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六月的武汉提前进入梅雨季节,淅淅沥沥的雨不曾停歇,仿佛天破了个洞。我有幸成为武汉防汛博物馆的一名志愿者,这次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座英雄的城市在防洪抗灾中的坚韧精神和辉煌成就。</span></p> <p class="ql-block">汉口江滩防汛纪念碑。1954年毛主席为武汉人民战胜特大洪水亲笔题词。</p> <p class="ql-block">武汉防汛陈列展位于汉口江滩防汛纪念碑,展厅面积130平方米,是以武汉防汛为主题,集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非营利性场馆。</p> <p class="ql-block">武汉素有“江城”之称。江河纵横、胡泽聚集、雨水充沛、地势低洼,历年来洪水频发,汛期长、雨量大、水位高,防汛是武汉天大的事。</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不久,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经过整整一百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武汉人民取得了战胜特大洪水的伟大胜利。</p> <p class="ql-block">1998年武汉遭遇20世纪长江全流域性第二次特大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党政军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战80余天,先后战胜长江八次洪峰和汉江历史上特大洪峰,夺取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竖起一座新的抗洪丰碑。</p> <p class="ql-block">人在堤在,众志成城</p> <p class="ql-block">李向群(20岁)、高建成(33岁)他们年轻的生命为了抗洪抢险而牺牲了,江城人民不会忘记他们。</p> <p class="ql-block">进入新世纪,武汉加快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从防汛减灾到综和治理、从应急处置到可持续发展转变。防洪体系进一步完善,排涝能力大幅提升,成功抗击2016年、2020年两次严重洪涝,取得综合治水的丰硕成果。</p> <p class="ql-block">武汉防汛陈列展向社会免费开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