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u>“酒香不怕巷子深”</u></p> <p class="ql-block">《小巷深深》</p><p class="ql-block">晚上回剧团 老远就闻到了酒香…</p><p class="ql-block"> 小屋热气腾腾:省艺校的庄威带了一帮电影厂的人 在屋里等我</p> <p class="ql-block">《美酒 咖啡》</p><p class="ql-block">后院天井 常年宾朋满座</p><p class="ql-block">有录音和图画 还有美酒加咖啡</p> <p class="ql-block">《丙烯写生》</p><p class="ql-block">清水河大闸蟹是彭庆明弄来的,</p><p class="ql-block">军用水壶是赵静球装酒背来的…</p><p class="ql-block">丙烯颜料是文化馆张恒山的。</p> <p class="ql-block">《镜湖 陶塘》 </p><p class="ql-block">芜湖人 热情豪爽…</p><p class="ql-block">朋友常聚常醉 醉了接着喝 还魂酒</p> <p class="ql-block">《章渡老街》</p><p class="ql-block">蒲包干子 真美味</p><p class="ql-block">站在古镇的櫃台前 咪点老酒…</p> <p class="ql-block">《查济山村》</p><p class="ql-block">农家柴竈</p><p class="ql-block">墙上挂着风干的野味 </p> <p class="ql-block">《琴溪古镇》</p><p class="ql-block">供销社 炒米免费</p><p class="ql-block">再煎两荷包蛋 佐酒</p> <p class="ql-block">《月亮湾》</p><p class="ql-block">山民淳朴 晨起早酒 </p><p class="ql-block">美味琴鱼 太稀奇…</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庄》</p><p class="ql-block">大碗米酒 五香茶蛋</p><p class="ql-block">还有野味 石鸡牛蛙</p> <p class="ql-block">《廊桥旧梦》</p><p class="ql-block">放生池旁 青石板路</p><p class="ql-block">饭庄面馆 酒旗招摇 </p> <p class="ql-block">《画天酒地 》</p><p class="ql-block">酒朋画友 不醉不归</p><p class="ql-block">芜湖日子 苦中作乐</p> <p class="ql-block">酒逢知己——</p><p class="ql-block">画家杨重光:八十年代初我毕业后又回到了芜湖,遇见了"老陆"。他比我大一属,是上海戏剧学院舞美专业毕业的,文化大革命后期被贬,发配下放至芜湖弋江河畔的一个市井气十足的小街上,那个时候马路上看不到汽车,老母猪、鸡、狗、猫和人一并在街巷里自由地散着步,芜湖地区文工团就座落在这样一个古老的清朝年代风格的城乡交接地。而他"老陆"就作为一名文工团的舞美工作者。我以为他从上海一落地芜湖,就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起初一定是因为猪头肉地瓜酒和油炸臭豆腐干⋯⋯</p><p class="ql-block">我们初次的见面,我就被他完全吸引住了,他的长长的自由飘撒的厚重油腻的头发,他的身上一一一直到他的肉和骨子里面都充满了浓郁的地瓜酒、猪头肉和油画颜料的味道⋯⋯</p><p class="ql-block">他的另一面是十分缠绵的浪漫诗意的和"资产阶级"的情调,把我们这些根本没有见过世面的来自小地方的乡下人一下子彻底击垮了。</p><p class="ql-block">平常的时候,他的微微翘起的有点光泽和油腻的,因为长期咀嚼猪尾巴猪头肉的嘴唇,在油画板上慢慢的调色时,时常会漫不经心地轻声哼唱起邓丽君的小曲或是莫扎特弄臣中的某一段旋律⋯⋯</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中,他永远都是乐观的,没有任何世上的烦心事,他也从来不谈人际关系和自己的家庭,仿佛他就是一个来自外星的人似的。</p><p class="ql-block">他无疑是我在开始认识酒,喝酒和进入世界以及我的艺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启蒙老师。</p><p class="ql-block">回忆起来,他的那个不足十个平方米的工作室、家、歺馆、聚会所为一体的地方,是我们每天晚上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亦师亦友——</p><p class="ql-block">教授徐伟德:《家在海上》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作者陆国源我的亦师亦友,陆国源早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定居香港,文革中因政治氛围被分配到安徽芜湖地区文工团当一名午美工,我当时在安徽师大美术系工作,我与老陆大碗酒大块肉再画画相处了十多年,作为老师的陆国源传教了我和安徽一批人的色彩能力和绘画知识,他在安徽十多年可说是一支笔一碗酒背上画箱四处为家,过着一个纯粹艺术家的生涯,但到那里都被奉为上宾,那个年代人非常真诚,可以说陆国源对安徽美术界是做过大贡献的,他影响和培养了一批人,老陆也是一位真正艺术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