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赏瀑~嵩山八龙潭、卢崖瀑布穿越游记(八龙潭之三)

孔明

<p class="ql-block">  《卢崖瀑布》明 高出</p><p class="ql-block">“太室东来第几峰,孤崖侧削半芙蓉。</p><p class="ql-block">为看瀑布三千尺,直透春云一万重。”</p> <p class="ql-block">  卢崖瀑布景区位于郑州市登封市东北的嵩山太室山悬练峰下,落差117m,有一高大的石崖,因唐玄宗年间,一代大儒卢鸿一(乙),屡荐不仕(后被封为谏议大夫)不愿做官,来此隐居,广招天下才子,在此讲学,最多时有500余人,堪称当时的“清华”、“北大”。因而称此崖为“卢崖”,称卢鸿一隐居的地方为“草堂”。</p><p class="ql-block"> 连续下了几场雨,想着嵩山也该雨水丰沛了,一行十三人来到嵩山脚下,开启八龙潭到卢崖瀑布的穿越之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八龙潭,传说是龙王、龙母的第八个龙子在此居住而得名。这里山势峻奇,多悬崖绝壁,岩石裸露,向斜、背斜岩层纹理分布清晰,断裂、隆起等地质现象随处可见。嵩山地质公园的美名可见一斑。纵横两道峡谷中分布着大小瀑布、深潭二三十个。夏季,峡谷幽深,流水飞瀑,响若环鸣;冬季,银装素裹,哈气如雾,落瀑成冰。</p><p class="ql-block"> 八龙潭入口处小水坝已经没水泄流了,水潭的颜色也变成深绿了。</p> <p class="ql-block">  进入干涸的河道,在“小书册崖”前合影留念。真正的书册崖在嵩山少室山的“三皇寨”,而这里只能说是迷你版的。</p> <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网上有信息说“春震峰”的石刻字找到了,就在八龙潭入口第一个潭的旁边,有人用大红色的油漆描了红,很容易就找到了。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在此也感谢嵩山上的“找字小分队”,他们不辞辛苦,多地寻找,不惜拜访当年刻字的石匠,询问刻石位置,现在嵩山七十二峰大部分的石刻都已找到了。</p> <p class="ql-block">  来到最经典的第一道瀑布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天网上看到的如万马奔腾的瀑布视频,和我们今天看到的涓涓细流“大相径庭”。如今网络的发达,AI的兴起,真有点如梦如幻,分不清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是虚幻的。正如清 冯云山《咏瀑布 》所写:</p><p class="ql-block">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p><p class="ql-block">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p> <p class="ql-block">  从瀑布脚下上来,顺着台阶,一路上行,美女们居然提前开启了“四驱模式”,倒是也有好处,省膝盖了。</p> <p class="ql-block">  八龙潭景色优美,流泉飞瀑,美不胜收,早就有人看上了这个地方,投入资金,垒砌台阶,想打造成景区,后因故搁置,只修了部分台阶,扶手等安全和配套设施还没有安装便成了“半拉子工程”,如果带小朋友来游玩,景色虽美,更要注意安全哦!</p> <p class="ql-block">  爬了爬了一堆台阶,来到一处观景台,下面就是一道高大的瀑布,因为边上没有栏杆,恐高者慎入。</p><p class="ql-block"> 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左侧有一下降台阶,顺着台阶来到一个峡谷深潭之上。前面是两条峡谷水流汇聚之处形成的水潭,瀑布也成了小溪,不知哪里隐藏的一只青蛙(蟾蜍),自顾自的不停叫着:哇、哇……</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说过,我们干革命要发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用现在的话说,一不怕苦,二不怕难,有困难要上,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本来很少会有人再上下游水潭上去玩,我们打破了这个“魔咒”。下游水潭上方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因为干旱,水潭水位降低,已经可以走人了,我们还要尝试着攀爬悬崖通过,典型的没苦硬吃!能把腐败休闲线路走出攀爬感觉的,也是没谁了吧。</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群里聊起这段视频,小草说现在都流行“真皮爬山”了么?答复:嵩山上爬山,费鞋费包费衣服,还是“真皮”产品耐用。😂</p> <p class="ql-block">  休闲完毕,上去步道,来到最后一个水潭“天门潭”,前面的队伍走常规路线的石沟下去,我们打开绳索,从旁边的石壁上下去,同行的美女说,真好玩,和我们以前走的(路线)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  下到崖底,也是水潭的边上,石壁上有人写下了“天门潭”几个字,顺便打卡留念。本次活动也是红茶老师出山之作,之前因为肩伤和脚上鸡眼原因,休息了好长时间,这次一报名参加活动,群里沸腾了,美女很好奇问为什么?红茶老师谦虚的说,我是个老驴友了;晨跑说“红茶一出来,我心里有底了”;东风说“红茶出山,火遍嵩山”;我说,曾经有一句话“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就是对他最好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  天门潭边,该拍照的也拍了,该答疑解惑的也完成了,继续上山,来到一处观景台,对面天门瀑、天门潭,来时的小路,一览无余。后面忽然有人大声嚷着,原来是老熟人“三哥”也来偶遇了。</p><p class="ql-block"> 观景台崖边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顺着林间小道,一路上行。队伍里两个各自不服气的“胖子”,这时候有对比了,前面的说“后面的那个胖子这次不行了”,路上还不时有人提起他本人上次在鱼道上磨破裤子的“辉煌往事”,大家都会心的笑了。后面的拿着小风扇掀开衣服往里吹,“今天被他抢先了”。</p> <p class="ql-block">  继续上行,在歪脖树上打卡拍照时候,后面上来几个小朋友,仔细一看是小时候就跟着我们一起爬山的“小朋友”(本人是“大朋友”),八岁多的岁数,已经有七年的登山“工龄”了。</p> <p class="ql-block">  从最后一个水潭算起,在上山的林荫小道上,一路拔高,其实小朋友们恢复的快,成年人倒是汗流浃背的更多了,由于干旱,原来流过小路的小溪也干涸了,只有河道谁人丢弃的饭盒里,残存着清澈的雨水。</p><p class="ql-block"> 进入栗子林,也是我们预定的休息营地,各自绑好吊床,铺开地垫,开始午餐,餐后爬上吊床,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来临了。</p> <p class="ql-block">  略作午休,中午时间尚早,大山用绳子绑住两边大树,本想让大家玩玩扁带,模仿一下“小龙女”的绳索入睡,却被大家玩成了秋千。一时间欢声笑语,嘻哈不断,惹的旁边的小朋友也想来玩,于是腾开场地,几个大人伸着手随时保护,直到小朋友玩够了才算结束。</p> <p class="ql-block">  吃饱喝足,吊床小憩,秋千大受欢迎。午后开拔,向着一线天方向进发,来到水坝前,进入卢崖瀑布景区。水坝下面的第一道瀑布叫“风门瀑布”,那一年冬天来的时候,整个瀑布都冻成冰瀑了,近20米高,煞是壮观。风门瀑布下方的水潭叫“黑龙潭”,豫剧《卷席筒》里小仓娃小时候就喜欢在这里玩。“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另一个有名的《朝阳沟》,故事也发生在登封(县)。</p> <p class="ql-block">  来到“一线天”,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一线天,是我国名山奇峰中常有的石景,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最常见的“一线天”大都出现在石灰岩地区,是一种特殊的侵蚀地貌;但也有“一线天”是由断层形成,与前者相比,其不同处在于它们两侧的岩石有上下左右的位移。卢崖瀑布景区的一线天,是岩体产生裂隙,裂隙发生位移而逐渐形成。</p> <p class="ql-block">  出了一线天,我们转向右侧,卢崖瀑布上段瀑布的转角处。可惜原来“飞瀑溅雨”的景观也没有了,反而成了涓涓细流。</p><p class="ql-block"> 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继续下行,来到“鸡鸣峰”刻石处打卡留念。戴了许久没有用上的墨镜🕶️,在这里显得帅呆了,酷毙了。</p> <p class="ql-block">  吊桥上的合影。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我们眼中,青山绿水是风景,飞流直下的瀑布是风景,在别人的镜头里,我们自己也成了风景。</p> <p class="ql-block">‌ 过了吊桥,来到卢崖瀑布跟前,徐霞客的游记‌描述:“飞泉堕空而下,舞绡曳练,霏微散满谷,可当武彝之水帘。”而如今我们看到的卢崖瀑布,哪有“千水珠帘挂长空,澎湃之声,响若雷鸣”,倒像是生怕吓到别人似的,走到瀑布下方,才有“细细珠帘”般的水流,隐隐可见。瀑布左右两侧分别写有“喷珠”、“悬练”,水小如喷珠,水大如悬练,“悬练峰”大概也是得名于此。</p> <p class="ql-block">  网上视频,卢崖瀑布如万马奔腾,气势恢宏,只能感叹一句,“我们都是被抖音骗来的”。</p> <p class="ql-block">  《嵩山十志十首·枕烟庭》是唐代诗人卢鸿一描绘嵩山奇景的组诗之一,诗中通过“特峰秀起”“秘庭凝虚”等意象构建出超脱尘世的仙境。作品以“临泱漭、背青荧”的虚实对比手法,展现了枕烟庭作为“静神游之庭”的玄妙意境,同时暗含修道者追求至诚感通、颐养丹田的精神境界。</p> <p class="ql-block">  卢崖泉水,终年不断,平时好似千水珠帘挂长空,丝丝不断,雨水丰沛之时,澎湃之声,如虎豹怒吼,雷声轰鸣。水珠积流,形成水潭,潭上独出一个黛色圆石,明朝袁宏道在上面刻有“墨浪石”三个大字。水流其上,好似墨浪,人称此景为“卢崖瀑布墨浪流”,亦称“珍珠倒卷帘”。是登封古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近处的山道,蜿蜒曲折,九曲十八弯。远处的滑雪场,掩映在绿树丛中,绿荫之间,露出一湖绿水,仿佛遗落人间的仙境。</p> <p class="ql-block">  亭子。</p> <p class="ql-block">  小桥与老母殿。</p> <p class="ql-block">  顺着景区道路,一路走来,旁边就是卢崖寺。卢鸿一辞别皇封朝政大权重归嵩山隐逸,他的入世与出世全由心定,隐则为道而立德成名,出则为儒而建功立业。卢鸿看得通透,活得洒脱。卢鸿一死后,唐玄宗改“草堂”为“卢崖寺”。原为四进院落,山门上为三间硬山式建筑,重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元代诗人杨奂游历卢崖瀑布后作《卢崖》一诗:</p><p class="ql-block"> 避名名自在,身瘠道还腴。</p><p class="ql-block"> 未到千年后,空崖已姓卢。</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从八龙潭瀑布进入景区,一路赏瀑游潭,穿插攀爬休闲,拍照打卡,笑声不断,来到栗子林,从容午餐,再荡秋千。一线天打卡,卢崖瀑布悬练,欣赏美景不断,感受古代大儒的三观。全程大约10~12公里,虽然是被抖音骗来的,但也放飞了心情,感受了不一样的出行和游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照片视频来源于本次活动成员,由孔明编辑而成。如有肖像权方面的要求,请尽快联系更换或者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