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仙人洞为庐山著名景点之一。位于锦绣谷的南端,有参差如手的“佛手岩“。仙人洞高、深各约10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每当云雾缭绕之时,骤添几分仙气。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p> <p class="ql-block"> 仙人洞的左侧有石砌的月亮门,门楣镌刻“仙人洞”三个大字。在月亮门内有一巨石突兀,形如蟾蜍,名“蟾蜍石”,有一劲松插石挺立,称为“石松”。石上刻“纵览云飞”、“豁然贯通”摩崖大字,石下乱云飞渡,如入仙境。</p><p class="ql-block"> 说道仙人洞,不得不说几个与仙人有关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故事一:吕洞宾得道成仙地。</p><p class="ql-block"> 相传,吕洞宾在庐山遇葛仙公弟子火龙真人。真人见吕洞宾骨相清灵,游心世外,即传以内丹炼己之诀,制成通天灵剑(即天遁剑法),并诗曰:“万里诛妖电光绕,白龙一片空中矫。昔持此剑斩邪魔,今赠君家断烦恼。”临别嘱曰:“子可居此山,以完玉炼,他日闻钟声响处,乃得闻金炼之诀。”遂去。自此,吕洞宾在此修炼,得道成仙后,民间广为流传其神迹,将其修道的天然岩洞称为仙人洞,成为道教的洞天福地</p> <p class="ql-block"> 故事二:周颠升天得道地。</p><p class="ql-block"> 据传,周颠是从庐山仙人洞右侧的锦绣峰上升天的。</p><p class="ql-block"> 周颠是确有其人吗?不管有没有,但在《明史》的《方伎传》里面,给一个有姓无名的传奇人物立传,这个人是江西永修人“周颠”。神奇吧,官史立传的人物有姓无名。</p> <p class="ql-block"> 其实周颠确有其人,是建昌(永修县)人,字信甫,周敦颐后裔。十四岁的时候,得了发疯的怪病,在南昌集市上讨饭,嘴里说着乱七八糟的话,大家就都叫他周颠了。等到他长大了以后,长相非常怪异,几次到当地官府去求见官员,嘴里说“告太平”。他既是“颠子”、又是和尚,还是道士,又被皇帝认定为“仙家”,他每次总是道破天机,千钧一发的时候总是给朱元璋莫大的帮助,以致到了朱元璋当了26年皇帝、临死前5年,还在念念不忘,亲自给他撰写传记、诗歌,进行无以复加的赞扬。</p> <p class="ql-block">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为感激周颠对他的巨大帮助<span style="font-size:18px;">朱元璋在遍访周颠不得时,便</span>在庐山景绣谷仙人洞一线建立了御碑亭、访仙亭,重建了天池寺。</p> <p class="ql-block"> 故事三:近代因毛主席诗而扬名中外。</p><p class="ql-block">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p><p class="ql-block">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p><p class="ql-block"> 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诗是1961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庐山题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使仙人洞名扬四海。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 仙人洞内还有一滴泉水,终年不断,在北宋时就有关于它的记载,人们还送给它一个“洞天玉液”的雅号。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游览仙人洞时,还特意喝了一口这里的泉水。</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样一个洞天福地是否值得你来此一游呢?不能在此成仙得道,但看看优美的风景,思索一下为何在此留下吕洞宾,周颠得道升天的传说,品尝一口“洞天玉液"也是值得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