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迎来了四叔八十四岁寿辰。寿宴设在了章丘宾馆,这是连续三年在此为老人庆生。一大早,宾馆大屏幕便打出了醒目的祝福话语,让人感觉十分亲切。</p> <p class="ql-block"> 十点半多,我们陆续从济南赶来。我的父亲,三叔、四叔、五叔自去年年底三叔生日后时隔半年终于又见面。看着白发苍苍老人们畅所欲言,做为晚辈的我们是由衷的高兴。可不是嘛?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些从解放前走过来的老人哪个不是饱经风霜?哪个不是历尽艰辛?能有今日,老人们都很知足。</p><p class="ql-block"> 难怪刚才坐电梯上楼时,91岁老父亲感慨的说:“说实话,说啥我都没想到能活到今天”。真是如此,从那个兵荒马乱年代一路走来的确不容易。弟弟也告诉我,四叔在家天天和他讲我们章丘城的历史,如数家珍。四叔记忆力好,很多年前的事都记忆犹新,我都很想听他讲讲,可是哪里有时间呢?</p><p class="ql-block"> 老年人多怀古,他们永远忘不了小时候吃过的苦受过的罪,这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从过去的坑坑洼洼走向今天阳光大道时,他们更是知足的很,更明白没有苦哪来的甜?老人们也时不常这样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p> <p class="ql-block"> 正当午时,寿宴开席,三十五人的大厅座无虚席,来的都不是外人。老家胡同里小爷爷小奶奶也来了。他的母亲就是我们的老姑奶奶,是宋家辈份最高的人,我爷爷都得喊她小姑。其实小爷爷并不大,马上步入古稀之年,比我大十四岁,小时候经常去他家玩。那时候老姑奶奶在一个很大木桶里种一棵无花果,果子熟了就会分给我们吃。那是从小吃到的最好吃的果子,至今没忘了。</p> <p class="ql-block">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店送来生日祝福,小姐姐为自己父亲戴上寿星帽。看着四世同堂的四叔满满的幸福感。现在重孙靖予都五岁了,照这劲头活一百岁都不成问题。</p> <p class="ql-block"> 一杯白酒落肚,晚辈们开始敬酒。我们跟着哥哥姐姐一起祝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愿老爸爸们健康长寿。然后再由孙子辈带着妻儿给长辈们敬酒。快乐的四叔已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可不是嘛,在老家北大街上又有谁这么儿孙满堂,这么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父辈弟兄六个,到我们这代也是弟兄六个,女孩八个。最大的姐姐都已六十周岁了,最小的妹妹刚刚四十岁。平日里忙几乎难得一见。可是见了面就有说不完的话。</p> <p class="ql-block"> 91岁老父亲为了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创作的中篇小说《三进古城》。故事里提到了长山抗日武装马耀南司令。巧的是他家重孙女马子婷嫁给了四叔外孙于杰,成了亲戚。而这几天有个电视频道正在热播《一马三司令》。故事讲述的周村马家满门忠烈,出了三个抗日司令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三兄弟。他们分别担任司令员等要职,在清河平原、鲁中地区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最终都以身殉国,被民间传颂为“得了抗日病,专打日本鬼”的英雄群体。正是这些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哪能不好好珍惜呢?</p> <p class="ql-block">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两点多家人们也纷纷返程,期待过几天济南再聚。</p> <p class="ql-block"> 作者宋斌,笔名知秋,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协会员,铁路货车检修工程师,美篇生活领域优质作者,齐鲁壹点情报员,微头条首发创作者。从2016年开始写美篇加精到857篇。齐鲁壹发布文章753篇。2024年1月获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2023年度影响力创作个人》荣誉证书。2023年6月,2024年8、9月获得优秀个人壹点号。2025年又荣登壹点号4月份风云榜。6月份又获得母亲节优秀征文奖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