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华为mateX5手机拍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东北角,蒙语称“乌兰哈达”,意为红色的山峰。传说远古时,有九个仙女不小心打翻胭脂盒,胭脂撒在山上,形成九个红色山峰,故得名“红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赤峰红山文化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之一,距今约5000至6000年。红山文化以其独特的玉器、陶器和祭祀遗址闻名,展现了先民在农业、渔猎和精神信仰方面的丰富生活。红山文化的发现将中华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创新性。红山文化的遗址和物品,如玉猪龙和C形龙,不仅是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也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窗口。红山是红山文化的命名地,见证了远古时期人类文明的发展,对研究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赤峰市重要的文化象征和历史地标。</p> <p class="ql-block">红山文化: 距今6500年至5000年,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拥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等工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陶器特色:以压印和篦点的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种类有罐、盆、瓮、无底筒形器等。彩陶多饰涡纹、三角纹、鳞形纹和平行线纹。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玉器工艺:玉雕工艺水平较高,玉器有猪龙、龙形缶、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等。其中,出土自内蒙古赤峰红山的大型碧玉C型龙,被誉为“天下第一龙”。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明交流:红山文化在发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 化相交汇产生多元文化,如赤峰北部阿旗一带出土的红山文化彩陶罐,绘有来自中原的玫瑰花、中亚大陆的菱形方格纹和红山本土的龙纹等图案。</p> <p class="ql-block">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东南与辽宁朝阳市接壤,西南与河北承德市毗邻,东部与内蒙古通辽市相连,西北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交界。</p><p class="ql-block">- 地形地貌:地处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地貌类型丰富,有山地、丘陵、草原、森林、河流、湖泊、熔岩台地和沙丘坨甸等,微地貌类型多样,有冰臼群、石林、角峰等地质奇观。</p><p class="ql-block">- 自然资源:有野生植物143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种,野生动物49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7种。水资源丰富,西拉木伦河横贯东西,老哈河纵流南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和历史沿革:秦、汉时分属燕、东胡、鲜卑,隋唐设饶乐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明朝属大宁卫等,清代大部分地区属昭乌达盟,1983年撤销昭乌达盟设赤峰市。</p><p class="ql-block">文化遗产: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等8种以境内地名命名的文化,拥有古人类文化遗址7340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红山文化遗址、辽文化遗址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旅游资源</p><p class="ql-block"> - 自然景观:有乌兰布统旅游区、阿斯哈图石林景区、玉龙沙湖等。 </p><p class="ql-block">- 人文景观:赤峰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还有红山公园、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