或民国初)的南京“明故宫〞,已是一片废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的空旷地面上,有一块奇石,上面刻有绿色字体说明:“奉天殿 又称‘金銮殿’,是朱元璋举行重大典礼和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地方,‘奉天’意为奉天命统治天下。〞 … 可惜,这已是过去的故事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语》- “南京明故宫,是明朝初期皇权统治的中心所在,集历代宫廷建筑之大成,并开一代新制,深刻影响了北京紫禁城的建设制度。虽然经历了600多年历史风雨的摧剥,却依然保留着午门、西安门、东华门、内外五龙桥等重要遗迹,出土有"荡寇将军"银印、"赏赐"款白釉瓷梅瓶等精美文物。如今,南京明故宫遗址已经成为古都南京最耀眼的地标和文化名片之一,未来,也还将与南京城一道,继续谱写动人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还看到了:《中国历代都城发展演变》图,这是中国古代皇都的外形线条轮廓图。从这张汇总图中,我们看到中国古代各朝代的皇都城的外形线条轮廓图。将各朝代都城作相互对比,这是一个独特的介绍中国历代皇都城的外形线条图集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历代皇都城线条轮廓图:(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还介绍了:《中国明清皇家陵寝》- 我们从全图中看到有中国明朝、清朝的28个皇帝陵墓地点照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众多中国皇帝陵墓中,南京“明孝陵”很有特点:作为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的陵墓,自朱元璋入葬“明孝陵”以来,其600多年未遭任何盗掘陵墓,保存完好。原因是:1,其自然地理位置险要 :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周围树木多、地形复杂,这是防备盗墓者的天然屏障。2,地宫建筑结构设计精巧 :地宫横建于石山内部,机关重重,盗墓者难以进入。3,防护措施严密:陵墓距离南京城较近,明代设立专门守陵机构,配备军队进行日常监控。“明孝陵”凭借技术、地理、制度等多重因素,成为中国历史上保存最完好的皇家陵墓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朝的皇帝陵墓,以其设计巧妙、位置优越、保护得力著称。如:北京的“明十三陵”,现存13位明朝皇帝陵墓,除了“明定陵〞(万历皇帝墓)因官方发掘外,其余均完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清皇家陵寝是我国明、清两朝皇帝悉心规划营建的文物建筑,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丧葬制度和千百年封建社会的字宙观、生死观、道德观和习俗,以及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规划思想和建筑艺术。2000年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3年明孝陵和明十三陵、2004年盛京三陵(福陵、昭陵和永陵)作为扩展项目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京的古都皇陵,述说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南京的绿树鲜花,展现着城市的历史发展和未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京,是中国明朝皇太祖朱元璋建都.创业.立墓的地方,了解和回顾历史,总是会有让人们深思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参观寻访《明孝陵博物馆》和《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使我们重点看到了中国明朝皇太祖朱元璋和南京古代都城的历史珍迹,以及更多的中国古代史料。这些宝贵的古代世界遗产,使我们开阔视野,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底蕴。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增长了更多见识。虽然是走马观花地选看展览,但是我们增长了古代历史知识,这也是旅游中有特色的学习乐趣。</p> <p class="ql-block">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p><p class="ql-block">😊谢谢朋友们了解和观看!</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