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 / 白开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摄影 / 白开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号 / 67869950</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舜耕山脉,是一条东西走向贯穿于淮南市境内的一条山脉。因上古舜帝曾在这里躬耕,传授了这里的黎民耒耟稼穑耕种之法,为纪念舜帝之恩德,这里的人们就把这条山脉称之为舜耕山。舜耕山逶迤东西,也为淮南增添了美好的风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舜耕山就在家门口,但舜耕山中仍然有不少未知的路和未知的风景。在这个春天里,我和老伴在环山道上溜达的时候,看到路边一块路牌上写着“王土山至丰收桥2.1公里。”王土山其实不能叫山,只能是一个小山丘而已。那王土山至丰收桥这条路会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又有什么样的风景?我和老伴都来了兴致,一拍即合,当即决定明天再来,就走这条路,一定要去探个究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我们就踏上了这条路。这是一条不像路的土路,开始还是比较平坦的,没走多远就变成了一条羊肠小路,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越是往里走越是难走。走了大约一公里,前面似乎没有了路,在眼前的只有崎岖的沟沟坎坎。看着眼前的沟沟坎坎,心里不由得就生出了胆怯来,站在那儿有点畏难而踟蹰不前。“只要你敢走,我就陪着你走。”老伴的一句话,激起了我的勇敢和决心,“走!”在老伴的帮助下,我歪歪倒倒地跨过了这一段的沟沟坎坎,并得到了老伴的表彰。老伴的表彰,使得我从心里还是脸上,都有着一种踌躇满志地得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跨过这一段的崎岖,才算是走过了这一条路的一半,下一段路会是怎样呢?反正已经走了一半了,稍作休息,就继续举步上路了。其实脚下走的已不是路,在老伴的搀扶下深一脚浅一脚的,而眼前的林子却是越来越密。前面还有路吗?刚才还在得意,现在似乎信心有点不那么艰定了,既然已经走到了这里,也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这一路上,眼睛一直都在紧张地注视着地面,小心地绕开地上的坑坑洼洼和石头,还有隐蔽在草丛里的枯树根,这一路上的辛苦,都无暇观察欣赏身边的风景。好不容易走到了林子的边缘,这才松了一口气,当抬头去看看前面是否有路时,眼前却豁然开朗。出现在眼前的却是一片平坦开阔的地方,这里大片的茵茵绿草地,一条笔直的路,穿过绿茵的草地。近处和远处有几间错落的小房子,另一边则是一个干涸的水塘,干涸的水塘里零散生长着弱弱的芦苇,在水塘的尽头有座拱桥,大概那就是丰收桥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当我们欣赏着眼前的风景时,我又发现,在我的右侧有一条被枯叶枯树枝和杂草掩住向上的石阶,看样子这里也是久无人迹了。石阶通向一条高高的土坝之上,这土坝应该就是这干涸水塘的埂了。我拨开石阶之上的树枝和枯叶,小心翼翼地登上石阶来到了坝上,眼前又顿然一亮,一条用石板和鹅卵石铺就的路,路的两侧从坝下到坝上都是高大的老榆树,老榆树下就是森森的荫凉。这里很安静,偶有一群灰喜鹊穿林飞过,带来了一阵喳喳地喧闹,喧闹过后又是那种令人舒适的安静。在这林子的深处,偶尔可以听到几声野鸡的叫声,而听到的,更多的还是各种鸟儿婉转动听地鸣唱,还有风过的林涛。这些带着灵动的声音,让这里的静寂充满了灵动,也自然地让你的思绪也随着灵动了起来。我喜欢这样的静寂,我喜欢在这静寂里的独处,这种静寂里独处绝不是一种孤独,而是在静寂的独处中没有了外界地打扰,从而使思绪更清澈,当然也会让你的思考更通透更深邃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喜欢在这样充满了灵动气息的寂静里,和老伴一起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只是安静地散散步,深呼吸,用贪婪的心态去呼吸负氧离子的清新。我喜欢在这样的寂静里放飞思绪,任思绪在无边无际的静寂中肆意。我喜欢在这样的寂静里放松身心,在这样的氛围里充分享受那种慵懒的惬意。我更喜欢在这样的寂静里思想,在这样意境里所思所想,就会在脑海里形成一种三维立体的成像,就是很有质感的那种。我很享受这种过程,这大概就是大自然奇妙的魅力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喜欢大自然,她给了我四季的风景。我喜欢大自然,她给了我无尽地快乐。我感恩大自然,她让我心里的羁绊和藩篱得到了释然。大自然是那样的美好,我和老伴每一次的旅程,都是在分享着上苍所赠予的美好和快乐。而我由内到外的快乐,却是老伴长年一步不离的陪伴。今天,在这样静谧地美好里,我在想,在我的身体失去了大部分自理功能的时候,当我和重残为伍的时候,在我当初消沉颓废的时候,是老伴的陪伴给了我坚强,是老伴的陪伴给了我自信,是老伴的陪伴给了我快乐。屈指算来,我已蹒跚地走过了十多年的光阴。这样的踉跄往后还会有多少年,我不知道,但我心里很清楚,这将是一段十分艰难地跋涉。不去想了,还会有多少个今天?还会有多少个明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阵清爽的风吹过,我收回了肆意的思绪。坝上的石板路完全罩在老榆树的树荫下,从老榆树的枝叶缝隙中漏下来的阳光,在石板路上留下了光影。风儿轻,鸟儿鸣,林中的静谧,远山近景无不令人心旷神怡。漫步在这样的大自然中,仿佛光阴也停下了匆匆的脚步。需要你去做的,就是在静寂中听着数着你漫步的脚步声。听风声,听鸟鸣。看云卷,看花开。抛开世间的纷争烦扰,置身于大自然的灵动中洗骨伐髓,使得心神得以宁静,以宁静而致远。我喜欢山野里的静谧和清澈,我喜欢在这静谧和清澈里思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6月13日于陋室</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