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中小学生练习硬笔书法大多使用田字簿或专用纸,一些辅导教材也采用田字格教学。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历,针对在使用田字格练习硬笔书法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关的细节,特提出几点具体要求,旨与广大同仁商榷。</p> <p class="ql-block">(一)字要居中,大小一致</p><p class="ql-block">把字写在格子正中间,而且在整幅练习中字字大小差不多,其实,在现代电脑中做到这一点根本不难,因为计算机程序已经给我们都设计好了。但是,因为书法练习是手工操作,势必存在一个技艺问题,所以想做到这一点确实较难,学生在平时练习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比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p><p class="ql-block">一是字偏左,</p><p class="ql-block">二是字偏右,</p><p class="ql-block">三是字上挂,</p><p class="ql-block">四是字沉底。</p><p class="ql-block">再者即使字在中间,却不是偏大就是偏小,看起来很不雅观。</p><p class="ql-block">使用田字格,我们必须对田字格要有足够的认识,要知其性能和用途。田字格外框线为实线,线条略粗。假设我们把练字看成是一种文字游戏的话,我们可将外框线说成是游戏规则的边境线,不可逾越,如果所写的字超过这四边线的任何一条,视为犯规,或者说没有达到要求,这是前提。所以,在练习时一定要将田字格的天头、地头、左边、右边留有空隙。如此说来,实际上所写的字的大小基本上在一个虚拟的“回”字当中。田字格的中间两条线为虚线,其中竖线为竖中线,横线为横中线,比外框线要细一些,那么为什么这两条线用虚线表示呢?其理由,个人认为无外乎有两点,一是为了区别所写汉字的运笔轨迹,二是提供界定临写汉字时的对应位置,练习时方便。其实,临帖就是一种字有比例的原样搬家,要准确地找到所搬移的字以及所对应的笔画或偏旁部首等等,这就叫做对号入座,做到这一点的确有些难度,但是,并非绝对不可做成,只要练习者认真对待就可慢慢掌握,开始可能会出现偏差,练习一段时间是应该没有大的问题的。只有做到字字居中,方可达到整幅作业中所有字的大小基本一致。在此需要提示一下,如果是没有内线的方格子,习者更要用心,做到心中有格,如果是无格练习则会更难,这一点已经超出我们议论的话题,在此不加讨论。</p> <p class="ql-block">(二)字迹规整,笔画清楚; </p><p class="ql-block">这个问题是习书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不可忽视,必须严格要求。其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广泛,也比较复杂。其中包括:汉字的基本笔画以及运笔技巧,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等等。汉字的横、竖、点、撇、捺、提、钩、折等八种基本笔画,组合笔画又有好几十种,还有字头、字底、字旁、字框的偏旁、部首百种之多,基本结构的类型也有若干种。在这里所谓字迹规整,就是指所练习的字,笔画到位、偏旁部首有规则的安顿,间架结构基本合理。规整的笔画,应该是圆时则圆,尖时则尖,方时则方。书写时该重时则重,轻时则轻;快时则快,慢时则慢;提时则提,按时则按,横平竖直,撇捺伸张,横折方劲,弯钩圆润等等。实际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特别多,其中主要表现为线条单一、缺少变化,毫无生动之感。这些问题的产生,归结一点就是没有掌握好运笔时的提与按所致,比如长横起笔要向右下顿点后再行,收笔也要顿后回收,悬针竖收笔要边提边收,最后成尖状,再如撇、捺都要收尖等等。然而,学生练习时容易忽视,有时甚至根本不守法则。作为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个别年龄小与悟性较差的学生要手把手的教练。其次就是笔画的长短和所处的角度不正确,诸如横画不平,竖画不直,撇画过长,捺画过短,折画不顿挫、钩画钩过长,点小提平等,这些仍然是一个运笔的技巧问题。所以,若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掌握运笔,的确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再说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的规整,一般小学三年级以下学生问题偏多,其中主要表现为独体字字体变形,不符规范,字形结构规则混乱,归纳起来大体可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p><p class="ql-block">1、上下结构头大脚小(如见、弄、是、吴、念等类型的字)或头小身大(如紫、资、暂、智、吾等类型的字);</p><p class="ql-block">2、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如仁、汉、打等类型的字)或左窄右宽(如部、外、斯等类型的字);</p><p class="ql-block">3、字形松散,上下分离(如要、昆、男等类型的字)或左右分家(如好、格、的等类型的字);</p><p class="ql-block">4、该包不包(如周、同、这、建、句、司等类型的字);</p><p class="ql-block">5、该扁不扁(如四、丁、五、二等类型的字);</p><p class="ql-block">6、该长不长(如月、身、贝等类型的字)、</p><p class="ql-block">7、该方不方(如国、田、同等类型的字);</p><p class="ql-block">8、该斜不斜(如多、尹、夕、勿、戈等类型的字);</p><p class="ql-block">9该小不小(如口、公、云等类型的字);</p><p class="ql-block">10、左中右和上中下结构的字加宽或拉长(如班、鞭、谢或掌、草、章等类型的字),还有一些堆、重、并、插、向、背等结构的字。</p><p class="ql-block">总之,基本笔画理顺,结构得理,整幅字才可能做到协调一致,字的笔画看起来就会清楚。实际中笔画不清主要表现为字中横画多重叠,竖画多并列,笔画多不匀,被包围的部分不明等差的现象,所以,作为教师不仅在上课时中要讲清这些原理,在批改练习时也要及时给予纠正。</p> <p class="ql-block">(三)卷面整洁,干净美观;</p><p class="ql-block">练习书法本身就是一种陶冶情操、修生养性的雅事,讲究的就是一个“美”字。感觉要好。好的书法作品可以使人心悦,反之,粗俗的作品难以给人乐心的享受。同理,中小学生练习书法,追求美观、整洁这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如何才能使他们的练习达到较美程度,除了具备书法的基本元素以外,字外的功夫不可不练,如果一副好的书法作品本来各方面都还不错,但是,弄上一大堆墨块,或者污垢满纸,好像一个人长期没有洗脸一样,脏兮兮的,我们还能说它好吗?当然不能。如果拿到书法比赛方面去说,这就叫做“硬伤”,别说获奖,入选都成问题。尽管平时练习不是比赛,但是,坏的习惯一旦形成就难改了。所以,要求学生树立以讲整洁为荣,不讲美观为羞的艺术观,拿出真正既合乎书理又美雅俏丽的习作来未尝不可。文章里所谓卷面是指田字簿或一些硬笔书法用纸,在实际中,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这个方面要稍强一些,三年级以下的学生问题居多。诸如,乱改乱画,刮檫破损、改正液涂改,擅用红笔,跳页书写等等,这些不好的现象,故应作出严厉要求,杜绝或减少这些现象在练习中发生。</p> <p class="ql-block">(四)不要错字,符合笔顺</p><p class="ql-block">汉字是国语,作为国人,学好汉字是为基本,所以,在练习汉字书写中,做到不错字,这是最起码的事情。但是,在实际中,中小学生写“白”字的情形也时常发生。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刚入学堂的小学生或学龄前儿童,一般在六岁左右,他们的汉字基础几乎为零。二是较为粗心的学生,练习时不认真,马马虎虎。三是一些容易混淆的字,书写时稍不注意就会搞错。四是过于简单或过于繁写的字,轻视或忽视而成,五是教材中有特别规定的笔画书写。书法练习讲究的是心到、眼到、手到。这三到其中有一点未做到,就会出现差错。想把字写好,心到是为关键,古人云“书为心画,心正则笔正,学书自作人始,作人自正心始,未有心不正而能工书者,运笔之妙全在于心。俗语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写字也一样,写好较难,因此,也要做有心人,要认真读字,识字,知其书写原理。反之,不用心,就会犯难。眼到和手到一般学生都会做到,但是,也有的学生心浮气躁,读帖写字如走马观花,并非一笔一画的去看,去写,一字一句照帖临习,信手拎来,轻描淡写,事后也不仔细检查,错在哪里自己都搞不清楚,进步甚微。所以,要正确引导学生入学,进入佳境,静下心来,学会稳健地书写,尽量不错字或少错字,是书法教师的一大责任。笔顺是笔画书写的顺序,按笔顺写字可以提高书写速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学习其他字体打下良好的基础。钢笔楷书笔顺的基本规则大体有十几条,练习者应该知,而且要遵循。写字应当讲究笔顺,在掌握笔法要领后,写出来的字笔画才会出神。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撇后捺,从左至右,从外到内,这几个法则学生练习时错的不多,但错起来的也很离奇,如“十”字先写竖,“入”字先写捺,“水”字先写横撇,“文”字先写横等等,不过及时给他们指出,很快就会改过来,大多数学生不会再犯。然而下面几个法则不仅经常出错,而且犯规者较多,也非常普遍,甚至有的屡教不改。如先中间后两边(如水、山、函、幽承等类型得字),先里后外(如这、延、建等类型的字)、点在右上先写点(如问、为、头、等类型的字),点在右上后写点(如成、尤、犬、发等类型的字;先外后内在封口(如国、因、圆等类型的字),所以,要彻底纠正他们这些不好的习惯,有必要经常加以提示,要求更严。</p> <p class="ql-block">(五)按时按量 完成作业。</p><p class="ql-block">常言道“戏不离口,拳不离手”,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书法练习也是一样的道理,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是有一个循序渐进,勤学苦练,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当今风行把书法老师请回家,这固然是件好事。但是,老师不可能时时处处跟着你,如其说把老师请回家,倒不如说是把老师的写字的技法带回家,装进自己的大脑里。按时按量完成家庭作业,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对于学生而言,因为,学生在课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每周周末两个课时,不过90分钟,大把的时间却在家中,所以,家才是练习书法的最好处所。再者课堂上所学的东西,亦需要回家后进行消化,深入领会,逐步掌握。只有通过对自己的练习的检阅,才知道自己的习作,好在哪里,差在哪里,以利再接再厉,改正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对于老师而言,老师只有通过家庭作业,才能真正了解到学生在家中练习或完成的情况,是否有所进步等等,然后藉此作下一步打算,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按时按量完成作业,首先要保证时间,如果时间紧,做不到每天有练,可以考虑隔一天写一次字,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其次,数量也要保证,如果写的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实际中,多数学生还是不错的,也有不少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较差,有的根本不做,有的簿子失丢,有的未做完毕,也有的先一口气做完,其他几天不问津,还有的先前几天不做,周末逼近上课,临时抱佛脚抢着写。由此看来,按时按量完成作业,这是学习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可忽略,要求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自觉,家长要经常的监管与督促,密切配合,教师要有敬业精神,勤检查,多评改,常通报,以确保学习的最佳效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12年3月于墨汉吉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潘汉平, 别署晴墨斋,湖北黄石人,现居深圳。美篇“荣誉作家”“认证书法家”,中国硬笔书协、广东书协会员,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书画名家网理事、客座教授,湖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书法作品百余次入选全国展赛且多次获奖,诗文作品散见于《书法报》《诗词报》《天下美篇》报和《中国作家网》《荆楚作家网》《当代诗词家》《深圳文学》等微刊。著作主要有《墨汉吉屋文集》《我的书法小品与手记》《中国当代百名硬笔书法家作品赏析》等多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