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5年新强师工程省级示范培训项目——幼儿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专题系列之二)

小猫

<p class="ql-block">  学习是成长的阶梯,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可能点燃创新的火花。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是杭州市西湖区百家园路幼儿园书记、园长叶茵茵女士,她是高级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三星级学科带头人,西湖区第一层次学科带头人!</p> <p class="ql-block">  借助量表评价,评价要基于解读,避免给儿童贴标签。</p> <p class="ql-block">  自主游戏能培养儿童创新等能力,对儿童在AI时代发展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  今天叶园长围绕幼儿自主游戏观察、评价与指导的实践思考这一主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专业分享。叶园长强调游戏对于幼儿成长的关键作用,它不仅是幼儿的娱乐方式,更加是幼儿探索世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叶园长还通过一个个鲜生动鲜活的游戏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教师在游戏当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就是支持者、观察者、合作者和反思者,让我们更加明确游戏观察与评价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下午,各组就“幼儿园课程建构与实践探索”进行讨论!</p> <p class="ql-block">  第一小组研讨主题:班级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有效观察与指导策略。本次研讨聚焦这些难题,探讨教师如何运用适宜观察方法,如定点观察、随机观察,从幼儿行为表现、材料选择与互动等维度获取关键信息,再依据《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把握介入时机,运用平行、合作、指导性参与等策略,实现对幼儿的有效指导,助力其在区域活动中深度探索与成长。</p> <p class="ql-block">  第二组研讨主题:在幼儿园班级区域活动中,教师需重点关注以哪些问题?</p><p class="ql-block">一、安全保障</p><p class="ql-block">二、区域规划的合理性</p><p class="ql-block">三、教师的观察与介入</p><p class="ql-block">四、材料与环境的动态调整</p> <p class="ql-block">  第三组研讨主题:班级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有效观察与指导策略。 首先需明确观察目的与内容,围绕幼儿行为、兴趣、能力等确定目标;然后选择定点、追踪等合适方法,用文字、视频做好记录;把握介入时机,灵活运用直接指导、间接引导等方式;最后及时复盘反思,优化后续活动设计与指导策略 。</p> <p class="ql-block">  第四小组研讨小结: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需通过系统观察优化教育支持,其核心内容包括:聚焦幼儿行为表现,如学习兴趣、情绪状态、交往方式等,以评估其发展水平与目标达成度;审视环境与材料的适宜性,关注空间开放性、材料层次性及与幼儿兴趣的匹配度;分析幼儿作品主题与表达,洞察其内在认知与情感。同时,教师需借助工具规范观察维度,确保科学性,从而为精准指导与个性化支持提供依据,提升区域活动实效。</p> <p class="ql-block">第五组研讨主题:</p><p class="ql-block"> 一、对于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指导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1. 环境安全:物理分隔清晰,材料防滑无毒。 </p><p class="ql-block">2. 材料生活化:投放低结构实物(如锅碗、积木),标识用图片,定期轮换更新。 </p><p class="ql-block">3. 教师角色:先观察再介入,通过平行游戏示范或扮演角色引导,用开放式提问拓展游戏情节。 </p><p class="ql-block">4. 规则简化:用图示/儿歌提示基础规则(如人数限值、轻拿轻放)。 </p><p class="ql-block"> 二、对于中班区域游戏指导,教师要依据幼儿活泼、好奇、有合作意识的特点,游戏前生动引入规则玩法,激发兴趣;游戏中观察幼儿操作、解难情况,以启发提问或案例引导推进游戏;游戏后组织分享,提升语言表达与反思能力。</p><p class="ql-block"> 三、在大班区域游戏指导中,需观察幼儿游戏行为,适时以参与者、引导者身份介入,通过开放式提问激发幼儿深度思考,同时注重区域材料分层投放,支持幼儿个性化探索与社会性发展,助力其在游戏中实现经验提升与能力拓展。</p> <p class="ql-block">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的成长永无止境。在专业学习中,要保持对新知识、新理念的敏锐感知,持续拓宽教育视野;教学实践时,需以幼儿发展为本,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绽放独特光彩;家园共育过程中,用心搭建沟通桥梁,凝聚教育合力。未来,我将继续以爱为底色,以责任为担当,深耕幼教领域,在学习中沉淀,在实践中突破,为幼儿的成长注入更多温暖与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教育篇章。</p> <p class="ql-block">撰稿: 蔡莉莉、林映姣</p><p class="ql-block">主持:邓湘妮、杨洋</p><p class="ql-block">摄影: 赵友凤、钟彩蓝 、曾苑羚</p><p class="ql-block">美篇:李慧玲、余晓莉</p><p class="ql-block">审稿: 李文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