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苑七年级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p> <p class="ql-block"> 蝉鸣蛙吟,栀香满园,又是一年暑期已至。满载着收获与成长,英语教研组走过了忙碌、充实的一学期。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七年级英语教研组教师们怀揣爱教之心,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以教学质量为目标,优化育人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英语高质课堂。</p> 潜心深耕于日常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研组持续推进“个人备课+集体研讨”的双轮驱动模式,倡导深入理解新教材编排意图,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每次集体备课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打磨,更是思维的碰撞与理念的融合,真正做到了“深耕于日常”。有生上课中高老师,朱老师,李老师和周老师精心打磨自己的课程,给组内老师呈现最优秀的课堂。组内人人都有展示和学习的平台。通过课后评课,大家从教学语言、学生活动、课堂节奏等方面深入交流,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共促专业成长。</p> 力学笃行而致远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教研组以"青蓝工程"为核心抓手,构建教师梯队成长体系。依托学校"青蓝工程"实施方案,我们制定了英语学科师徒结对细则,明确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的双向成长目标与考核标准。通过"三备两磨"(个人初备、师徒共备、组内研讨,磨教学设计、磨课堂实践)的精细化培养模式,青年教师在资深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从教案撰写、课堂活动设计到教学评价的全流程打磨。例如,在Unit 6Hot and cool .瑶海区智慧课堂教学评比中,青年教师李冉通过资深教师的示范引领,将情境教学法与项目式学习深度融合,显著提升课堂互动效率与学生参与度。</p><p class="ql-block"> 资深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同样实现专业进阶,通过对青年教师创新教学手段的吸收转化,形成传统教学智慧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这种"传帮带"机制不仅提升了青年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更推动资深教师实现从经验型向研究型教师的角色转型。</p><p class="ql-block"> 在专业发展层面,教研组构建了"内外联动"的培养体系。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级"新课标解读""中考复习"等专题培训。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联系外校开展教学实践研讨,围绕"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课堂任务设计"等主题,形成跨校教研共同体。教师们在外出学习后,通过"二次培训+实践转化"的模式,将前沿的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完成校级公开课展示4节,无生上课三节,集体备课若干,切实推动了教研组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p> 砥砺奋进创佳绩 <p class="ql-block"> 在市级和区级教学竞赛领域,教研组教师屡获佳绩,充分展现专业实力。在区级优质课评比中,李冉老师以Unit 6 Hot and cool为课题,运用情境创设与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生活场景融入课堂,荣获一等奖;王文婷老师凭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市级英语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中,通过板书设计、即兴演讲等环节的出色表现,斩获合肥市一等奖。作业设计方面在方媛媛老师带领团队设计的《七年级上册单元分层作业体系》,立足新课标要求,结合跨学科融合理念,从基础巩固、能力拓展到实践创新分层设计,荣获区级作业设计大赛三等奖;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为教研组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p> 扬帆起航赴新程 <p class="ql-block"> 教无止境,行者无疆。英语组将持续深化“以研促教、以赛促学、以评促练”模式。未来将围绕课堂教学提质、作业设计创新两大方向,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定期组织组内集体备课、磨课研讨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区级、市级教学竞赛,力争在优质课评比、基本功大赛等赛事中再创佳绩。</p><p class="ql-block"> 团队建设上,优化“青蓝工程”结对机制,通过师徒共研教案、双向听课互评等方式,加速青年教师成长。同时加强校际联合教研,主动与区域内优质学校开展教学交流,引入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全体英语教师将坚守教育初心,深耕教学实践,在互学互鉴中精进教学技艺,推动英语学科教学质量持续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