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我们都很崇拜“小滑头”。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同样在我们一起上山下乡的同学中,就数他最能说会道。天南海北,海阔天空,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连长色迷迷地追逐漂亮的女知青,在他的口里都会是一篇篇精彩绝伦的离奇故事。所以,“小滑头”自然就成为我们这些知青朋友心目中的“英雄”。一次我们大家说他,你的这张嘴这样会说,死人也被你说活了。他马上接口:那就让我到火葬场去,把一个个死人说活了。(因为某种因素,我在这里不透露“小滑头”的真实名字。)<br> “小滑头”不仅嘴能说,做出的事情足以令你瞠目结舌。就说那年我们知青回家探亲的事情,你就会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br> 平时,“小滑头”人缘好。云南农场每个月28元的工资,用现在话来说是“月光族”。休息天上大勐龙的馆子吃饭,大部分时间都是他“买单”。一帮子知青围着他前呼后拥的,“小滑头”俨然是一个“大款”了。</h1> <h1> 到了可以探亲的时候,我们都在为他担心。哪里来回家探亲的路费呢?可是“小滑头”似乎一点也不在乎,还是照样我行我素,嬉笑怒骂。<br> “没钱?是啊,是没钱!你们就看我怎样回上海去吧!”“小滑头”面对大家的疑惑,继续“狮子大开口”:“谁敢打赌,100元!”吓得我们大气不敢出。那年头,100元意味着什么,对于我们每月只有28元的知青而言无疑是个天文大数。行,就看“小滑头”的。<br> 你还真的别说他在说大话。这不从农场到昆明,机务队的一帮哥们哥哥争先恐后地要让“小滑头”搭“顺风车”----免单。问题是从昆明到上海怎么办?火车是没有“顺风车”可搭的。<br> 等到与“小滑头”一起探亲的海生回到连队才真相大白。</h1> <h1> 海生告诉我们:<br> 到了昆明,“小滑头”跑到火车站买了一张送客的站台票,乐呵呵地送海生上了火车。他还对海生说,一路小心啊。说完就下车了。等到火车开出一个小时左右,他突然看见“小滑头”正与列车长有说有笑地走过来。等到了海生坐的地方,“小滑头”还向列车长介绍说,这位是我们一个连队的哥们。列车长一个劲地说,好!好!有事尽管来找我,都是上海人嘛,好说,好说。<br> 海生望着他不解地问道:你认识列车长?<br> “不认识。”<br> “那你们怎么这样热乎?”<br> “瞧你说的,我是谁?一回生两回熟了嘛。”<br> “那你的车票呢?”<br> “小滑头”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火车票,在海生的眼前晃了晃:“你以为我在逃票啊!”<br> 海生还是没有搞明白,这小子哪来的钱买的票?<br> 当列车快要到一直到贵州的时候,列车上开始查票了。“小滑头”将火车票用嘴唇叼着,身子倚靠着窗户,在观望车外延绵起伏的大山。<br> “票?”列车员问海生。<br> 海生将火车票交给列车员验票。<br> 看望海生的票,列车员又对着“小滑头”冷冷地说了一句:“票!”<br> “小滑头”没有理他,依旧在观赏着窗外的风景。<br> “喂,说你呢!票。”列车员边说边用手掌拍了一下“小滑头”的肩膀。<br> “啊?”“小滑头”一张嘴,那张含在嘴里的车票随着列车行进的速度,风驰电掣般飞向了车窗外。<br> 大家一下子都惊呆了。<br> “这可怎么办?你怎么查票的啊?”“小滑头”气愤地对查票员说:“现在怎么办?你说,我怎么出上海车站?”<br> 喧闹的车厢里空气一下子凝固了。大家围拢过来,你瞧瞧我,我看看你,对于眼下的一切都哑口无言。<br> 也许是查票员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情,他不知道该如何来处理这件事情。你说他没票吗,明明看见他刚才嘴里含着车票的。现在这张车票“飞”掉了,这能怪谁呢?<br> 闻讯赶来的列车长了解这个情况后,想了想对“小滑头”说:“这样吧,我送你出车站!”<br> “谢谢列车长!”“小滑头”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包“金沙江”牌的香烟,分别递给列车长和检票员,嘴里一个劲的说:“谢谢啦,谢谢啦!”<br> 最终的结果是这样的:列车长帮着“小滑头”拎着行李袋,从车站工作人员专门通道里出了车站。分别的时候,列车长还对“小滑头”说,以后有事尽管来找我。<br> 当“小滑头”与海生在车站的广场上见面时,“小滑头”嘿嘿一笑说,怎么样,我没钱也回来了!<br> “那张车票……?”<br> “假的!”“小滑头”说:“这一路的代价就是几包‘金沙江’牌的香烟。就花了这几个小钱。哈哈……。”<br> 海生也乐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