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晋祠是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25公里处的一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二级博物馆,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集历史、建筑、艺术、宗教于一体,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和“三晋文化之源”。</p><p class="ql-block"> 晋祠最初为纪念周武王之子、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名“唐叔虞祠”。据《史记》记载,周成王“剪桐封弟”,以一片桐叶为信物,封弟弟叔虞于唐(今山西一带),后改国号为“晋”,晋祠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三大国宝建筑: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是晋祠的核心建筑群,代表了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p><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是国内保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供奉圣母邑姜的塑像。</p><p class="ql-block"> 鱼沼飞梁:独特的十字形桥梁建筑,被誉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孤例。</p><p class="ql-block"> 献殿:外观酷似凉亭,曾是古代祭祀神灵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晋祠三匾:难老泉亭的“难老”匾、水镜台匾、对越坊匾并称晋祠三大名匾。</p><p class="ql-block"> 金人台:四尊铁人像,其中西南角铁人无铭文,传为抗辽英雄。</p><p class="ql-block"> 晋祠的梁架结构为“彻上明造”,榫卯精巧,被誉为“宋金建筑的活标本”。</p><p class="ql-block"> 2001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目前正推进正式申遗工作。</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梁思成、林徽因曾考察晋祠,称其“建筑群布局如诗如画”。</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