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无双“双御碑”

溪水晨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举世无双“双御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双御碑立槛泉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承前启后德为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三窟浪涌涛声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激湍”磅礴“第一泉”!</span></p><p class="ql-block"> 在济南趵突泉畔有一座“双御碑”,正面为康熙亲临趵突泉时题写得“激湍”二字,背面是乾隆二临趵突泉题诗《再题趵突泉作》。祖孙两代帝王手书的圣迹融于同一碑石,立于泉畔,名泉圣迹,实为罕见,彰显了趵突泉的非凡地位。</p><p class="ql-block"> 今临“双御碑”,深深感受到济南泉城历史文化之厚重,一块“双御碑”见证泉城水韵。</p> <p class="ql-block">  清康熙皇帝在位61年,曾六下江南,三次路经济南并小住。为趵突泉题词,是康熙23年(1684年)10月初8日,康熙南巡第一次至济南。山东巡抚徐旭龄引领皇帝一行来到观澜亭赏泉。康熙在亭中站了很久,看着趵突泉频频点头赞口不绝,还命侍卫取来一碗泉水品尝。徐旭龄见皇上高兴,便趁机请求墨宝。康熙说趵突泉是千古名胜,留两个字给它也是应该,于是欣然命笔,写下了“激湍”两个钢劲浑厚的大字。事后康熙的御笔被刻成石碑,立在了趵突泉的旁边。</p> <p class="ql-block">  64年后的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御驾南巡时,曾到济南趵突泉畔驻跸游览。当时趵突泉喷涌的宏伟景观,不但令乾隆皇帝赞赏不已,而且趵突泉的水质清冽甘甜可口,深得皇帝钟爱,故而他就令侍从,把从京城带来的供沿途饮用的玉泉水,全部换成了趵突泉水。同时,乾隆皇帝还御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趵突泉公园南门,牌匾上乾隆皇帝御笔亲题“趵突泉”三个大字,至今仍金光闪闪,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传说,乾隆再游趵突泉时,走到了白雪楼时,困意袭来,在睡梦中,他梦见康熙面沉似水,眉头紧锁,目带嗔意地逼视乾隆……乾隆一惊,瞬时醒来。回想方才,为何梦遇圣祖嗔怒?细细揣度,忽然想起前日山东曾有折报,济南自去冬以来滴雨未下,大旱成灾,民众苦不堪言。于是,他立刻召见随臣及地方官员,说道:“朕来济南,非惟观泉。济南久旱,朕要在泺水亲为黎民祈雨。”而后,乾隆当众挥毫作《再题趵突泉作》诗,以代祈雨文告。乾隆便带着一班臣下顶礼膜拜,祈求上天怜悯,普降甘霖。乾隆祈雨不久,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第二天,山东巡抚来见,奏报:“昨日大雨,济南旱情解除,济南民众感万岁祈雨圣德,想把万岁《再题趵突泉作》诗文碑刻于趵突泉岸。”乾隆说道:“趵突泉畔原有圣祖手书‘激湍’碑刻,今天是我的微德,也是圣祖教诲,可将文句刻于圣祖‘激湍’碑刻之背,以示承前启后之意。”于是,趵突泉畔才有了这举世无双的“双御碑”。</p> <p class="ql-block">  说这双御碑,它不仅是文物,更是一段趵突泉的立体记忆。双御碑立于趵突泉东南,白雪楼之北,面对“洞天福地”牌坊,西与无忧泉为邻,或聆听泉水淙淙,或静读诗文,任岁月从背上轻轻滑过,于万绿丛中默默固守着心魂。它的顶部是二龙戏珠的图腾,意韵隐藏在红日、碧水里。它宛若芬芳的史歌,携古通今的气息沿泉流奔腾,历经风雨的碑体见证着变迁、奇迹和生命。</p><p class="ql-block"> 双御碑正面“激湍”二字是趵突气势,其意为“激流勇进,涛声雷震,波澜壮阔”。表达的是康熙大帝对江山、对泉城、对子民的热爱。乾隆皇帝的《再题趵突泉作》是一首描绘趵突泉美景并寄托了祈雨愿望的诗作,体现的是执政理念。康乾盛世是清朝的鼎盛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134年。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这其中乾隆帝执政长达63年,贡献最大。乾隆南巡来济南时,看到济南久旱成灾,民不聊生,便在泺水亲为黎民祈雨。我都能感受到弘历那份对民生的深沉关怀。作为皇帝,他不仅要治理国家,还要时刻关注人民的生活。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对这位“千古圣君”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