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疆之旅(11)坎儿井篇

张光英

<p class="ql-block">  早晨,用过自助早餐,时针指向8点10分,我们乘车向着吐鲁番进发。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从辽阔的草原到苍茫的戈壁,仿佛穿越了时光与空间的界限。近七个小时的车程后,已是下午15点40分,我们终于抵达了吐鲁番。稍作休整,便前往参观吐鲁番著名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这被誉为吐鲁番生命之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踏入坎儿井景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坎儿井,是古代新疆人创造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在西北地区,地质干旱,水源稀少,土地仿佛被岁月抽干了水分,变得干裂而荒芜。然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古人凭借着智慧和毅力,创造出了这一伟大的工程,让荒漠地区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了生命之源。</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坎儿井旁,触摸着那古老的土墙,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留下的温度。坎儿井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这足以证明它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它不像长城那样雄伟壮观,屹立于高山之巅,向世人展示着古代帝国的威严;也不像京杭大运河那样浩浩荡荡,贯穿南北,成为经济交流的大动脉。坎儿井更像是一位默默奉献的母亲,静静地躺在地下,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参观路线,探访着竖井、暗渠等遗迹。竖井如同大地的眼睛,深邃而神秘,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大地上,是坎儿井的重要标志。顺着竖井向下望去,能看到清澈的水流在暗渠中缓缓流淌。</p> <p class="ql-block">  暗渠则像一条条地下的巨龙,蜿蜒曲折,将远处雪山的融水引入这片干涸的土地。在暗渠中行走,清凉的水汽扑面而来,让人忘却了外面的炎热。水流声在寂静的暗渠中回荡,仿佛是古人的低语,诉说着他们的艰辛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  我不禁想象着,在遥远的古代,一群群勤劳的人们,手持简陋的工具,在烈日下挖掘着竖井,开凿着暗渠。他们或许没有先进的技术,没有精密的仪器,但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正是这种信念和向往,支撑着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工程。坎儿井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灌溉问题,还让吐鲁番成为了“瓜果飘香的塞外江南”。葡萄、哈密瓜等水果在这里茁壮成长,甘甜多汁,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  如今,坎儿井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部分亲子研学线路将坎儿井与民俗活动结合,如制作美食、沙漠观星等。</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品尝当地美食的过程中,了解着坎儿井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在沙漠观星时,感受着大自然的浩瀚与神秘,增强了对文化的认知。这种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坎儿井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出了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2024年,坎儿井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凸显了它的全球价值。它不仅仅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它向世界展示了人类在面对恶劣自然环境时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p> <p class="ql-block">  离开坎儿井景区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坎儿井在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古朴而神秘。</p> <p class="ql-block">  我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伟大的工程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它让我明白,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拥有智慧和毅力,就能够创造出奇迹。</p> <p class="ql-block">  同时,它也提醒着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好这来之不易的生态环境,让坎儿井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流传下去,让这片土地永远充满生机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第十四天,</p><p class="ql-block">‍ 请读者继续往下一篇南北疆之旅(11)</p><p class="ql-block">‍ 2025 年6 月23 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