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新韵:兴庆公园邂逅棉凫

田翠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听说兴庆公园最近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棉凫的踪迹,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棉凫是鸭科中体型最小的水鸭,体长一般在30厘米左右,体重200多克,外形精致,头顶黑色,眼睛上方有一条白色的“眉毛”,眼睛则贯穿着一条黑色的过眼纹,显得非常独特。它喜欢在富有水生植物的开阔水域活动,如湖泊、沼泽地等,同时也常在树洞中筑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棉凫通常在清晨和傍晚最为活跃,选择早上6点至9点或下午4点至6点进行拍摄,此时光线柔和,棉凫的活动也较为频繁。如果天气晴朗,下午3点至6点是拍摄的最佳时间,因为光线充足,背景色彩鲜艳,更容易拍出高质量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兴庆公园的水域较为丰富,尤其是公园内的湖泊和池塘,这些地方是棉凫可能栖息的地方。有水草丰茂的区域,棉凫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觅食和休息,我是在公园内的兴庆湖拍到了棉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用长焦镜头,以便捕捉远处的细节,同时还要避免惊扰到鸟类。要保持安静,尽量避免快速移动,以免惊吓到棉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于棉凫体型较小,拍摄时要背景虚化,以突出主体。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和光线条件,找到最能展现棉凫特征的构图。</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棉凫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拍摄时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干扰其正常生活。保持适当距离,避免使用闪光灯或其他可能影响鸟类行为的设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棉凫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公园生态环境的改善,也说明了兴庆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棉凫作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存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保护。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许多湿地和湖泊遭到破坏,导致水鸟的栖息地减少。而兴庆公园的棉凫出现,表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棉凫在中国数量稀少,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云南等地,部分区域为夏候鸟,极南部为留鸟。近年来,棉凫的踪迹在多个城市被记录,这些记录不仅为鸟类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也为公众提供了了解和关注野生动物保护的机会。</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在兴庆公园拍摄棉凫的旅程,是一次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体验。棉凫那小巧玲珑的身影、悠然自得的姿态,无疑为这片历史悠久的园林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它们在湖面上轻盈游弋,或低空掠过,或悄然隐没于芦苇丛中,每一个瞬间都值得定格,每一帧画面都令人回味无穷。</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拍摄过程中,不仅记录下了棉凫的生态之美,也见证了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兴庆公园不仅承载着盛唐的文化记忆,也正以它清新的生态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鸟类栖息与繁衍,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次拍摄之旅不仅为我的镜头添彩,更使我心中留下一份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用镜头讲述更多关于自然、关于生命的故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