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当你处于平静时,你会发现自己走过的路充满了故事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p> <p class="ql-block"> 我和铁一中摩托车队</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60多年前,我考入了天津铁路一中(现为扶轮中学)。在这里读了初中和高中。</p><p class="ql-block"> 铁一中是一所具有历史革命传统的百年学校。这所学校不仅教师水平高,而且校风严谨、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我们在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渡过了美好的青春时光。巍巍的两座石楼(一座教学楼,一座宿舍楼)时常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宽阔的操场留下我们锻炼的矫健身影。青春火焰在这里尽情的释放燃烧。老师谆谆的教导,同窗的深厚友谊和自己刻苦学习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那时学校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不论是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体育项目还是民兵方队、刺杀、射击、摩托车等军体项目以及文艺表演都搞得风生水起。</p><p class="ql-block"> 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的摩托车队。为成为摩托车手倍感荣幸自豪。在1964年的夏天,我们上完高一就要放暑假了,这时候学校成立了摩托车队,车队有四五辆摩托车。教练兼队长是周老师(他当时是总务处主任)。学校又挑选约10名左右同学参加。记得有宗同学、陈同学、杜同学、尤同学和我,其他人记不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摩托车理论课在教室上课,实操在大操场进行。 开始几天周老师讲述了摩托车的构造和原理。在黒板上画草图,推来摩托车让我们看。接着又讲驾驶技术:精神要集中手脚眼配合好。离合,油门,手刹脚刹要协调。周老师又亲自操作全过程作示范:检查车况,点火起动,给油换一档,给油加速换二档,给油加速换三档……我们都在认真地听,并且还做着笔记。</p><p class="ql-block"> 我们终于等到练车的机会了。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当时正值夏天,烈日炎炎,我们坐在摩托车座上,犹如坐在“小火炉上”(摩托车在烈日下烤的)”,但没有一个人喊热或躲在荫凉处休息。</p><p class="ql-block"> 不久我们都可以在操场跑道上驾车了。后来周老师又教授了转弯、超车、绕八字等技术。 暑假过去 秋天开学后,我们就利用每周日练习。驾驶技术也大有长进。一天周老师说咱们学几个有难度的科目吧,一个技术动作是转圆周。第二个技术动作双手脱把站立行车。第三个技术动作是单侧蹲式行车。有几个同学很费劲,迟迟未过关。我们就互相帮助传授经验体会,周老师耐心的一遍一遍的示范,后来绝大多数通过了。</p><p class="ql-block"> 又过些日子,周老师又提出更高的要求:胆大的技术不错的,还可以练过独木桥和斜坡腾空跨越(科目名称我记得不一定准确)。这两个科目不作统一要求完全自愿。周老师特别叮咛说,关键是胆大心细技术要领熟。那时候的我们个个都是朝气蓬勃激情万丈,能不闯吗?!后来有几个人放弃了,我和其他几个同学过关啦!记得当时在几十米外驾车加速冲上斜坡腾空跨越通过时,心跳的还是很厉害的呀!飞过后我们特别兴奋自豪。</p><p class="ql-block"> 为了展示我们的成果,在一次学校运动会上特意要安排摩托车表演。我们非常兴奋。周老师提前半个多月安排了表演项目。让我和尤同学做双人骑表演。周老师专门进行指导。运动会那天,我驾驶着摩托车带上尤同学朝着跑道稳稳启动,在直道上迅速加四挡,摩托车飞驰电擎,在驶过我们班同学面前时慢慢降速。尤同学脚踩后轮轴棍站起来,一手扶我肩膀一手向同学挥手,同学们热烈地鼓掌,发出一片叫好声。当时自己有多高兴和自豪啊!</p><p class="ql-block"> 运动会表演后,摩托车队又活动了一段时间,其间周老师给我们上了安全驾驶的课,交规安全行车注意事项。大约一年多的时间,所有的教学完成了。特别一提的是,在这么长时间训练这么复杂的科目没有一个同学受重伤(骨折等),摔车磕碰还是难免的。这里浸透着周老师的辛勤的汗水和对学生的爱呀!</p><p class="ql-block"> 摩托车队前后活动了两年多,大约到了1965年的下半年就不再活动了。铁路一中摩托车队偃旗息鼓了。</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曲终人未散。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喜爱摩托车,对驾驶摩托车情有独钟。大约在1996年左右,我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是p125型六档大马力的,摩托车高大 速度飞快。有时家人坐在后座上还害怕呢。再后来我孩子工作了,就把车让给他。2001年我们搬到新家后,正好天津市中环线(外环线以内)摩托车限行,我只得依依不舍的把摩托车卖了,当时真是舍不得呀!</p><p class="ql-block"> 2007年,我买了汽车,从此我继续自己的驾车生活。有时我在开车时偶尔在路上见到胆大的小伙子驾驶摩托车时,我常常想起自己年轻时学开摩托车的往事,想起周老师,想起难忘的铁路一中摩托车队。</p><p class="ql-block"> 母校摩托车队的训练经历使我受益匪浅。我不但学会了一项技能,为日后开车,方便工作出行提前作了预热准备,而且对培养自己果敢的品格,提升自信心和成就感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学驾摩托车始终是鞭策我前进的一个动力源泉。我感激母校的培养,感激铁一中。</p><p class="ql-block"> 刘亚元(万仞山)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的母校 铁一中</p> <p class="ql-block">大家不同 大家都好</p> <p class="ql-block">南楼——曾经的宿舍楼</p><p class="ql-block">南楼和北楼中间是学校的操场</p> <p class="ql-block">北楼——曾经的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 1965年铁一中春季运动会,高三四的全体同学合影。</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第六人是作者万仞山,当年我们18岁。</p> <p class="ql-block">我的同班同学 1968年</p><p class="ql-block">第二排右起第一人是作者</p> <p class="ql-block"> 这是摩托宝马R1250GS</p><p class="ql-block"> 偶见道边停着一辆摩托车。<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在的摩托车堪比一辆很好的轿车。</span></p><p class="ql-block"> 不是羡慕,也不是感慨,只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铁一中老校友和老摩托车手的点评:</p><p class="ql-block"> 观海听涛老师的留言点评:</p><p class="ql-block"> 铁路一中的摩托隊建立很早大约在六一年前后,是全挍师生勤工俭学挣来的钱购置的,有轻型捷克摩托,也有重型幸福。当时周老师会骑,他表演开車托槍射击动作。有一次在十月附近他开車看到我停下来叫我上車回到学校。老师真好!现在若健在也近百岁了!</p><p class="ql-block">小伟老师的留言点评:</p><p class="ql-block"> 铁一中那时的摩托车应该是苏联的K175,82年我修好过一辆,铁一中在地下室放置的摩托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