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0日上午参观完芜湖博物馆后,大部队乘坐大巴回酒店休息吃午饭,我和陈教授、李大哥则按前一天规划的行程自由行——鸠兹广场、英驻芜领署旧址、芜湖天主堂等,下午再赶到褚山公园门口,和大部队会合,游览褚山公园和广济寺。</p><p class="ql-block">陈教授叫了网约车,我们先到鸠兹广场。</p> <p class="ql-block">“鸠兹”是安徽省芜湖市的象征。古时芜湖地势低洼,是遍生“芜藻”的浅水湖,盛产鱼类,湖畔鸠鸟繁多,林草丛生,故名“鸠兹”。</p> <p class="ql-block"><b>鸠兹广场</b></p> <p class="ql-block"><b>主题雕塑</b>:该雕塑以芜湖古名“鸠兹”为原型设计,高33米,由七只姿态各异的鸠兹鸟组成,顶端托起金球,象征托起芜湖的希望与未来。配合喷泉,形成“鸠顶泽瑞”景观,四字由著名艺术家韩美林题写。</p> <p class="ql-block"><b>历史文化长廊</b>:24根石柱雕刻芜湖重大历史事件,包括西周铜冶、人字洞遗址等。</p> <p class="ql-block"><b>镜湖公园</b></p><p class="ql-block"><b></b>位于芜湖市中心,占地面积广阔,湖泊清澈,绿树成荫,是芜湖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公园内设施齐全,既有古朴的亭台楼阁,又有现代的休闲设施,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p> <p class="ql-block"><b>干将莫邪(gān jiāng mò yé)</b></p><p class="ql-block">有神话传说:春秋时期,一对善于铸剑的夫妇曾铸干将、莫邪雄雌二剑献于吴王阖闾。也代指“双剑合𤧥”。</p> <p class="ql-block"><b>大禹</b></p> <p class="ql-block">大禹导中江</p> <p class="ql-block"><b>镜湖书苑</b></p> <p class="ql-block">镜湖书苑门口,是<b>张孝祥</b>的坐卧像雕塑。</p><p class="ql-block">南宋张孝祥,从芜湖走出去的状元和优秀词人、文学家,另有捐田成湖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孔融让梨</b></p> <p class="ql-block"><b>步月桥</b></p><p class="ql-block">横跨大、小镜湖之间,是镜湖公园核心景观之一。</p><p class="ql-block">该桥始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初名“柳阴桥”,历经民国时期更名与多次改建,1987年改建为麻石材质的单孔拱桥并定现名。</p><p class="ql-block">桥体长28米,拱径5米,采用麻石桥体搭配白玉石栏杆,桥面设有62级台阶与中间平铺石板分隔设计。</p><p class="ql-block">作为城市文化象征,其夜间彩灯倒影形成的“圆月”意象与“镜湖细柳”古典意境相融,成为芜湖市重要地标。</p> <p class="ql-block"><b>湖畔浮雕基座</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镜湖旁六组浮雕以“愚公移山”“铁杵磨针”等典故为主题,体现勤勉精神。</p> <p class="ql-block">中午吃了网红<b>“𥻗肉蒸饭”</b>、小笼包、豆腐脑。</p> <p class="ql-block">途经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p> <p class="ql-block">途经安徽师范大学</p> <p class="ql-block">头上是轻轨</p> <p class="ql-block">支撑轻轨的柱子上都绘有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b>芜湖步行街</b></p> <p class="ql-block"><b>英驻芜领事署旧址</b></p><p class="ql-block">由英驻芜领事署旧址、总税务司公所旧址、洋员帮办楼旧址和英驻芜领事官邸旧址四个单体构成。</p> <p class="ql-block"><b>英驻芜领事署旧址(领事办公室)</b></p><p class="ql-block">位于镜湖区范罗山山顶中部。</p><p class="ql-block">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p><p class="ql-block">由英国建筑师设计,属外廊式建筑。两层西式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平面方正,东西对称,建筑面积为1190平方米。这一建筑形式产生于印度、东南亚等炎热气候的西方殖民地,沿着殖民者的征服路线在各地复制。</p><p class="ql-block">该建筑采用青石砌筑露明基座,东、西、南三向设有外廊。廊柱为青石砍凿而成,与青石拱券组合成线脚丰富的立面。屋顶为四坡式,屋面铺盖瓦楞式铁皮。屋顶前后两面各有壁炉烟囱两个。屋顶架有六个老虎窗,由西北角的附属楼梯登上。屋顶南向中部,设置一个造型优美的老虎窗,底座用砖砌筑,须弥座式样。两边有砖柱,弓字形顶。东西两旁饰有砖砌宝瓶一对,外形美观,线条柔和。</p> <p class="ql-block"><b>英驻芜领事署旧址(总税务公所旧址)</b></p><p class="ql-block">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p><p class="ql-block">位于范罗山半山腰,领事署旧址西侧。该建筑建于民国初年,共两层,坐北朝南偏东15度。平面六开间,建筑面积为764.94平方米。红砖砌筑墙体,红色机制瓦铺盖屋面,四坡屋顶。东、西、南三向设有券廊。石砌露明基座高71厘米,东向第三间设条石台阶五步。券廊内面南檐墙中部设置百叶式大门。券廊为水磨石地坪,室内为木板地坪,白色石膏线顶棚。楼梯设置在东向第三间后部西侧,三跑式,木质栏杆,望柱造型漂亮,比例匀称。木楼梯第二跑顶端东侧有一短垂花柱。二楼与一楼相同,石膏线吊顶。二楼第三间后部有楼梯登至屋顶人字形梁架之间,透过老虎窗可观望高空及俯视市貌。一、二两层各有4间办公室,还有卧室及卫生间,办公室设有壁炉。西后方有附属用房,一层楼,形式简朴,原为勤杂人员使用。</p> <p class="ql-block"><b>英驻芜领事署旧址(洋员帮办楼旧址)</b></p><p class="ql-block">建于民国初年。</p><p class="ql-block">位于范罗山半山腰,领事署旧址东侧,原为办事人员住所。</p><p class="ql-block">根据现存的英国建筑师手绘范罗山总平面图推断。该建筑为外廊式建筑,共两层,坐北朝南,平面方正,建筑面积为803平方米。东、西、南三向设有外廊。面阔七间,进深六间,以柱承重,除边间外,余五间设拱券。一、二楼相同,风格统一。红色砖砌墙体。四坡面顶,屋面铺盖机制红瓦。除外廊外,一、二两层各有办公室四间。一层为原为水磨石地坪,二层为木板地坪,以木搁栅承托楼层。楼梯设在当中一间后部,双跑式,木质栏杆。</p><p class="ql-block">该楼立面除一些线脚外,没有太多的装饰。但一、二两层之间的腰线,围箍在立面上,起到了较高的装饰艺术效果。南向两个办公室内设置壁炉,烟囱直穿屋顶。</p> <p class="ql-block"><b>英驻芜领事署旧址(英驻芜领事官邸旧址)</b></p><p class="ql-block">位于镜湖区雨耕山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876年芜湖被划为通商口岸。1877年英国人率先在范罗山设立英驻芜领事署。1889年在雨耕山顶建造了这幢领事官邸。</span></p><p class="ql-block">该楼为二层,平面方正,立面雄浑,占地面积为356.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13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地坪上有1米高的架空层,用于防潮通风。青砖砌筑墙体。四坡瓦楞式铁皮屋面,采用木构架支撑屋顶,以砖石墙体承重。外墙体1米以下刷有墙裙,西面和南面设置券廊。室内装修以石膏线顶棚为主,线脚丰富华美。楼梯、楼板、门窗均为实木。楼梯间自南至北,左为起居室、过廊、卧室与卫浴等,右为起居室、卧室与卫浴等。在主卧室和起居室中均设有壁炉。二层平面大小、房间构成,均与一层相似。</p> <p class="ql-block"><b>内思剧院</b></p> <p class="ql-block">雨耕山内思剧院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35年,总建筑面积有11000平方米左右,由西班牙籍神父募捐建造,原芜湖内思高级工业学校的旧址。</p> <p class="ql-block">内思剧院舞台全景(网上下载)</p><p class="ql-block">剧院内的栏杆、地板、窗户等建筑材料都是从西班牙进口的。</p><p class="ql-block">雨耕山在保留剧院原貌的基础上,后期添加了音响、灯光以及空调设备。</p> <p class="ql-block"><b>芜湖天主堂</b></p><p class="ql-block">位于镜湖区吉和街28号鹤儿山。</p><p class="ql-block">由大教堂、神父楼、主教公署旧址、圣母院旧址、修士楼旧址5幢建筑构成,总面积为1483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芜湖天主堂从设计到施工,技艺考究,是近代西洋宗教建筑在芜湖的成功范例。</p><p class="ql-block">高踞鹤儿山,俯瞰大江流。19世纪下半叶,西方宗教陆续进入芜湖。1883年,法国神甫金式玉在芜湖购得鹤儿山半部,计划建造天主教江南教区中心大教堂。1889年6月动工,江南教区主教倪怀伦(法籍)为大教堂奠基,同年底峻工。并在附近的雨耕山上建造了内思学校,另选址建造了收养弃婴的育婴堂。1891年5月,教会与百姓发生冲突,爆发“芜湖教案”,教堂被烧毁。清政府赔款十二万三千多两白银在原址重建。新教堂于1895年6月竣工。同年8月,天主教成立芜湖总铎区,包括太平府、和州、庐州、滁州等地。天主堂成为华东一带闻名遐迩的宗教场所,仅次于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素有江南“小巴黎圣母”之称。</p> <p class="ql-block">教堂为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砖、木、石混合结构,平面呈“十”字形。</p><p class="ql-block">坐东朝西,南北对称布局,建筑面积为2042.62平方米。教堂分成三部分。</p><p class="ql-block">一是钟楼。居于前向,南北对称,面阔三间,通高27.77米。主体为穹窿顶,以基座式建构收顶,饰有十字架。中部山花作人字形,上端有类似须弥座式样的墩座。墩座之上站耶稣雕像。耶酥双臂平伸,与身体形成十字形,寓意“救赎”;通体白色,寓意“圣洁”。</p><p class="ql-block">二是大厅。通体采用混凝土和花岗岩石结构,耐久坚固。大厅之明间采用跨度较大的穹窿顶,两侧用木质人字架支撑屋顶,形成层次丰富、跳跃活泼的屋顶剖面组合。</p><p class="ql-block">三是祭台。祭台分主次三座,中间一座是耶稣养父圣约瑟的祭坛,左为圣母玛丽亚的祭坛,右是圣子耶稣的祭坛。</p> <p class="ql-block">途经<b>希尔顿逸林酒店</b></p> <p class="ql-block"><b>中江塔</b></p><p class="ql-block">矗立在镜湖区青弋江汇入长江的交叉口。</p><p class="ql-block">该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未竣工,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续建落成,历时50年,跨越明清两代,融明末清初建筑风格于一体,被清人誉为“江上芙蓉”。建此塔有“以镇水口”的意义;如今的中江塔已在1998年重修,现在的“四层八角”据说也藏有不少故事。</p><p class="ql-block">这座塔不高,但却是芜湖人的精神根基。</p><p class="ql-block">关于“中江”,旧时有两种说法。</p><p class="ql-block">一是指江西九江至江苏镇江一带的长江段;二是指从芜湖青弋江口经江苏丹阳等进入太湖的水流,即“大禹治水导中江”的“中江”。塔名“中江”,或许与上述二者都有关联。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芜湖人在江口建了一座灯塔,以利于长江、青弋江上的船只夜航,同时也成为“江上往来人”进入芜湖的航标。</p> <p class="ql-block"><b>芜湖米市</b></p><p class="ql-block">芜湖米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并在明清时期逐渐发展壮大,最终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米粮集散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b>滨江公园</b><span class="ql-cursor"></span>(西部)</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小朋友炫车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自此三人自由行结束,打车到赭山公园,2:20正好和团队汇合在公园门口,继续游下午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b>赭山公园</b></p><p class="ql-block">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内,古人称赞赭山是江城的“雄山”,历来享有“玉峰”、“百尺浮图”之美誉,被视为芜湖的象征。赭山土石殷红,故名。赭山由大小两个山头构成。</p><p class="ql-block">相传战国时代,楚国铸剑名匠干将曾在离赭山一里许的赤铸山锻制宝剑,那锻剑的熊熊炉火,竟把赭山的山石都烤红了,成了赭色,还可见到山上遍地殷红色的石头和泥土,有的石头竟红得如同玛瑙一般,光彩夺目。</p> <p class="ql-block">赭山公园还有两塑像十分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一尊是<b>毛泽东</b>全身像,1965年由芜湖造船厂铸造,现放置于小赭山南麓,座像高5米,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毛泽东塑像,2003年10月又对塑像全新装饰,并在周围修建花坛、石路,以便人们参观瞻仰,成为公园内人文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另一尊是<b>屈原</b>身挂佩剑的全身塑像,安置在公园樱花山上,相传屈原生前曾到过芜湖,被芜湖美景吸引驻足,留连几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在赭山立像,纪念屈原。</p> <p class="ql-block"><b>戴安澜将军墓</b></p><p class="ql-block">安放在小赭山南坡半山腰,占地100多平方米,呈半圆形,四周苍松翠柏环绕,墓前有宽敞的神台,墓穴为圆形混凝土结构,直径约5米,高2米,墓前竖立着一块一人多高的墓碑,碑上镌刻着“戴安澜烈士墓”六个大字,为前民革中央主席王昆仑题写,字体苍劲有力。</p><p class="ql-block">戴安澜,安徽无为人,是我国抗日名将之一。</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戴安澜时任国民党七十三旅少将旅长,此后又任国民革命军第89师副师长、第200师师长等职。</p><p class="ql-block">1939年冬,国民党第五军军长杜聿明率部队在广西大明山与日军激战于昆仑关(位于广西南宁市东北宾阳县附近),戴安澜率机械化师担任正面反攻,击毙敌酋中村正雄少将,全歼日寇6000余人,首克同兴堡,戴将军身负重伤,仍英勇作战,荣获奖章。</p><p class="ql-block">1956年10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b>鱼石 舒心亭</b></p> <p class="ql-block"><b>徽商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位于赭山公园东大门北侧。(现暂不开放)</p><p class="ql-block">属社会科学类民俗专题博物馆。馆内藏品类别有“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明清家具、古玩字画等。</p><p class="ql-block">徽商博物馆采用中国传统园林和徽派建筑手法,体现了徽派建筑艺术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赭山公园的另一头连着广济寺。</p><p class="ql-block">广济寺位于赭山南路。</p> <p class="ql-block">广济寺与普济寺、能仁寺、吉祥寺并称为安徽<b>四大名寺</b>,而以广济寺为首。</p> <p class="ql-block"><b>广济寺</b></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唐乾宁年间(894—898)。</p><p class="ql-block">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9年),新罗国(今韩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华,经过长途跋涉,在寺内修持三年(后去九华山开创地藏道场),因此广济寺又有“小九华”、“九华行宫”之称。</p><p class="ql-block">旧时凡朝九华山者,必先于此尊请“地藏利成金印”之后再去九华山,故历年来都是游人、香客顶礼膜拜的胜地。</p> <p class="ql-block">广济寺,殿宇依山构筑,殿殿相连,自下而上有天王殿(又称“山门”)、大雄宝殿(又称“大佛殿”)、药师殿、地藏殿、广济寺塔,共有88级台阶,四重殿宇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半山腰,后殿比前殿高出数十米。</p><p class="ql-block">寺内佛像百余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b>鼓楼</b></p> <p class="ql-block"><b>天王殿</b></p><p class="ql-block">殿内是十米多高的弥勒、韦驮像,镇守山门;两侧是哼哈两金刚,怒目威猛。</p> <p class="ql-block"><b>大雄宝殿</b></p><p class="ql-block">殿内正中供奉着三尊大佛,左右各有一尊配像,还有文殊、普贤菩萨以及十八罗汉等塑像。</p><p class="ql-block">三尊大佛:</p><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佛:佛教的创始人,象征着智慧和慈悲。</p><p class="ql-block">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佛:象征着健康和长寿。</p><p class="ql-block">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象征着往生极乐世界的愿望。</p><p class="ql-block">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气势雄伟。</p> <p class="ql-block"><b>藏经楼</b></p> <p class="ql-block"><b>药师殿</b></p><p class="ql-block">正中供奉着药师佛,药师佛曾发十二大愿,医治众生病苦,消灾延寿。药师佛居中,左右日光月光菩萨,二十四诸天壁画环伺,消灾延寿香火最盛。</p> <p class="ql-block">攀陡峭石阶,踏上最上一层主殿——地藏殿。</p> <p class="ql-block"><b>地藏殿(九华行宫)</b></p><p class="ql-block">殿内12米高地藏金身像。该殿是寺内最具特色的建筑,它仿照九华山的肉身宝殿式样建造,正中供奉着地藏菩萨像,高达12米,十分庄严。</p> <p class="ql-block">殿前一株银杏古树,为宋代所植,至今枝繁叶茂,需三人合抱。</p> <p class="ql-block"><b>滴翠轩</b></p><p class="ql-block">位于地藏殿西侧两层小楼,传为宋朝书法家黄庭坚被贬芜湖时的书房,楼下墙上嵌着许多碑刻。</p> <p class="ql-block"><b>广济寺塔(又称赭塔)</b></p><p class="ql-block">坐落于九华行宫后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该塔始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是五层六角七檐楼阁式砖塔,飞檐铁马,八面玲珑,每层外墙嵌着佛像砖雕。</span></p><p class="ql-block">赭塔与中江塔的传说:传说长江边有一黄鳝精,为了防止其祸乱人间,用赭塔和中江塔分别压住它头尾,这才平息。</p> <p class="ql-block">静心亭</p> <p class="ql-block">晚饭前听保险公司老总介绍保险品种和好处。</p> <p class="ql-block">开饭</p> <p class="ql-block">同时为七位旅友庆生,有5月也有6月生人,热闹起哄一番。</p> <p class="ql-block">保险公司老总为寿星们赠送礼品(两只杯子)。</p> <p class="ql-block">芜湖游第三天,上午大巴载我们到“华信药业”,听保健品介绍,套路还是几年前那些:夸大药效(降低三高等)、互动免费送药膏、打苦情牌……结果有几位朋友还是买了几个周期的“富硒康”,砸钱几万元,不过购买的朋友们还挺开心的。☺️😊</p> <p class="ql-block">吃罢午饭,大巴开回上海,第一站停靠上海南站,第二站停在出发的自然博物馆门囗。</p><p class="ql-block">自此芜湖三日游顺利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