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拙政园

王伟国

<p class="ql-block">  苏州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归隐苏州,购得元代大弘寺旧址,耗时16年建成拙政园。</p><p class="ql-block"> “拙政”意为“笨拙之人的为政之道”,园名是主人对官场失意后归隐田园的自嘲与豁达。正是:“开门万丈红尘,关门山水之间”。</p> <p class="ql-block">  大门进入后穿过“通幽”便是兰雪堂,当初是文人雅集、饮酒赋诗的场所,现在是游客服务区播放园林介绍影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兰雪堂北面是芙蓉榭,园内大荷花池的东头,遗憾的是去时荷花尚未绽放。</p> <p class="ql-block">  天泉亭,园内古迹纪念建筑。亭内的古井相传为元代大弘寺遗物。</p> <p class="ql-block">  “梧竹幽居”处赏景:</p> <p class="ql-block">  烟水朦胧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  远处是北寺塔,中国现存最高大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始建于南朝梁时期(502-557年)。</p> <p class="ql-block">  远香堂是园内主体建筑,四周步柱间置落地玻璃长窗。</p> <p class="ql-block">  香洲是江南园林石舫建筑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  卅六鸳鸯馆,一座漂亮的临水建筑。</p> <p class="ql-block">  留听阁,名字取自李商隐诗句“留得枯荷听雨声”。</p> <p class="ql-block">  这里已有几朵盛开的荷花:</p> <p class="ql-block">  拙政园西北角“与谁同坐轩”,一个扇形轩亭,其名出自苏东坡“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p> <p class="ql-block">  拙政园的西边是主人居住区:</p> <p class="ql-block">  去拙政园散步,在凉亭中休憩。</p> <p class="ql-block">  拙政园,一个赏景打卡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夏日游玩拙政园,避暑纳凉,在享受园林雅致的同时,感受古典建筑和文化历史的深厚底蕴,这是一种别样的惬意,可惜人有点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