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广西那坡主要是想凑齐三种地莺的灰腹地莺,但空军了,没有拍到,不过意外收获了翠金鹃,本来要准备去趟贵州宽阔水的,没想到在那坡遇到了你,顺利加新。不过拍你真不容易拖着伤腿爬上没有路的小山头,又下过雨,体会到了上山容易下山难。我太难了,为拍到心仪的鸟儿拼了。</p> 翠金鹃 翠金鹃(juān) (英文名:Asian Emerald Cuckoo,学名:Chrysococcyx maculatus),是鹃形目杜鹃科金鹃属的鸟类。俗名: 翠鹃、金翠鹃。雄鸟拥有引人注目的翠绿色外观,而雌鸟则呈现棕色和铜绿色,腹部带有独特的横纹。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南部和亚洲东南部,繁殖季节活动于山区低处茂密的常绿林中。 成年雄性翠金鹃上体及上胸部呈光泽暗绿色,下胸部白色,腹部则有绿色条纹,翼下可见白色带状斑纹;眼周橙色,喙橙黄带黑色尖端,脚绿色。雌鸟上体青铜绿色,冠羽及颈背浅红褐色,尾部黑褐相间,翼下白色略带红褐色,喉部及胁部微红,喙黄色带黑色尖端,脚棕色绿。幼鸟变化较大,头部可能为红褐色或绿白条纹,背部及翼覆羽红褐色与青铜绿相间,尾部棕红相间;喉部及胸部红褐色带青铜条纹,腹部白色带棕色条纹,翼下白色带状斑纹明显;喙上部黑色,下部肉色,脚灰色。 翠金鹃栖息于密集的常绿森林及阔叶次生林,冬季可能出现在果园和花园。海拔分布自低地至2500米,在繁殖季节活动于树冠层,主要以昆虫为食,如蚂蚁、毛虫和臭虫,常在空中捕食。 翠金鹃繁殖期为4月至7月,是一种巢寄生者,已知寄主包括黄腰太阳鸟和长嘴捕蛛鸟;在中国南方,白喉扇尾鹟也是其寄主之一。卵白色,带有淡棕色或红棕色斑点,尺寸约17毫米×12毫米。 翠金鹃IUCN:LC(无危),为少见或不常见的物种。该物种已被中国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保护对象。 以上文字主要摘自《懂鸟》和网络,图片为作者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转发分享、相互交流,但禁止将图片下载另做他用、截图转载,如欲转载,请一定注明出处,且禁止改变原创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