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题记</b><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南浔古镇,这个依偎在山水之间的江南小镇,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盈溢着古韵与温情。位于浙江湖州的它,不仅以细腻的丝绸闻名,更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人,凭借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人文景观,荣膺“中国十大魅力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5A级风景区。南浔古镇景区占地面积34.27平方公里,这里既有明清时期的豪门宅院,也有烟火气十足的市井小巷,更藏着未被商业化侵蚀的原始韵味。南浔,这个因蚕丝业而兴起的小镇,曾经富甲江南,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在这古镇上,拥有香火燎绕的寺院、中西合壁的豪宅、诗意浓郁的园林、钦若嘉业的书楼、依水而筑的民居、风格独特的拱桥、蜚声海外的湖丝、巧夺天工的雕饰,犹如一幅幅古朴、淡雅、怡然的江南水乡水墨画。南浔,以它典型的江南美景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更以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享有江南六大古镇之首。曾经有人说,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南浔古镇是我一直想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岁次乙已,时维五月,序近端阳,我和老伴乘着南浔站刚刚开通高铁的便捷,从杭州坐高铁来到水晶晶的南浔,用两天时间,解锁一座“活着的”江南古镇,让慢调生活治愈喧嚣。我们沉浸江南水乡之美,南浔古朴的原真性和自然的生活气息让人陶醉,随手一拍,就是一幅江南水墨画,随意回眸,就是绝美的景致,随见所闻,有着不负遇见之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南浔文园位于南浔风景名胜区,这是一座集江南园林与古代建筑兼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园林,它紧邻南浔古镇的小莲庄,北靠江南水乡一条街,中间是一个湖泊。与其他江南园林一样,亭、台、楼、阁沿湖而建,花木山石镶嵌其间。整座文园占地近60亩,其中湖面20亩。南浔文园的建筑分南北两部分,由天桥相连,南园以江南园林风格为主,北园则以湖心文昌阁为中心。园内主要景点包括红军长征追踪馆、徐迟纪念馆、吴寿谷艺术馆、南浔名人长廊、小小天安门、文昌阁等。这里不仅风光秀丽,极具江南水乡风韵,而且还处处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是展现南浔人文历史和江南园林韵致的窗口。文园以其精美的园林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历史价值,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span></p> 明代石狮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走进文园大门,眼前是一对造型独特、笑容可掬的明代石狮。这对石狮系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重修南浔嘉应庙时而立,距今已逾470余年,为目前南浔最古老的石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园内湖池相映,绿荫环抱,鸟语花香,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泊,湖边绿树成荫,湖中倒影着亭台楼阁,颇具江南水乡的韵味。沿着湖岸漫步,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的园林景点,如“镜心楼”、“燕子坡”、“莲花池”等,每一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景观和特色,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江南水墨画之中。</span></p> 吴寿谷艺术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吴寿谷艺术馆》馆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先生题写。吴寿谷先生(1912-2008),浙江吴兴人,15岁步入画坛,中年以后专攻画虎,以虎画闻名海内外。他的作品先后被国家领导人和美国前总统里根等外国友人所收藏,我国政府作为国礼馈赠给联合国总部的一幅虎画,至今悬挂在联合国的大厅里。艺术馆现展出吴寿谷先生创作的三十二幅精品,其中虎画27幅,仙鹤3幅,山水2幅。</span></p> 姚珠珠舞蹈艺术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姚珠珠舞蹈艺术馆位于文园进口处,整个艺术馆分上下两层,馆内分门别类地展出了姚珠珠捐献的从艺50多年来的300多幅照片和舞衣、舞鞋等100多件物品。著名雕刻家钱绍武还特为艺术馆创作了一座姚珠珠舞蹈铜像。</span></p> 徐迟纪念馆 <p class="ql-block">《徐迟纪念馆》展示了南浔人著名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徐迟的荣耀家史及其成就卓著的创作生涯。1945年毛主席到重庆谈判的第3天,徐迟在蒋管区的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了题为“毛泽东颂”的长诗。毛主席当即为徐迟题赠“诗言志”手书,既是表彰又有厚望。“文革”后期,徐迟的代表作《歌德巴赫猜想》的发表,为知识分子正了名,为中国科技亊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南浔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水晶晶南浔”,这个名字来源于徐迟的自传体小说《江南小镇》,书中作者一连用了66个“水晶晶”来描绘其故乡南浔这座江南古镇,诉说着自己对故乡浓浓的眷恋之情……</p> <p class="ql-block">【海瑞四字寿】海瑞任浙江淳安知县时,为七十岁母亲做寿所书,以"生母七十"四字构成"寿"字,一气呵成,笺势雄健,酣畅浑厚。整个“寿”字碑,字形布局非常奇特,不仅能正面看出“生母七十”四字,倒看则是“喜事”二字组成。细看还可发现:“寿”的上半部分是个“生”字,下半部分是个“年”字,整个字掐头去尾则是个“老”字,而“生”字的最后一横和“老”字的最后一笔却构成了“百”字。所以整个“寿”字分开看就成了“生老百年”,合起来就是“寿生老百年”。如果仔细再看,你还可以从寿字中读出十个字,构成了一句吉祥颂语“生母七十寿,百年春不老”这个联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望鹊楼是仿清代的园林建筑,三楼三底,前面两侧有一间厢房。喜鹊向来是国人喜爱的鸟类,自古有鹊鸟报喜的说法。望鹊又谐音"忘却",在这里坐一坐,把尘世的纷纷扰扰都忘却了,也是一种寓意。</span></p> <p class="ql-block">【状元桥】望鹊楼前有一座状元桥通向文昌阁,拱形的桥洞两侧,还刻了副对联,对文有一些被湮没在水下了。</p> 文昌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过了状元桥,就到了湖中心的文昌阁,它始建于明朝嘉靖间,由南浔籍的礼部尚书董份所建,是历来南浔经济发达和文化昌盛的标志,是南浔八景之一。清乾隆三年毁于大火,乾隆三十四年南浔镇官陈名荣联络商界及百姓捐款重建。阁高三层,四角飞檐,立于湖侧,显得高大雄伟。清朝道光年间,三吴大水,文昌阁被淹,后来进士庞公照与乡绅商界联系捐资重修。可惜的是这座两次募款修建的文昌阁在日军侵华期间被日军烧毁,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文昌阁是2002年重建的。</span></p> 南浔名人长廊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南浔名人长廊,廊长86米,倚壁贴水,亭榭过渡,名人碑刻,贯通南北,是南浔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长廊共展出六十位国内外知名人士,用图像和文字介绍他们的生平和功绩。</span></p> 红军长征追踪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红军长征追踪馆》,馆名由老红军、开国上将张爱萍题写。该馆展示了经济日报记者、南浔人罗开富按照当年中央红军长征的同一时间和地点,坚持用双脚走完红军长征全程的艰难历程和沿途采访收集的丰富宝贵的真实史料。其中突出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半条被子的故亊和故亊里当年3位女红军用过的物品,这些革命遗物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现在就珍藏在馆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园内有一组别具一格的群体石雕,石雕把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组合成一体,由四象高高托着一块金牌。那块金牌就是在伦敦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上英国女王为南浔辑里湖丝授予的金牌大奖。</span></p> <p class="ql-block">【小天安门】在南浔文园更加神奇的是,园中居然还藏了一座小天安门。它的整体建筑城门楼,仿造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期的北京天安门原貌兴建。屋檐正中悬挂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的红底白字条幅。城门前建有金水河、金水挢、一对华表及石狮,城墙上开有五扇拱门,正中最大。城楼为重檐歇山顶,黄瓦覆顶,红墙朱柱,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极具典雅富丽之感。鲜为人知的是,小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正是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时,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那幅毛主席像,画像作者正是周令钊、陈若菊夫妇。</p> <p class="ql-block">登上城楼,发现二楼设有“共和国成立要闻录”展览室,室内陈列的珍贵历史照片和图文资料,都在无声讲述着70多年前那场举世瞩目、震惊世界的开国大典的盛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