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乡艺记党恩

莲子(歌韵文化)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h5><h5></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壮乡飞歌献给党・宜州星火映初心<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记宜州区文联乡村文艺志愿者协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暨乡村文化振兴文艺汇演志愿服务活动</span></h5><br><h5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当桑园晨雾被第一缕阳光揉碎,104年风雨里,党把火种撒在宜州的每寸土地。2025年6月22日上午,晨光初绽,来自宜州部分乡镇村屯的文艺爱好者早早就汇集在会仙山景区“三姐故里·歌海宜州”的舞台上。一场《壮乡飞歌献给党・宜州星火映初心》——宜州区文联乡村文艺志愿者协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暨乡村文化振兴文艺汇演志愿服务活动在此拉开帷幕。参演者们以歌舞、彩调、渔鼓、快板等多种形式,串联起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歌词里满是对党的惠民政策的感恩,舞蹈中每一个坚定的舞步都在表白“永远跟党走”的信念。</span></h5> <h5><p></p><p></p></h5><h5>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指挥韦忠莲</h5><h5> 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响起,近两百名来自宜州部分乡镇的文艺爱好者齐声高歌。握着小国旗的手,有的指节粗糙,还留着采摘桑叶时被叶脉划破的细痕;有的掌心厚实,沾着操控农机留下的机油。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或深或浅的纹路——既有老农被烈日晒出的沟壑,也有返乡青年充满希望的神采。此刻,这些曾翻垦荒地、调试农机的双手,齐刷刷高举过头顶,随着节奏有力地挥舞,似要将心底最炽热的情感都融进这歌声里。激昂的旋律如奔涌的浪潮,漫过会仙山青翠的山坳,掠过层层叠叠的桑园,带着宜州儿女对党的感恩与敬意,飘向远方。人群中,白发苍苍的老者眼眶泛红,那是见证宜州从贫瘠走向富饶的欣慰;年轻的姑娘小伙眼神坚毅,满是传承奋斗精神、续写振兴篇章的决心。这歌声,早已超越旋律本身,成为流淌在每个宜州人血脉中的信仰之歌。</h5><p></p><div><br></div> <h5> 舞蹈《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音乐轰然响起,舞台瞬间化作硝烟弥漫的战场。演员们身着灰布军装,绑腿上还沾着模拟的泥土,眉头紧锁、眼神坚毅,迈着沉重却坚定的步伐登场。他们佝偻着身躯,相互搀扶,模仿着翻雪山时抵御寒风的模样,每一个颤抖的动作都传递出征途的艰辛;忽而又紧握拳头,咬牙冲锋,展现出战士们穿越草地时与泥泞搏斗的顽强。当表现飞夺泸定桥时,演员们以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或攀爬、或射击,伴随着鼓点的节奏,整齐有力地摆动身躯,仿佛泸定桥的铁索就在脚下摇晃。那飘动的红旗在他们手中猎猎作响,每一次挥舞都似在宣告革命的信念永不磨灭。他们的舞步铿锵,重现着红军战士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让在场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那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历史岁月,心中的敬意与热血随之沸腾。</h5> <h5> 快板与渔鼓表演《全面行动抗结核》则巧妙地将公共卫生知识融入传统艺术形式。演员们敲打着渔鼓,用朗朗上口的唱词传递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健康理念。竹板声与渔鼓声中,曾因结核病返贫的农户红了眼眶——如今疾控中心的筛查车开进村屯,恰如当年红军送来的火种,照亮了健康之路。这别具一格的表演,既展现了宜州文化的包容创新,更彰显了党对人民健康的深切关怀,让健康知识如春雨般浸润每个人的心田。</h5> <h5> 舞台上,节目轮番上演,每一个都诉说着宜州乡村儿女与党的不解之缘。舞蹈《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音乐响起,身着壮族特色服饰的演员们鱼贯而入,衣角绣着的桑蚕、甘蔗纹样随步伐轻颤。他们手中的红旗上下翻飞,扬起时如蔗林燃起的赤色火焰,落下时似金黄稻浪层层翻涌。细看那舞步,有的演员刻意放缓脚步,模仿弯腰采桑的弧度;有的则踏着重拍跃起,恰似插秧时奋力将秧苗栽入沃土的模样。每个转身都带着庄稼人侍弄土地的利落,每次腾跃都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领舞者高举红旗划出一道长长的弧线,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轨迹,不正像宜州人民在党的指引下,走出贫困、迈向振兴的曲折而坚定的道路吗?飘动的红旗,映红了演员们的脸庞,更点燃了在场每个人心中对家乡未来的憧憬与奋斗的激情。</h5> <h5> 丰富多彩的节目都在诉说同一个主题:田间地头忙碌的老农放下锄头登上舞台,背着书包的孩童用稚嫩嗓音传唱红歌,返乡创业的青年将现代舞步融入传统曲调。不管农事多繁忙,无论年龄几何,宜州乡村儿女都在用最质朴的方式、最炽热的行动,感恩党的关怀,感恩社区的凝聚,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信念,化作歌舞中的每一个节拍、每一句唱词,深深镌刻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h5> <h5> 这场文艺汇演,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宜州人民对党最深情的告白。党的光辉如同温暖的阳光,洒在宜州的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宜州儿女也将在党的旗帜下,继续用勤劳的双手——那曾摘过桑叶、砍过甘蔗、种过稻田的双手,谱写更加壮丽的篇章,让壮乡的飞歌永远回荡在红色的征程上。</h5> <div>特鸣谢:</div>河池市歌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div>河池市宜州区会仙山旅游文化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