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养老生活

谭成林

<p class="ql-block">  我的行走锻炼源于2023年2月21日给一位朋友的父亲送葬,那天下着小雨,我跟着送葬的队伍沿土坡而下,他们抬着棺材走的飞快,我却因膝关节偶尔抽筋样不灵活而被摔倒。当时我心想,别人负重下坡就没丝毫问题,我空手还摔了一跤。照这样下去,那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p><p class="ql-block"> 自那以后,我每天开始有意开展走路训练——也就是每天有6/8千步。坚持了几个月后,上楼梯上台阶时的偶尔扭着似的疼痛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再往后我开始买训练力量的哑铃练习。人老先老腿,腿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膝关节没有力量引起的。所以必须先练力量。</p><p class="ql-block"> 在练了一段时间后,通过线上查询和学习,认为要练习跑步,才能真正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发生。于是我又拟定了一个自己养老保健的计划。计划通过两年自我训练,由慢走—快走—慢跑—再到快跑,在我七十岁满后邀请至亲好友见证我完成跑完半程马拉松21公里的计划。</p><p class="ql-block"> 我的走路都是晚饭后进行的。晚饭后身体通过一整天的活动,各器官系统的配合最默契,全身关节肌肉细胞都是放松开放的状态,这个时间运动,更有利于促进各器官的协调,促进心肺能功能的提升,更能促进造血功能增强,免疫能力增加。进而改善机体功能,消除疾病隐患。起到真正的延缓衰老、预防保健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我从今年的5月16日走完10公里,到今天6月22日,我的最佳成绩,已经实现了中途不休息完成往返共16公里。</p><p class="ql-block"> 为激励自己,回馈关心我的朋友。这里选取了我走路的部分数据信息作为激励自己和致谢朋友。</p><p class="ql-block"> 后面是我截取了华为系统生成的我近段时间晚饭后的行走情况,从每次行走的距离和速度看,我每次都保持了一定的进步。速度由之前最初每公里18分多钟到昨天的每公里10分多钟,行走由10公里到昨天的顺利完成16公里。我每次走路都是起步时和快结速时慢,中途略快,这样就给了膝关节乃至整个身体一个缓冲期。因而每次走结束后,血压呼吸心率等身体状况平稳,也不感到疲惫劳累,膝盖大小腿也没有不适现象。刚回家后监测血压心率都跟没有走路一样。但<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次结束后,还是要保证静态放松休息半小时以上,期间喝点水,吃点零食水果补充能量。然后洗涑休息。第二天身体状态完好,照样做早餐洗衣服,精神倍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事实证明,走路不但不会损伤膝盖,还更有利于膝盖健康,有利于保健。</span></p> <p class="ql-block">  你的想法再多都没有什么用,关键要把想法变为行动。行动才有真正作用。之所谓一万个想法不如一个做法。</p> <p class="ql-block">吃七分饱,睡八小时,行万步路,装整天笨。</p><p class="ql-block">不操淡心,不讲道理,不给建议,不搞评价。</p><p class="ql-block">无杂念,无奢求,无辩解,无争辩。心若静水,处世无惊,身若世外,安养生息。</p><p class="ql-block">瘦到一百三五,七十岁完成半马拉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