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逐梦 童韵悠扬——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合唱团课后服务总结

小盈子

<p class="ql-block">  被誉为“人间仙乐”的童声合唱,凭借清澈、空灵、澄澈、婉转的音色,传递出至真至纯的艺术感染力。童声合唱的教学与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科学的发声训练,更需要情感表达与团队协作的深度融合,对少年儿童的全面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深耕美育教育,校园合唱团的日常排练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孩子们用歌声编织梦想,用和声谱写成长。</p> <p class="ql-block">  这个学期,合唱团的课程分为三大类。</p><p class="ql-block">一.基础训练</p><p class="ql-block">二.视唱、节奏练习</p><p class="ql-block">三.歌曲学习</p> <p class="ql-block">基础训练有气息训练和发声练习两大类</p><p class="ql-block">1.气息训练</p><p class="ql-block">呼吸是发声的动力,也是共鸣、音准、吐字等的基础,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也就没有好的歌唱。</p><p class="ql-block">1、整体性的呼吸——即全体合唱队员同时呼、同时吸、同时换气,数十百人都如一人,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呼吸。</p><p class="ql-block">2、声部性的呼吸——即以声部为单位呼、吸、换气,常用在复调作品中。</p><p class="ql-block">3、循环性的呼吸——是合唱艺术独有的呼吸技巧。在演唱长乐句或长音时,在本声部音色、音量不变以及群体声响效果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合唱个体根据自身气量控制需求,在自身气息消耗2/3之前,确保有足够的气力进行瞬间自然换气,实现自主气息调节。循环呼吸时,整体色调要保持平衡,不能造成大起大落。不要与旁边的人同时进行,尽量不在小节线上,形成声部整体的很多小节声响感觉无气口。同时,换气时不能有抬胸、提肩等动作表现,也不能伴随有换气声音,换气前和换气后的口腔状态保持元音不变,不能滑向其他的元音。使得整体声音延续不断,从而做出各种力度、速度、色彩的技巧变化。使用这个方法,合唱团的一个声音可以无限制地延长,这是独唱演员无法做到的,为了突出循环呼吸的艺术效果,在通常句逗之处尽量不要换气,使句子之间的进行动态更加天衣无缝。</p> <p class="ql-block">2.发声练习</p><p class="ql-block">本学期我选取平稳的练习曲或歌曲中较连贯的乐句,先让儿童发后元音 “o” 和 “u”,体会声音在上腭或鼻尖以上发出的感觉。有专家将鼻尖以上形象地比喻为 “楼上”,鼻尖以下为 “楼下”,强调声音要在 “楼上” 发响,“楼下” 响的声音是错误的,这种方法能帮助儿童理解和运用头声歌唱。在共鸣练习上,还可用 “m”(哼鸣),即嘴微闭,上下牙分开,提软腭,口中似含一口水,让声音进入鼻腔,在两眉之间发响、振动,以此感受高位置、头腔共鸣,再以这种感觉练习其他元音,使声音位置高而集中。</p> <p class="ql-block">二.视唱、节奏练习</p><p class="ql-block">视唱训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借助柯达伊手势:用柯达伊手势辅助音高认知,通过不同的手势代表不同的音高,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程关系,提高音准把握能力。</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采用多种练习形式:进行音阶练习,从简单的音阶开始,逐步扩展音域,增强学生的音准感。还可通过听唱、听记练习,如教师弹奏简单乐句片段,让学生辨别唱名,进行听音视谱、视唱等,提高辨别音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利用数字化工具:使用移动终端 App 进行实时音准矫正,或用“音准猎人”APP 等,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音高情况,便于调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运用色彩标记:如在五线谱上用彩色笔标注升降音,形成视觉记忆,帮助学生快速识谱,减少因升降号干扰导致的节奏混乱。</p> <p class="ql-block">节奏训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运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法:通过身体打击乐实现多维度感知,如让学生用拍手、跺脚、拍腿等方式打出节奏,感受不同节奏型的特点。</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设计节奏游戏:如杯子节奏游戏,学生用杯子敲击桌面或相互敲击,按照一定的节奏模式进行;还有节奏接龙游戏,前一个学生打出一个节奏,下一个学生重复并添加新的节奏元素。</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使用节奏教具:开发“节奏积木”等教具,将不同的节奏型制作成积木块,学生通过拼接、组合积木来练习多声部立体化的节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结合音乐作品:在排练合唱曲目时,针对其中复杂的节奏型进行单独练习,如切分音、三连音等,通过反复演唱这些片段,让学生熟悉并掌握。</p> <p class="ql-block">三、歌曲训练</p><p class="ql-block">本学期大团学唱了歌曲《甜甜圈》和《Bolero》小团学会了《水果消消乐》</p> <p class="ql-block">  回望这一学期,我们以和声串联时光,用坚持勾勒蜕变的轨迹。从跌跌撞撞的磨合,到默契十足的共鸣,每个音符都藏着成长的惊喜。未来,我们要化作跃动的音符精灵,穿梭在古典与流行的旋律森林,挑战多元曲风,让稚嫩的歌声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愿合唱团成为永不熄灭的萤火,照亮校园的每个角落,带着童真与热爱,飞向更大的舞台,让合唱的美好旋律,永远在童年的记忆里叮咚作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