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甘肃省天水市的东南方,矗立着一座举世闻名的文化名山--麦积山。</p><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扩建,形成了今天蔚为壮观的石窟群,这里的雕刻作品数量众多,风格各异,从北魏的雄浑质朴到唐代的圆润细腻,无一不展现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开凿于悬崖峭壁之上,石窟依山势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仿佛是一座悬浮于空中的佛国世界。</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石窟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讲述着不同的佛教故事和历史传说;每一尊雕塑都是一个传奇,承载着匠人的心血与虔诚的信仰,真可谓“一窟一世界,一塑一传奇”。</p> <p class="ql-block">从慈眉善目的菩萨到威严庄重的佛祖,从生动传神的罗汉到栩栩如生的飞天,每一件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在麦积山石窟的散花楼上,悬挂着一块与众不同的匾额--”是无等等”。</p><p class="ql-block"> ”是无等等”这句话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它的原意是赞美佛教的慧光普照和至高无上,其中的“是”代表正确的,存在的和真理,“无”代表错误的,不存在的和失去的,“等等”则表示不过如此。连起来理解,就是一切不过如此,通俗讲就是顺其自然,这种人生境界恐怕是我们凡人所不及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小经攀登而上,每一步都能感受到石窟艺术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奇妙魅力,</p> <p class="ql-block">观麦积山,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博大精深,更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而来的宁静与祥和。</p> <p class="ql-block">距麦积山不远处,是天水伏羲庙。</p><p class="ql-block">天水伏羲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1483--1484).历经明清两代9次重修,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如今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正殿是伏羲庙的主体建筑,殿内伏羲手托八卦,目光如炬,大殿顶棚上镶嵌着伏羲六十四卦卦象图。</p> <p class="ql-block">八卦图是伏羲观察天地万物变化规律而总结出来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爻,用“--”代表阴爻,每三爻组成一卦,形成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基本自然现象。</p> <p class="ql-block">伏羲城门楼拱顶上的六十四卦卦象图,</p><p class="ql-block">六十四卦图是八卦图的衍生和扩展,是对八卦图的深化和细化,八卦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六十四卦,二者共同构成了《易经》完整的符号体系。</p> <p class="ql-block">开天明道牌坊。</p> <p class="ql-block">800多年的侧柏,被游人摸的包了浆。</p> <p class="ql-block">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天水伏羲庙是祭祀伏羲,完整展示其发明创造和功德智慧,传承始祖文化的重要载体,从2005年起公祭大典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如今已成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重要平台和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p> <p class="ql-block">官鹅沟景区</p> <p class="ql-block">腊子口战役是红军长征中的关键战役之一。</p> <p class="ql-block">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突破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后,抵达甘肃南部的腊子口,腊子口是川西北进入甘肃的唯一通道,两侧是陡峭的山崖,中间仅有一条宽约8米的小路,易守难攻,国民党在此部署了重兵,企图凭借天险阻挡红军北上。</p> <p class="ql-block">国民党在腊子口隘口处修建了碉堡,配置机枪火力,形成交叉封锁,扬言“腊子口是插翅难飞的天险”。红军由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担任主攻任务,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指挥作战。</p> <p class="ql-block">9月16日,红军首攻未破,调整战术,一方面组织突击队从正面佯攻,吸引敌人主力,另一方面派熟悉地形的战士,从悬悬峭壁的侧面攀登,绕到敌人后方,一名苗族战士用绑带结成绳索,带领突击队攀爬悬崖迂回到敌人碉堡后方。</p><p class="ql-block">9月17日凌晨,正面突击队与后方迂回部队同时发起攻击,前后夹击敌人,红军战士勇猛冲锋,炸毁碉堡,突破了腊子口防线。</p> <p class="ql-block">腊子口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阻止红军北上的企图,为红军顺利进入陕甘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是长征途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胜利,彰显了红军战士不思艰险,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p> <p class="ql-block">重温革命史,永做华夏人!</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景区</p> <p class="ql-block">花湖景区</p> <p class="ql-block">若尔盖草原牛羊成群。</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创建于1748年,1958年前,郎木寺设闻思,续部,时轮,印经,医学等五个学院,后于文革中被拆毁,1981年政府批准开放复建。</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南部,地处甘,青,川交界处,东南与四川省若尔盖县眦邻。</p> <p class="ql-block">黄河九曲第一湾</p> <p class="ql-block">黄河九曲第一湾,地处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由于被秦岭,龙门山和大雪山三大构造带的挤压,阻挡了黄河由西北向东南继续前进的道路,黄河在若尔盖县唐克乡与白河汇合,形成黄河九曲第一湾。</p> <p class="ql-block">海拔3610</p> <p class="ql-block">桑科草原景区</p> <p class="ql-block">拉卜椤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与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齐名,在藏传佛教界拥有崇高的宗教地位。</p> <p class="ql-block">大经堂是全寺之中枢,是“磋钦措兑”会议的场所,可容纳3000僧人诵经。</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的宗教体制以闻思,医药,时轮,吉金钢,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在全蒙藏地区的寺院中建制最为健全,培养了大量藏传佛教高僧和学者,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相当于藏传佛教里的清华北大,它的规模仅次于布达拉宫,拉⺊楞寺创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历经了300多年的沧桑历史巨变,如今已经发展刭具有108座附属寺院的大学府。</p> <p class="ql-block">据说小僧人个个家境不错。</p> <p class="ql-block">学生们的手工作品。</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格鲁派的六大寺院之一,现有闻思学院,续部上院,续部下院,时轮学院,喜金钢学院和藏医学院六个学院。</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个缺氧而不缺信仰的地方,这里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2000多个大大小小转经筒环绕整个寺院,绵延3.5公里。</p> <p class="ql-block">非遗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喜欢他的黑金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从刘家峡水库乘船前往炳灵寺石窟</p> <p class="ql-block">刘家峡水库</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地处黄河岸边。</p> <p class="ql-block">石窟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分布在大寺沟两侧的红沙岩上,存有窟龛183个,大小石雕像近800尊,壁画约9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历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朝代的不断开凿,营建,修复,扩建,规模逐渐扩大。</p> <p class="ql-block">第171窟弥勒大佛,上半身依山石雕,下半身为泥塑,高27米,为世界第九大佛,中国第五大佛,甘肃第3大佛,始建于唐代,历代修缮,传承至今。</p> <p class="ql-block">看兰州夜景,逛中山铁桥。</p> <p class="ql-block">甘肃省博物馆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博物馆占地面积四万三千多平方米,为典型的苏欧风格,平面呈“山”字型,中楼有五层,两翼有三层。</p> <p class="ql-block">截止2021年底,馆内藏品有八万余件,涵盖古生物化石,陶器,铜器,瓷器,木雕,丝织品等。</p> <p class="ql-block">“铜奔马”,也称“马踏飞燕”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69年10月它出土于甘肃武威的雷台汉墓。</p><p class="ql-block">且看它昂首嘶鸣,长尾飘舞,三足腾空,一足踏在一只飞鸟背上,马的姿态轻盈灵动,全身的着力点都集中在踏鸟的一足之上,展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力学设计水平,是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巅峰之作,是中华文明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与铜奔马一起出土的还有这铜车马仪仗队,这阵势真是壮观。</p><p class="ql-block">西域多产良马,汉武帝为抵御匈奴,便引进西域天马发展骑兵,铜车马仪仗队,即是这一历史发展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编钟</p> <p class="ql-block">在中楼三层,呈现了距今5000余年以来甘肃灿烂的彩陶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甘肃的彩陶源远流长,从距今约8000前的大地湾文化开始,经历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形成了独特完整的彩陶历史。</p> <p class="ql-block">彩陶鹰形壶</p> <p class="ql-block">在丝绸之路展厅,我看到了这一组坐佛与胁侍菩萨彩塑,它是在上世纪50年代,因为要修建黄洋河水库,所以,便将天梯山石窟的一佛二菩萨搬迁到了甘肃省博物馆来收藏和保护。</p> <p class="ql-block">大云寺五重舍利石函,这是唐朝时期的一件文物,这个石函,犹如俄罗斯套娃一样,层层相套,最外层是方形的石函,石函里面是鎏金铜匣,匣内有银椁,银椁里面是金棺,棺内是一只平底玻璃瓶,瓶内装的就是14粒佛舍利,这套舍利容器精巧华丽,光彩夺目,它是佛教文化史上的重要实物见证。</p> <p class="ql-block">铜匣</p> <p class="ql-block">银椁</p> <p class="ql-block">金棺</p> <p class="ql-block">玻璃舍利瓶</p> <p class="ql-block">合川马门溪龙,1947年在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被发现,它是亚洲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也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大型恐龙化石之一,距今约1.6亿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恐龙🦕全长约22米,体躯高近7米,脖子长度占身体近一半,活着时体重可达四十到五十吨。</p> <p class="ql-block">恐龙🦕蛋</p> <p class="ql-block">黄河古象</p> <p class="ql-block">三趾马</p> <p class="ql-block">和政羊</p> <p class="ql-block">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泡在博物馆里,感觉时间飞逝,每件文物只能短暂停留,短短三个小时的浏览,仿佛穿越了八千年的历史,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丝绸之路的艺术瑰宝,永远都会在这西北边陲的如意之上散发着不朽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