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名园———顺德清晖园

旅行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和朋友们一同前往广东顺德,探寻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清晖园之行。清晖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清晖路23号,是始建于明代的岭南园林建筑,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至今仍保存完好。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为岭南四大园林。</span></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十大名园、广东四大名园之一,还是中华文化传承基地,佛山新八景之一,顺德新十景之一,其构筑精巧,布局紧凑,建筑艺术颇高,建筑物形式轻巧灵活,雅读朴素,庭园空间主次分明,结构清晰。</p> <p class="ql-block">清晖园主体建筑包括有船厅、碧溪草堂、澄漪亭、惜阴书屋、真砚斋、状元堂等。园内植物200多种,且有多棵百年古树、中外名木。清晖园曾为状元府邸,也曾为大良龙氏的家园,这些居住在清晖园的家族走出了不少历史名人。</p> <p class="ql-block">园林巧妙利用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集中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艺术于一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踏入清晖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古色古香的大门,上方挂着“状元堂”的牌匾,</span>由清代书法家梁同书所题写。<span style="font-size:18px;">两侧悬挂着红色灯笼,仿佛在欢迎每一位到访者。</span></p> <p class="ql-block">如果在大堂内布展一些清晖园的历史或者历任主人的介绍,那就更完美了!</p> <p class="ql-block">清晖园的第一任主人是明代顺德状元黄士俊,他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考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黄士俊在顺德大良凤山脚下修建了黄家祠、天章阁等建筑,形成了清晖园的雏形。据传,黄士俊出身贫寒,应试前曾向岳父借钱未果,仅得两个鸭蛋,后高中状元并自嘲作诗,留下了“鸭蛋状元”的轶事。</p> <p class="ql-block">框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清晖园内水木清华,景致清雅优美,龙家故宅与扩建新景融为一体,利用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集我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艺术于一身。突出了我国庭院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园内妙联佳句俯仰可拾,名人雅士音韵尚存,艺术精品比比皆是,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园林艺术处理,颇具匠心。园内叠石假山,曲水流觞。银杏千秋,百龄龙眼,玉棠春瑞,沙柳飘扬。闲步曲桥喜看金鲤碧波嬉戏;徐行花径,好赏绿树时花扑面。</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年间,黄家衰落,进士龙应时购得黄氏旧园,其子龙廷槐、龙元任等人逐步扩建,形成了“清晖园”“广大园”和“楚芗园”三部分。龙氏家族是顺德豪门,六代人中涌现多位进士、举人,并投入巨资修缮园林,甚至从欧洲进口建筑材料,最终奠定了清晖园的规模和风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一座名为“青箱古斋”的展馆前。展馆外观典雅庄重,内部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从古老的陶瓷器皿到精美的书画作品,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走出展馆,不远处有一座半圆形的拱门,透过它可以看到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与茂密的树林,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拱门上的雕刻精美细致,蓝色彩陶装饰更添几分雅致。</span></p> <p class="ql-block">除了岭南园林常用的果树,还栽种了苏杭园林特有的紫竹、枸骨、紫藤、五针松、金钱松、七瓜枫、羽毛枫等,并从山东等地刻意搜集了龙顺枣、龙瓜槐等北京树种,品种丰富,多姿多彩,其中银杏、沙柳、紫藤、龙眼、水松等古木树龄已有百年有余,一年四季,葱茏满目,与古色古香之楼阁亭榭交相掩映,倘佯其间,步移景换,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清晖园的主体建筑是船厅,是仿照珠江画舫“紫洞艇”建筑的两层楼舫。清晖园的船厅纯为旱船,相传是模仿昔日珠江紫洞艇建成,与惜阴书屋真砚斋南楼组群,借带廊旱桥连通,以百年紫藤相系,曲折通道两侧饰以水波纹。</p> <p class="ql-block">园林中部的“船厅”是清晖园的精萃所在,是清辉园的主体建筑,船厅为二层楼屋,据说原是小姐绣阁,故又叫“小姐楼”,绣阁与南楼形成船的前舱后舱。船厅外观为双层船式砖楼,兼备昔日珠江紫洞艇与江苏无锡寄畅园名舫之特色,各处饰以翠竹、芭蕉、蜗牛、波纹等雕刻,上下迂回的楼道,犹如登船的跳板。楼前有清池,池畔有百年紫藤,绕古沙柳树而上。船厅对面池塘边有临水建筑形成“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步移影换”的景色,建筑形式仿苏州园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除了欣赏美景外,清晖园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在一处角落里,我发现了一块刻有“情”字的巨大岩石,旁边立着一块介绍灰塑艺术的标识牌。原来,“灰塑”是一种起源于岭南地区的传统建筑装饰工艺,以其精湛的手工技艺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力而闻名。这让我对当地的文化传承有了更深的认识。</span></p> <p class="ql-block">清晖园三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准备离开时,夕阳已经西下,整个园林被染成了橙红色。站在高处俯瞰,只见红墙绿瓦交相辉映,仿佛穿越回了几百年前的时光。这次旅行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清晖园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未来还有机会再次来到这里,继续探索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2008年12月17日,邓小平铜像在清晖园揭幕,其原型参照1984年邓小平走访清晖园的情景:面带微笑,身穿中山装,挺直腰板健步行走。旁边伴随着一对白猫黑猫的石像,寓意邓小平著名的白猫黑猫论,铜像将永久放在清晖园启明居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