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之路

玉指环

<p class="ql-block">  二五盛夏,天气燥热气温飙升。我和孩子他爸照常干着厂子里的活儿,孩子爸搞着卫生,我整理着刚分栏出来的小兔子。我们是搞养殖的,俩人管理了三百多只繁殖母兔的养殖场,所以日常杂活儿比较多,尽管厂里的工作也做了比较详细的分工,可忙起来还是只嫌人手少。四十来度的高温天气,干起活儿来还真折磨人,看着他爸被汗水浸透的衣服就能拧出水,才感觉到自己的头发也贴在脸上湿淋淋的难受。我喊了声:老王,歇一会儿喝口水吧!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个称呼,平日里我总是喊他老王,他则叫我小宋,时不时的还给我寒暄一句:就算到了白发苍苍,在我面前你永远都是小宋。我也总是抿嘴一笑:好吧,此生我认了!老王正在专心干活儿,好像并没有听到我的说话声。我又提高了一点嗓门:老王,歇会儿喝点水吧!这一次他回过头来应了一句:好,王妞,咱都歇一会儿。哎呦,昵称都喊出来了,估计是看我今天干活儿卖力,奖励我的吧!</p><p class="ql-block"> 太阳刚避过去屋顶,我俩正好可以坐在阴凉地儿,先是喝了一杯水,然后又洗了一些西红柿黄瓜之类的还有水果,准备吃一点儿休息一下。看似这些不起眼的东西,都是自家菜地种的,无肥无药特别健康,口感可好。刚想去拿手机看看几点了,恰巧在这时候手机铃声就响了起来,干活不方便,两个手机都在屋里茶几上放着。老王说是你的手机响了,我赶紧进屋接听电话。是儿子打来的!我惊讶的说。儿子在外找了点活干,这个点应该是上班时间,所以有点蒙然。我赶紧拿起电话问到:现在不是正上班时间吗?打电话啥事?妈,学校有消息说通知书已经发出来了,离咱这儿近,估计明天就能收到,到时候你去取啊!趁着休息这一会儿,我给你说一下。啊?啊!好!我有些意外也有些激动,原以为月底才能收到的通知书没想到明天就能回来,格外惊喜。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还真有点沉不住气,语言和表情同时抒发着喜悦。</p><p class="ql-block"> 回首备考历程,一路走来跌跌撞撞,万般不易。</p><p class="ql-block"> 儿子从小调皮,没少让人费心,成长之路,也远比其他同龄人曲折很多。四岁半上了幼儿园,五岁半上了半年级。半年纪实际上就是小学入学前的一个学前教育,也学不到什么知识,就是让孩子们提前有个时间概念,养成习惯,懂得规距。六岁半正式上了小学一年级。那时候幼儿园没有现在的大中小班分的这么仔细,幼儿园的老师也不是专业的幼儿老师,就是村子里有点才花的年轻人,在自己家里办个班儿,跟带孩子差不多。孩子们也没有现在上学早,有些家长糊涂的,也不怎么管孩子,到了年龄直接送到一年级的也很多。记得有一次,儿子还是在学前班的时候,和一个同学玩的嗨,放学以后就跟那个同学一起去他家吃饭了。我在家等不到他回来,经常玩儿的几家找遍也没找到,最后通过老师询问,才找到他玩的那个同学家。那个同学家离我们有点远,他们家在村子西,我们在村子东。那时候可不像现在每个孩子上学都有家长专门接送,孩子们全是自己吃完饭一起去学,放学后一起回家。学校离公路很远,很是僻静。路上车辆也很少,一个村也没有三两辆车。社会上更没有威胁孩子们的不安全因素。孩子们去学了,家长在家还能做点家务。那时候日子真的很净,很慢,很恬然,男耕女织很悠闲。在人们的生活中根本没有打工这个概念,每家都是守着国家分的几亩田,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闲的时候,偶尔有男劳力出去找点活干,也只是在建筑工地上做个小工搬个砖,一天挣个十块八块的。女人们除了做家务务外,就做一下手工活,织件毛衣,呐个鞋底,特别是在冬日里年前几个月,得为全家老小赶着做一批新鞋子,跟上过年穿。家里穷的五块钱可以花上一个月。那时候每个人都很纯洁,生活环境没有一丝污染。饭点上大半道街人聚到一起吃饭,门前石头上这儿一个那儿一个,坐的都是人。我可以凑到你碗上看看你家做的啥饭,你可以拿起筷子叨一口,尝尝我的饭菜咸淡。特别是孩子们,看哪家饭菜好吃,嘴馋了就直接去谁家锅里盛。好怀念那些时光,淳朴憨厚,没有攀比纷争,在每个人概念里根本没有不卫生,传染源这一说。穷的都是家徒四壁,家里除了做饭睡觉一些必不可少的家当外,哪有啥冰箱洗衣机手机之类这些东西。孩子们放学回来,玩的也都是一些抓石子,蹦方格游戏,再不然就是房子后面田地里,疯狂的奔跑捉迷藏。</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很快到了小学。尽管贪玩,学习也算没落下。每年还能领几张奖状回家。有一次耍捣蛋,为了让一个同学帮他打扫卫生,考试替那个同学写卷子,被老师发现,直接点名让我去领人。见了校长先是一顿批评,而后夸奖鼓励,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让我真正领悟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是从那时候起我才从大众家长的思维里跳出来,每天按时接送,回家必须陪伴完成家庭作业。就这样风雨兼程,度过了小学时光。</p><p class="ql-block"> 小学基础打的还可以,当时在我们这里,也能上一所不错的初中,考虑到孩子天性贪玩,又怕把握不当耽误了宝贵的初中阶段,我们全家经过商量,做出一个决定,让孩子去省城的学校就读。这一去就是好多年。由于孩子三叔三婶都在省城教书,去那儿念书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他们肩上。孩子婶婶人非常好,不仅漂亮而且还非常善良,照顾孩子无微不至,三年初中在她家吃住,从没怨言。虽然是自家人口头上从没有表达过感谢,可早已是铭记于心,此生难忘。有时候哪门课程跟不上了,还经常请同事们帮忙辅导。三年下来,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中考顺利考上一所省重点,争取到了继续留在郑州念书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高中学校离家有点远,选择了住校。每个周末才能回他婶家一次。十来多岁的孩子,独自一人在外念书,长期缺少家人呵护,心理交谈,高一的时候成绩还算正常,在重点班能排前几,到了高二,成绩一落千丈,月考竟然才考三百多分。他爸急得抓耳挠腮,我愁的夜不能寐。学校连续开了几次家长会,并三番五次打电话跟家里沟通孩子学习情况,得知我们是外地学生父母不在身边后,想让我们以孩子学习为重,多陪陪孩子。非常感恩孩子学习期间遇到的每位良师,他们对学生的爱让我感动,使我真真切切感受到,老师是除了家人以外,能真心为孩子前途着想的人。深思熟虑后,几经痛苦挣扎,最后力排众议,毅然决然丢掉了家里一切事务,为了孩子的学业独奔郑州,开始了艰苦的陪读之路。</p><p class="ql-block"> 陪读,在别人眼里是富人家才能做到的事儿,可我们一切条件都不具备。虽然社会进步,我们也拼命劳作,比前些年条件是好了很多,可是我这一走,方方面面都迎来很大压力,不仅陪读得要不少开支,厂子里活干不过来,牵扯到雇佣工人,也得加大开支。再加上孩他爸平常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下来所有一切工作包括生活,都得他全面料理,也是真难为了他。可是再想想孩子回家时那期待的眼神,我没有退路只有前行。</p><p class="ql-block"> 那段岁月至今难忘。每每想起泪眼婆娑。理想与现实冲突,辛苦与快乐并存。说走就走,这是我一生中做过最干脆的决定。到了郑州后很快在学校附近找了一间房子安顿下来,有了住处孩子就不用住校了,每天都可以回家吃上我做的饭菜。用孩子的话说,就是不看吃的啥,关键是看和谁一起吃,只要是老妈做的,就算是一碗面汤也香甜。就这样在这个勉强叫做家的地方待了两年,看着孩子每次吃饭时候给我八卦着学校里的林林总总,和他脸上散发出来那开心的笑,我知道,来这儿也是值了!时间长了环境熟悉了以后,我也在那找了一份工作,既填充了孩子去学后的空闲,也减轻了生活的很大压力。每个月三千五百元工资,上九个小时班,还能周末休息。有了这点收入,除生活费之外,还能给孩子买点好吃的。星期天也能有时间出去走走看看。就是在那时候我们一起参观了二七纪念塔,观赏了黄河游览区,还有当年被炸掉的花园口村……现在想起这些,都还感觉非常有意义。当然,儿子也没让我们失望,成绩飞快回升,更可喜的是在高三那年顺利通过全省筛选的民航飞行员,考进了本省的一所飞行院校,签约了心仪的航空公司。也算不辱使命,儿子如愿上了大学,我也回老家继续干了老本行。从不喝酒的我,那晚和老公喝了很多酒,为了他这两年在家的辛苦,为了我们这两年在外的不易,更为了孩子能进心仪的学校。那一刻,所有艰辛与付出,心酸和痛楚,都忘得一干二净。</p><p class="ql-block"> 然而,好的事情怎是那么短暂。就像一棵风华正茂的树,刚开了花,还没看到果实,就要经历风霜。一九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摧残了刚入学一年多的这批学子。航班停飞,航空公司大的裁员,小的倒闭,即便是能有幸留在公司的飞行员,公司也只是提供一点生活费勉强度日。就这样的情况,哪家公司还愿意负担他们这些正在培养的飞行学员。航空公司资金链断掉,每个学员高达上百万的培养费更是雪上加霜。公司绝情毁约,和学校签的三方协议变成了一张废纸。学校苦口婆心劝导每个学员早转专业,另寻出路。环境突变,可怜的孩子们最终没能抗争过命运。有一部分学生转的早,通过各种补考 补课 补学分,到最后按时毕了业。有一部分学生转的晚,导致延毕。我们也难逃其中,坚持到最后,也没能幸免。那个时候对于整个家庭特别是孩子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要知道经过全省严格筛选,各项条件符合标准的,全省总共才二百多个学生,一部分去了外地学校,一部分选择了留在省内。难度可想而知。可是命运如此,实属无奈。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孩子比我转变的快,大三下学期才转了专业,新专业的缺漏 学分 考试都得一一补上,加上疫情严重,重大考试取消,三天两头停课,使得前行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经过一场前所未有的苦难,刚好在毕业的那个时间点也算没有误事。而后的很长时间,我的心情一直停留在转专业的抑郁中,好好的一个未来被现实碾的粉碎,到现在为止才能坦然面对,坦然的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为这事儿,儿子还开导我说,妈,这是命,不由己,全班都转了也不是咱一个人。相信我,读个研出来也不会太差。就这样,研究生一考就是三年。</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是大三以后才转了专业,对于当时来说,虽然达到毕业水平完全没问题,可是对于考研,就相差太远了。回忆备考过程每一步都是泪。孩子前半年打工挣钱,后半年专心复习,尽量降低家庭投资成本。好多人劝我说有本科学历都行了,不都是找一份工作,何必让孩子吃恁多苦,父母也多受那么多罪,能划来吗?现在没学历的进厂一个月也能挣几千块钱,都二十出头了,也该找个对象过日子了。可是我们不甘心呐,孩子放不下呀!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多少个日日夜夜咬牙的坚持,怎能就这样草草的画个句号。现在有多数家长以为文凭就是张废纸,大学生烂大街,研究生大把抓,上学远不如进厂打工挣钱实在。可他们哪知道,孩子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期许,渴望通过知识为人生开辟新的可能,教育永远都是改变命运最有力的笔。不上学也许能解决温饱,但上了学一定能更好的解决温饱。我们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不能从学历上拼一把,日后哪还有比这更容易走的路。作为家长的我们,支持孩子的每一个选择,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竭尽全力为孩子做好后盾,做出托举。就像年初上映的热播影视剧哪吒2,导演饺子毕业后在家啃老几年,专心钻研自己的爱好,父母用微薄的工资收入默默支持着他,使得他在多年以后一举成名。这样的孩子实属优秀,这样的父母实属伟大,都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如今,昼夜期待的时刻就要来临,三年的付出终得回报。为儿子的执着感动,为我们不懈的努力感动。曾多少次也怀疑过自己,怀疑这些年的坚持有没意义,也曾松动过自己的想法,瞬间过后又坚定如铁。我们普通家庭的孩子若想成就一番事业注定要艰难百倍付出更多。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更是如上青天。很是庆幸,迄今为止我们的激情没有被这个薄凉的世界淹没,我们的追求依然在前方闪闪发光,每时每刻指引着我们。</p><p class="ql-block"> 最难忘在第一次考试报名确认的时候,疫情很严重,我们都被隔离在老家,需要确认的材料却都在县城,一路上封锁戒严,我一个人趁天黑骑着电动车回县城帮儿子取,到县城小区戒严不让进,感谢小区保安善良,让我等到十二点以后没人的时候放行通过,然后速速返回。返回的路上寒风刺骨,一个人顺着河滩边的路,到处一片漆黑令人发怵。路程太远,回来半路上电动车电量不足走走停停,到家也都凌晨两点多了。到了连庄镇搭界的地方,孩子和他爸都开车在那里等着我。看到我冻得瑟瑟发抖,儿子赶紧把备好的棉衣给我披上。去的时候儿子就不让我去,是我执意要去。担心他经常不在家和小区人不熟进不去。也担心疫情太严重,怕一旦外出引起麻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还记得有一次,也是考试临近,有一个材料是专家临时出的针对性复习资料,按正常情况,考前一个月才出版发行,资料回来以后,只有充分利用时间背读,才能得到有效结果,可是当时疫情严重,网上订单只有邮政快递没有停运,一路积压,迟迟不能回来,儿子说如果没有这份资料,专业课损失会很惨重。我们打了无数个电话,问了无数个人,才联系上县城邮政上了一个快递专员,在他的帮助下,考前十来天资料到手。记得那次去县城取资料,也是骑着电动车去的,返程路过孙留村西路段,遇见一个年轻妈妈,骑着电动车带着孩子,看样子是回娘家。宝宝有一岁左右,在电动车上睡着了,带的行李几件衣服从车上掉下来,孩子太小,手扶着不敢松手,一个人站在那里张望。那时正好我路过,一看那情况,没等她开口,就赶紧停下车帮她把东西放好,她朝我笑了笑表示了一下谢意,然后很慢的骑上车走了。那时候疫情没第一年严重,乡下稍微活动一下还是可以的,只是正常生活还会受到影响,她前走我后跟,看着她瘦弱背影,心里无限感触,一下子想起来自己年轻时一个人带娃的种种细节,几次她扭过头看看我,示意让我先走不用管她,可是我真是担心她的东西再掉下来,因为那是特殊时期,路上行人几乎没有。我想她若不是有啥太过不去的事,也不会在这样一个恶劣天气顶着寒风一个人带娃出门。一前一后,走了有几公里路程,我们都没有说话,一直到礼曲村,她从一个路口拐进村里,我才放心的加快车速离开。我知道她一定是到家了。</p><p class="ql-block"> 那一路我想了很多,看似别人,又何尝不是自己,人生路上的艰难困苦坎坷荆棘,哪是一会儿半会儿都能说的完的。那一路,我忘了孩子在家备考急需资料,我忘了疫情施虐,不能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我忘了寒冬里耳边凛冽的北风,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子就是曾经的自己。这一路短暂的相伴,就是上天的安排,让人苏醒让人觉悟。曾经有很多人帮助过我,愿生活也能给我更多这样的机会把的爱传递。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善举,就是温暖,就是赋能。千万不要以为善小而不为,也不要以为恶小而为之。生活原本就是一场修行,也是一场轮回。有其因必有其果。</p><p class="ql-block"> 两次考试不尽人意。第一次备考仓促,结果意料之中。第二次报考失误,高出国家线几十分没被录取。这两年儿子的身心都经受着巨大考验,备考的压力生活的压力,明显看到他脸上露出的疲惫。疫情这几年,养殖行情一直不好,正常的运行都难维持,根本抽不出资金办其他事。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不想因为复习再给家里增添负担。第一年考试完了以后,在他朋友的帮助下,进了上海一家快递公司干了几个月,好在有个本科文凭,儿子还很上进,刚进去领导都看上他,让他签约管理层,只是从头做起工资有点低,被他拒绝了。选择了一线送快递。虽然辛苦点,但比坐办公室挣的多。他说又不是长干,半年后还要回家背考,能多赚点钱才是实实在在的。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每天干十几个小时,早上六点开始分拣快递,到晚上十来点才能回到宿舍休息,每天分拣派送得好几波。多数都是有电梯的楼房,带着分拣好的快递,用一个大麻袋装着,先上到顶楼,在逐层向下挨户送达,也有不带电梯的楼房,就得全凭力气背着,从低到高逐层挨户送。每天骑着公司配送的电动车,在人潮中穿梭。特别是上海雨水天气比较多,很多时候头顶着雨脚踏着水,干起活来没有一点儿人样儿。可想而知那段时间的锤炼与磨砺,我想这也是以后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考试第二年,进了一个食品企业,流水线上工作,每天得搬运高达上十吨的食品箱。就这样一次一次坚持了两年,终于在今年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人生的道路上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开启了新的征程。佩服孩子惊人的毅力。</p><p class="ql-block"> 明天这份承载着劳动成果的书信就要到达,心中五味杂陈。网上录取后离开学时间还很长,儿子在外找了一份工作,听到他打来电话的瞬间,先是一喜,而后慢慢湿润了眼角。这些年的不易,只有自己亲身体会了才能懂得,。拼搏到无能为力,感动到感动自己,一切的过往细节,像没有彩排的电视剧无序上演。庆幸我们没有被生活打败,万分艰难走投无路之时,毅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今天独依深夜,把我们的经历分享出来,不是炫耀,更不是卖惨。是记录,是纪念。是人生中每一步都不能忘怀的鞭策,是多年后透过清澈见底的岁月依旧刻骨的初心。或许以后是星辰大海,或许以后须乘风破浪,拼搏了终究不会遗憾。尽管这些年养殖行情不好,我们同时背负着生活的各种压力,可是我们的心里是亮的,是暖的,是充满希望的。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p><p class="ql-block"> 致敬每个考研的孩子,也致敬每一个孩子的父母,他们此刻也许正和我们一样,经历着风霜雨雪,但我劝你们千万不能放弃,屡战屡败之后,终是成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儿子高中时的座右铭:想信相信的力量!这句话在张雪峰老师的直播间也听到好多次,知识是我们寒门子弟改变命运最好的王牌,如果连读书都不能坚持下去,那一生中还有哪样的事能让我们拿命来拼搏一回!我们既没有给孩子打下坚实的江山,那就在他前进的路上不要拖后腿。</p><p class="ql-block"> 感恩前行路上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人,也感恩每一个给我们指引方向的人。你们都是孩子生命中难得的贵人。你们的帮助就是无价的精神支撑,让我们时时刻刻都充满了力量。你们的指引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让我们的步伐变得更加坚定。也祝愿我们的每个孩子都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千帆历尽归来依然是少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