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大昭寺,布达拉宫

蓝天

<p class="ql-block">进入拉萨第二天,上午去了大昭寺还有八廓街,布达拉宫预约的是下午两点。我们上午参观完大昭寺,然后去逛了八廓街,吃完饭然后步行二公里到了布达拉宫。步行就是为转山做准备,布达拉宫在一座小山头上,一座行宫依山而建,功放效果很好,参观了基础人员办公室和监狱,然后检票正式攀登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很接受我,我走的轻松自在,出了布达拉宫又在它的后花园游逛。很美的湖水树木。然后来到天上邮局为家人邮寄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红山之上,是始建于公元7世纪的宫堡式建筑群,融合政治、宗教与文化功能,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建筑群由吐蕃王朝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始建,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后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现存主体建筑为白宫(行政生活区)和红宫(宗教活动区),展现了藏汉等多民族建筑技艺的融合。‌‌1‌</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631年(藏历铁兔年),吐蕃王朝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在拉萨红山建造了最初的宫殿群。据记载,当时规模宏大,有千间宫室,后因战乱、雷击和火灾逐渐损毁,仅存法王洞和观音佛堂两处遗迹。‌‌</p> <p class="ql-block">‌17世纪重建‌: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在清政府支持下重建白宫,1648年竣工,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及西藏政教中心。</p><p class="ql-block">‌红宫建设‌:1690年,为安放五世达赖灵塔,第司·桑吉嘉措主持扩建红宫,历时48年完成,形成现今主体结构。‌‌1‌‌5</p><p class="ql-block">‌后续完善‌:至20世纪30年代,历经多次扩建,占地面积达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主楼高115.703米,共计1267间房舍。‌‌1‌‌</p> <p class="ql-block">‌分区功能‌:白宫为达赖喇嘛施政与生活区,红宫为宗教活动与灵塔供奉区,体现政教合一体制。‌‌</p><p class="ql-block">‌建筑技术‌:采用石木结构,墙基宽厚并设通风地道,融合藏式碉楼建筑与汉式梁架技艺,装饰以鎏金宝瓶、边玛墙和唐卡壁画为特色。‌‌</p><p class="ql-block">‌文化象征‌。</p><p class="ql-block">梵语“布达拉”意为观世音菩萨道场,被称为“第二普陀山”。建筑布局按佛教坛城设计,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70米,象征宗教宇宙观。‌‌</p> <p class="ql-block">宫藏文物包括明清皇帝赐予的经卷、印玺、唐卡等,证明西藏自古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壁画与文献记载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历代达赖接受中央册封等重大事件。‌‌</p><p class="ql-block">‌保护与地位‌。</p><p class="ql-block">1961年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获评国家5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持续拨款修缮,1989-1994年完成首次大规模维修,确保建筑群完好保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