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继续跟着韩鹏杰老师学习《道德经》第四十四章。</p><p class="ql-block">前面我们说了第四十三章,最后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看及之”。然后说这都是前面“反者,道之动”这种思维方式的进一步的延伸和具体的例证。这种方法我们大家已经习惯了,在哲学上叫做“二分法”,叫做“对立的统一”。第四十四章讲的也是这个。</p><p class="ql-block">一开始先列出来三个对立的事物名与身、身与货、得与亡,进行比较。</p><p class="ql-block">"名与身孰亲?”“名”和“身”哪一个更重要?哪一个是对大家来讲是更亲的东西?</p><p class="ql-block">“身与货孰多?”我们的生命和外在的物质相,财富哪一个更重要?“亲”也罢,“多”也罢,意思都在说哪一个更重要。我们常说“身外之物”,常说名和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看,这一章就在解读这个问题了。</p><p class="ql-block">第三个,“得与亡孰病?”这个好理解,参照我们前面讲的“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是得到的好还是失去的好?哪一个危害更大呢?“病”当然不是什么好词了,“得与亡孰病?”其实在问的时候这个答案已经有了。这就是一种反问的语气,表示强调。因为有的人在名和自己生命的选择之中选择了殉名;有的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因为财富的事,把自己的生命搭上去了。真的是得到就好,失去就不好吗?比如,我们读像《道德经》这样的书,我们会得到什么?也许什么都没得到,但是我们失去了焦虑,失去了急躁,失去了自高自大,这些东西失去了,那不就是一种得到吗?不是说得到就好,失去就不好。有的东西失去,反而是获得;有些东西得到,反而是真正地失去。三个反问句,答案其实都在里边。</p><p class="ql-block">下面这几句话,讲得就更深刻了。</p><p class="ql-block">“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对一个东西太珍爱了,最后一定会付出大的代价。比如,有的人他有这种群好,他喜欢古玩,别人送的别的东西他不要,你拿着古玩一贿赂他就收下来,最后就因为这个自己犯了事儿—“甚爱必大费”。有的人把减肥当作唯一的事业,尝试各种各样靠谱不靠谱的方法,把身体折腾得一塌糊涂,那不就得付出大的代价吗?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结果。“甚爱”,太过分了,不是说不好,但是过分了,这就走向了它的反面,物极必反嘛!</p><p class="ql-block">“多藏必厚亡”,很多东西收敛、搜刮到了,自己把它藏起来,能藏得住吗?最后这个搜刮来的东西一定都成为自己的污点和罪证。多藏必厚亡,“厚”也是大的意思。</p><p class="ql-block">下边这两句话大家都熟:“知足不辱”。我们知道满足有边界,这样才不会受屈辱。这事我知足,我不卑躬屈膝求别人,我觉得我这个已经很好了,这是我自己奋斗来的,额外的,不择手段得来的东西,我不需要,“知足不辱”。</p><p class="ql-block">“知止不殆”。这个地方,我得给大家多说几句。老子这个人真的是不得了,他只用一个“走道”的形象,就说清楚了很多问题。</p><p class="ql-block">我们走在道上,应该注意什么呢?有几个最重要的内容:方向、目标、规则、境界、边界、底线。</p><p class="ql-block">我们要去什么地方?方向、目标。我们什么时候该停下来呢?只要是道就有边界,道外边往往就是深沟,就是深渊,就是歧路。我们了解边界底线,不贸然地前闯,有“底线思维”,“红线思维”,给我们的欲望划出边界,就是“知足”。</p><p class="ql-block">知足才能不辱。“知止不殆”,“殆”就是危险失败。知道边界、底线不闯,我们才能没有危险,没有失败。当年杨虎城在陕西把他办公的行园就改名叫“止园”。出处就是这四个字,“知止不殆”。</p><p class="ql-block">“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意义在哪儿呢?-“可以长久”。其实这些事情不用举太多的例证,为什么?因为例证太多了,不了解边界、底线,冒进、冒险,肯定会导致大的,糟糕的后果。</p><p class="ql-block">这一章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但是内容也非常深刻,尤其是前边这三个提同或者叫反问,都是我们应该深深思考,并做出回答的。拿我们的生命和名声去交换名利,到底划得来划不来?到底哪个更重要?哪个对我们更亲?身与货和这些财富进行比较的时候,到底哪个更重要?我们拿生命去换财富,回头再拿财富来换健康有时候,甚至换不回来。“得与亡孰病?”不要认为得到就高兴,失去就不高兴,其实得失就是这样的相反相成。很多事情反而是损之而益,有的是益之而损。祸福相依,相互转化,物极必反。既然物极必反,下面这几句话就好理解了,“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因此应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可以不辱,知止可以不殆。知足、知止,我们才能长久。不管是对于生命,还是对于事业而言,才能稳定致远,长久地发展。</p><p class="ql-block">这是第四十四章的内容,内容不多,但是我们应该熟记,尤其是几个对偶的句子:“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