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 国画大师张一尊先生

开心每一天(蒋蔓莉)(拒聊拒花)

<p class="ql-block">‌张一尊(1902—1973)‌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尤以画马闻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徐悲鸿并称 </span>“北徐南张”,被誉为“画马四杰”之一(其他三人为徐悲鸿、沈逸千、梁鼎铭)。</p> <p class="ql-block">‌我驻足细看,门楣上悬挂着一块牌匾 “张一尊旧居” 几个大字,仿佛在向每一位游客诉说着这位国画大师的传奇人生。</p><p class="ql-block">张一尊旧居位于沅陵镇伍家坪,本住房取名 “尊庐”,曾是国画大师张一尊先生工作生活时的居住地(1938年—1957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于2023.9.20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我漫步在沅陵的青石板路上,迎面是一座古朴典雅的中式建筑。灰色砖瓦与红色窗框相映成趣,屋顶翘角的设计让整座建筑显得格外灵动。门前悬挂的红色灯笼随风轻摆,为这古老的宅院增添了几分节日的喜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于2023.9.20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沅陵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沅陵县文联)成立于‌2021年‌。今天是联合会乔迁之喜,在此,祝贺开张大吉!</p><p class="ql-block">走进旧居,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我走进文馆,墙上的照片排列成心形图案,上面写着“浮槎湘影”和“星霜荏苒”的字样,让我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浓厚的艺术氛围。</p> <p class="ql-block">在旧居的展厅里,我看到了一张黑白肖像,那是张一尊先生年轻时的模样。他的眼神深邃而坚定,仿佛穿透了岁月的长河,与我对视。肖像旁的生平简介让我了解到,这位大师不仅在绘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是一位热爱家乡、心系故土的赤子。我静静地站在那里,感受着这位大师的艺术魅力与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我来到了一处展览馆,这里陈列着多幅张一尊先生的山水画作。每一幅画都是一扇通往自然的窗户,让我仿佛置身于山川河流之间。代表作有《三骏图》、《八骏图》、《万马奔腾》等,被誉为中国画马“四杰”之一,有“北徐(徐悲鸿)南张”美誉。</p> <p class="ql-block">我驻足在一幅描绘山间小桥流水的画前,画中的宁静与和谐让我心生向往。另一幅画则展现了古塔与树木的静谧氛围,简洁而富有层次感的笔触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画的独特意境美。</p> <p class="ql-block">在展览馆的一侧,我注意到一面墙上贴有几块浅色木板,上面刻满了对张一尊先生的评价与描述。我仔细阅读着这些文字,每一句评价都像是在为这位大师的艺术人生注脚。深红色的木质墙面衬托着这些文字,显得格外庄重与肃穆。</p> <p class="ql-block">1902年1月7日出生于湖南吉首市太平乡司马村坪里河村的一个土家族家庭。自幼酷爱绘画,尤其对马有深厚情感,常以木棍在沙滩上描绘马匹形态。‌‌</p><p class="ql-block">7岁入学后转至乾州高等小学堂就读,期间受当地马帮运输文化影响,进一步激发了对马的观察与描绘兴趣。‌‌</p> <p class="ql-block">1922年毕业于沅陵湘西第八联合中学后投身军界,历任连长、营长等职,参与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官至沅陵防空少将副司令。‌‌期间仍坚持绘画创作,得到石刻家黄铁庵指点后技艺精进。‌‌</p><p class="ql-block">1934年因军职改编失去编制后,专心投身书画创作,先后在南京、上海、重庆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p><p class="ql-block">‌其画马技法独树一帜,常以腹稿作画,先画马尾再勾勒身体,笔墨酣畅淋漓,神形兼备。代表作《三骏图》《八骏图》等展现了骏马的生动气势。‌‌</p><p class="ql-block">山水画融合宋元技法,苍劲绝俗;花鸟及书法亦具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建国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省参事室参事,并当选多届湖南省人大代表,推动湖南美术事业发展。‌‌山水画师古创新,如《清浪滩天险》获1957年湖南省美展一等奖。‌‌作品如《清浪滩天险》《冒雨抢耕》等反映时代精神。‌‌</p><p class="ql-block">晚年深入生活体验创作,作品被收入《张一尊画辑》。‌‌</p><p class="ql-block">1973年3月28日在长沙病逝,享年71岁。其艺术成就被视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中式风格,灰色砖瓦与红色灯笼相得益彰。几位穿着传统服饰的人正站在门前合影,他们的笑容与背景中的建筑融为一体,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几位老人正站在 “沅陵文学艺术馆” 前合影留念,他们脸上的笑容洋溢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今天偶遇了年青的老领导张水秀书记和我们一起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今天偶遇年青的老朋友刘科主席和我们一起合影留念。我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心中不禁感慨,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合影,更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与文化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一座古朴的庭院,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温馨与宁静。四个人正站在庭院中愉快地交谈,他们的笑容感染了我,让我也沉浸在这片美好的氛围中。</p> <p class="ql-block">建筑年代为 中华民国 ,现为沅陵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庭院内的石板小路旁挂着一个红色的灯笼,为这古老的庭院增添几分生机与活力。我静静地站在这里,感受着这片土地上的乡愁与记忆,心中充满了对国画大师张一尊先生的敬仰与怀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于2023.9.20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时间:2025.6.12 </p><p class="ql-block">地点:张一尊旧居</p><p class="ql-block">文字:网络</p><p class="ql-block">拍照、编辑、文字:蒋蔓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