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赋能小学科学教学——吉首市第一中学何治老师专题讲座

向京

<p class="ql-block">在小学科学教学的探索之路上,“如何让知识传递更高效、更生动”始终是老师们钻研的课题。6月23日,吉首市第一中学何治老师带来的《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 专题讲座,为这一命题交出了创新答卷,为小学科学教师们点亮了微课教学的实践灯塔。</p> <p class="ql-block">讲座开篇,何治老师为微课“正名”:微课不是简单的“短视频”,而是5 - 8分钟聚焦单一知识点、考点或学习经验的精准教学资源,以视频为载体,串联教与学的可视化过程。它“短、小、精、趣、学”——时长短、主题小、内容精、留思考,却能在碎片时间里,为学生搭建知识理解的“脚手架”。</p> <p class="ql-block">何老师强调,微课选题要“对症教学难点”。他结合小学科学课标,按年级段梳理选题策略: 低段(1 - 2年级)聚焦基础认知,如《区分木头与塑料——材料宝宝找家》,帮孩子建立“物质特性”的直观认知;中段(3 - 4年级)深挖实验探究,如《磁铁的秘密——同极相斥实验演示》,用微课还原实验细节,突破操作难点;高段(5 - 6年级)拓展微观观察,如《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模型建构》,借微课放大微观世界,辅助抽象知识理解。</p> <p class="ql-block">“微课难不难?掌握工具就简单!”何老师现场拆解微课制作流程,分享实用“武器库”并与老师现场互动式提问。</p> <p class="ql-block">讲座尾声,何治老师寄语:“微课是工具,更是理念——用技术打破时空限制,让科学教育更贴近学生。” 但核心始终是“以学生为中心”,选题要懂学生困惑,制作要想学生怎么学,应用要让学生真受益,老师们纷纷记笔记。</p> <p class="ql-block">这场讲座,不仅是微课技术的“实操课”,更是教学创新的“启蒙课”。教育的创新永无止境,愿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能借微课之力,点亮孩子探索自然的好奇之灯,让科学教育绽放更璀璨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编辑:向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