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 197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16日</p><p class="ql-block">今日功课</p><p class="ql-block">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p><p class="ql-block">2、日行一善✔: 2分</p><p class="ql-block">3、每日自省✔:2分</p><p class="ql-block">(1)不抱怨,不说谎</p><p class="ql-block">(2)时刻保持恩悲敬 </p><p class="ql-block">4、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2分</p><p class="ql-block">美好的一天从学习圣贤文化运开始,今日继续学习《论语》之篇章。</p><p class="ql-block">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孔子谈到了君子对于天下事物的态度。君子不应该有过于固执或偏见的立场,而是应该根据义理来判断和处理事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和合理。</p><p class="ql-block">做任何事情都要根据内心良知而行,做到不偏不倚,学习中庸之道,在做不到的时候也要看透事物的本源而行,去除自我执念。</p><p class="ql-block">昨天父亲节,利用中午下班时间去父母那里吃了午饭,在吃午饭时我对母亲说,父亲讨喜老二,可母亲说,你父亲念叨你,说明天父亲节你肯定过来。自认为从小没在父母身边长大,自认为亲情少了那么一点,有些事情也是自认为,想起自己生病住院的日子,父亲也是跑前跑后啊,不要让自己再有这种偏见不讨父母喜欢的观念,做好自己孝敬父母的本分,让父母在有生之年无忧。谢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感恩父母,祝我老爸身体健康,父亲节快乐!</p><p class="ql-block">5、①读家书后感悟√:1分</p><p class="ql-block">拜读玲玲老师家书《理解孩子 关注心理》。</p><p class="ql-block">时间如流水般转瞬即逝,转眼间孩子就长大了,独自跨越中考这道门槛,门外等待着热情高涨的家长,走向考场的莘莘学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栋梁。到了关键时刻,作为家长的我过分关注学习成绩,没有对孩子学习过程的关心,不了解孩子的情况,不知道是否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没有很好的指导与引领,没有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没有持续不断的指导孩子,现在却要求孩子出成绩,确实不容易。</p><p class="ql-block">所以,多关注孩子,了解孩子的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知道孩子的需求,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接纳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归属感;理解孩子,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觉家的温暖,做孩子坚强的后盾。所有这些,都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前提。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及时帮孩子解决问题,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及时肯定认可孩子,不要打压而是鼓励,看到孩子的优点并大力赞扬,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孩子进步。让孩子感受到理解与关怀,克服生活上与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与阻碍,战胜焦虑与担忧。 关注心理,做到共情,理解孩子,换位思考,无关乎对错,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绪,关注孩子的心里,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运用正向语言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 关心孩子,了解孩子的优势与不足,建立目标,细化在行动上,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慢慢让其精进自我,让孩子有持续不断的动力去实现,注重过程的指导与引领,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毅力,能够厚积薄发! </p><p class="ql-block">感悟:家庭教育关注孩子心理成长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孩子的人生价值观,还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做为父母,每天都要忙工作,忙家庭,下班有空闲时间总想刷手机或关注自我的一些休闲时间,对于孩子的教育关注的不够,通过学习,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时刻做到陪伴,走进孩子心灵,与孩子充分建立心理链接,感受到家长爱心与关爱非常重要。感恩老师家书的呈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②听点评感悟✔:1分 </p><p class="ql-block">聆听杨蕾老师点评责善,利己主义者见一滴水会深想,当见到利他的洪流,定将被震撼而沉默。如今看到社会上不良的利己之风盛行时,利他者挺身而出。便将刺穿荒谬,激扬更多的奉献,滋润更广阔的天土地。</p><p class="ql-block">做一名利他之人,利他就是利己,做一个温暖的人,让身边的事情越来越好。感恩老师的大爱付出</p><p class="ql-block">6、今日修身三宝完成分享(要求30分钟平心静气,60个全身运动,读《大学》一遍</p><p class="ql-block">1)是否精准做到 : </p><p class="ql-block">2)做到后的感受启发:</p><p class="ql-block">今日总得分10分✔</p><p class="ql-block">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p><p class="ql-block">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p><p class="ql-block">明理、立志、践行、印证</p><p class="ql-block">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 198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17日</p><p class="ql-block">今日功课</p><p class="ql-block">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p><p class="ql-block">2、日行一善✔: 2分</p><p class="ql-block">3、每日自省✔:2分</p><p class="ql-block">(1)不抱怨,不说谎</p><p class="ql-block">(2)时刻保持恩悲敬 </p><p class="ql-block">4、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2分</p><p class="ql-block">美好的一天从学习圣贤文化运开始,今日继续学习《论语》之篇章。</p><p class="ql-block">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怀德”指的是君子心中关注的是道德修养,他们重视的是提升自己的品德,如何做一个有仁德的人,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以德行为立身之本。“小人怀土”中的“土”可以理解为财富利益或个人的私欲。小人则更多关注于物质利益、安逸享受或者局限于一己之私、局部利益,他们的心思常常围绕个人的利益得失。</p><p class="ql-block">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作为领导者修身立德非常重要,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放到谁的身上都是一副良药。做一个有德行的人,从自身做起。</p><p class="ql-block">5、①读家书后感悟√:1分</p><p class="ql-block">拜读王荣老师家书《如何升华自己?儒家智慧下的自我成长之道》,非常有深度的文章,需要重复去阅读学习,复制粘贴不断学习。</p><p class="ql-block">今天的家书的主题来自于我们上周学习后的一个课后功课,谈谈如何升华自己和爱他人的一些学习和思考。升华自己和爱他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追求,也是人生修养的一体两面。孔子提出的“仁”既是自我完善的路径,也是关爱他人的实践。今天的家书就只谈谈如何升华自己?儒家智慧下的自我成长之道。</p><p class="ql-block">在物质丰富但精神焦虑的现代社会,许多人追求成功、财富与享乐,却依然感到内心空虚。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不仅是一种道德劝诫,更是一条自我升华的路径~真正的成长,始于内心的志向,成于持续的修养,最终体现为生命的丰盈与自由。 </p><p class="ql-block">那么,如何真正升华自己?儒家思想提供了深刻的指引。 </p><p class="ql-block">-一、立志:确立生命的核心方向</p><p class="ql-block">“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 </p><p class="ql-block">升华自己的第一步,就是是明确“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p><p class="ql-block"> 孔子强调“志于仁”,即以仁爱、正直、责任作为人生的根本追求,而非仅仅追逐名利。 </p><p class="ql-block">如何实践? </p><p class="ql-block">1. 写下自己的人生信条(如“诚信立身”“利他助人”), 关于立志问题,在诚意班,我们每个人都透过学习阳明先生的思想立下了自己的志向。我的志向是做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印证者,做书香家庭的践行者和推广者,助力书香中国梦。不仅仅是只有志向,写在功课里,我们还需要定期审视自己的志向是否需要修改完善是否在践行。 </p><p class="ql-block">2. 减少无意义的娱乐消耗,把时间投入真正能提升心智的事情。 减少刷短视频的时间,闲聊,看网络小说的时间,我现在已经不看电视有10年了,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除了学习阳明心学外,还在学习积极心理学,了凡四训,黄帝内经等等。</p><p class="ql-block">二、克己:破除内心的障碍</p><p class="ql-block">“克己复礼为仁。”(《论语》) </p><p class="ql-block">人是有劣根性的——懒惰、嫉妒、贪婪、傲慢,往往是阻碍升华的最大障碍。 </p><p class="ql-block">王阳明先生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真正的成长,是不断战胜自己的弱点也就是私欲的过程。 比如社交媒体让人沉迷即时快感,消费主义刺激无穷欲望,若不加以克制,人容易沦为情绪的奴隶。 </p><p class="ql-block">如何实践?</p><p class="ql-block">1. 每日自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每天也可以反思下,今天是否因自私伤害了他人? 是否因懈怠浪费了时间?等等 ,前段时间每天会记录自己反思的内容,感恩的内容,最近又停止,这就是我们的自律还不够,所以,要练习自律。</p><p class="ql-block">2. 练习自律: </p><p class="ql-block"> 练习自律,其实就是不断克服自己的私欲的过程,这期间真的会有很多境界需要我们磨练。比如熬夜,超过23点睡觉是我的常态,也是在学习黄帝内经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依道而行的意识,而且意识到晚睡对身体造成的极大伤害。让我现在能够在23:00前睡觉,下一个自律目标:22点前睡觉。还有到了我们这个年龄,知道饮食是造成我们的慢性病的重要原因,可是,我们很多人却很难管住自己的嘴巴。包括我们要减少无意义刷手机,设定专注时间。这些都是需要自律的。 </p><p class="ql-block"> 三、学习:在经典与实践中成长</p><p class="ql-block">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p><p class="ql-block">真正的升华,不仅需要内在修养,也需要外在智慧的滋养。 </p><p class="ql-block">读圣贤书(如《阳明心学》《论语》《道德经》)、哲学、心理学,能帮助我们突破认知局限。 </p><p class="ql-block">但“学”不止于书本,更要在事上磨练。 </p><p class="ql-block">如何实践?</p><p class="ql-block">1. 系统性学习:选择一门经典或技能(如心理学、历史、写作),持续深耕。 就像我们学习阳明心学,致良知,已经坚持了近三年,期间也有参加其他平台的一些学习,但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就选择了致良知平台学习。</p><p class="ql-block">2.在生活中不断践行: </p><p class="ql-block"> 博仁老师为我们的成长设计了修身三宝,齐家三宝,还有敬天爱物,可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们现在要做到的就是不断深入践行。而且,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困难,问题,境界,都需要我们做到事上磨,境上练,不断提升心灵品质。</p><p class="ql-block"> 四、扩展生命的维度:从“小我”到“大我”的成长。</p><p class="ql-block">“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p><p class="ql-block">一个人的真正升华,不仅在于个人成就,更在于能否为社会、他人带来价值。 </p><p class="ql-block">企业家不仅追求利润,也要思考如何让员工成长、让社会受益。 最近胖东来就是大家学习的典范。</p><p class="ql-block">我们做为普通人,可通过志愿服务、环保行动、知识分享,让生命更具意义。 </p><p class="ql-block">如何实践?</p><p class="ql-block">1. 找到自己的“利他方式”: </p><p class="ql-block"> 擅长写作,可分享知识帮助他人; 有组织能力的,可发起公益项目,就像博仁老师;我们可以在线上做志愿者支持更多的家人和孩子成长,也可以成为线下学习会发起人,孤困儿童志愿团的志愿者,就像我周六想去参加绵阳孤困儿童团的活动,可是我家先生反对,没关系,我可以透过每日一元钱和不定期的乐捐,从物质上支持他人。甚至,我把我家的纸盒子旧衣服给院子里困难的大姐,都是在做利他的事情。</p><p class="ql-block">2. 超越短期利益: </p><p class="ql-block"> 我给大学生讲课时也谈到选择工作时,不仅看薪资,也看是否对社会有正向影响。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否是利他利于社会发展的。我记得弟媳妇很喜欢打麻将,也想开麻将馆,都让我阻止了,因为它不是利于他人和社会发展的,也会给自己种下不好的种子。 </p><p class="ql-block">总之,升华自己,是一生的修行!儒家的智慧告诉我们,真正的升华不是外在的光鲜,而是内心的光明。它需要: </p><p class="ql-block">✅ 立志——明确方向,不随波逐流。 </p><p class="ql-block">✅ 克己——战胜惰性与欲望。 </p><p class="ql-block">✅ 学习——用智慧武装自己。 </p><p class="ql-block">✅ 利他——让生命影响生命。 </p><p class="ql-block">正如孟子所言:“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当一个人不断向内求索、向外践行,终将走向更自由、更丰盛的人生。 </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升华,从今日始。</p><p class="ql-block">感恩老师优秀家书的呈现,学习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②听点评感悟✔:1分 </p><p class="ql-block">聆听王老师的点评责善,先生说你以前只知道事儿上错,现在知道心上的错,就像一面镜子,如果蒙上灰尘,再滴几滴灰尘都不自觉,不知道现在把镜子擦清净了,只要有一点儿灰尘落下去,镜子就完全明白展现了,可见功夫做到越细腻,从心上改叫做上根,从事儿上改就是中下根。</p><p class="ql-block">感悟:工作中做事要用心去做,改错也要从内心虔诚去改正,别人提出意见是帮助自己成长的。</p><p class="ql-block">优秀家书功课:生命烈车短暂,要时刻反省,做正能量的事,说正能量的话,仁爱别人,包容接纳别人,去除我执,解脱自己,保持正知正念,要内求。</p><p class="ql-block">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非常珍贵的,做好当下,利益他人,依良知而行。感恩老师的大爱付出!</p><p class="ql-block">6、今日修身三宝完成分享(要求30分钟平心静气,60个全身运动,读《大学》一遍</p><p class="ql-block">1)是否精准做到 : </p><p class="ql-block">2)做到后的感受启发:</p><p class="ql-block">今日总得分10分✔</p><p class="ql-block">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p><p class="ql-block">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p><p class="ql-block">明理、立志、践行、印证</p><p class="ql-block">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 199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18日</p><p class="ql-block">今日功课</p><p class="ql-block">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p><p class="ql-block">2、日行一善✔: 2分</p><p class="ql-block">3、每日自省✔:2分</p><p class="ql-block">(1)不抱怨,不说谎</p><p class="ql-block">(2)时刻保持恩悲敬 </p><p class="ql-block">4、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2分</p><p class="ql-block">美好的一天从学习圣贤文化运开始,今日继续学习《论语》之篇章。</p><p class="ql-block">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p><p class="ql-block">子说:“不担心没有所供职位,担心的是自己凭什么去胜任那个位置。不担忧没有人了解自己,应该去追求值得别人了解的德行和本领。”</p><p class="ql-block">本段表达了孔子的思想:一是注重自我能力与品德的培养:孔子认为,个人不应过分忧虑自己在社会上是否拥有一定的地位或职位,而应更加关注自己是否具备足以担当该职位的德行和能力。这意味着,个人价值的核心在于自我的修养和提升,而非外在的名利地位;二是追求内在价值的认可:孔子指出,不必担忧自己不被他人了解或赏识,关键是要致力于提升那些使自己值得被了解的品质和才能。</p><p class="ql-block">在工作中,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不必担心自己的价值不被看见,只要自我的修养及能力达到,必然价值观就得到高位的付出,做好当下。</p><p class="ql-block">5、①读家书后感悟√:1分</p><p class="ql-block">拜读君兰老师家书,《碎片化学习》。</p><p class="ql-block">什么叫碎片时间? 等公交的十分钟,上厕所的五分钟,排队买饭的三分钟?通勤间隙的时间,就像这样的“时间”里想要确保集中精力和不受外界干扰?</p><p class="ql-block">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看书,再结合自身实际,受益良多呢?利用碎片化时间看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能提升自己,也能增长知识。 不过,对于忙碌的我们来说,碎片化时间并不适合阅读篇幅过长的内容,因为根本静不下心来,看篇幅短小的更能有收获。 </p><p class="ql-block">真正高效的学习需要什么? 需要专注,需要深度思考,需要系统性;碎片时间最多只能用来复习,巩固你已经学会的东西。</p><p class="ql-block">所以怎么破局? 答:别指望碎片时间能救你,老老实实挤出整块时间学习,每天哪怕就一个小时,专心致志地学,比你一天到晚搞什么碎片时间学习强一万倍;碎片时间就用来放松,别给自己加戏了。时间从来不会真正"碎片",除非我们主动放弃拼图的权利,我们可以就一个点展开深入,随着时间的累计,我想终会有收获吧。</p><p class="ql-block">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还是有收获的,现在手机就是百科全书,掌握一个点,日积月累就会有更大的收获。感恩老师家书的呈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②听点评感悟✔:1分 </p><p class="ql-block">聆听张俊坚老师的点评责善,对原文段落有了深入理解,君子心中关注的是道德修养,他们重视的是提升自己的品德,如何做一个有仁德的人,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以德行为立身之本。优秀家书功课,在生活中要修炼自己的情绪,控制好自我情绪,对教育孩子,做人做事都非常重要。感恩老师的大爱付出。</p><p class="ql-block">6、今日修身三宝完成分享(要求30分钟平心静气,60个全身运动,读《大学》一遍</p><p class="ql-block">1)是否精准做到 : </p><p class="ql-block">2)做到后的感受启发:</p><p class="ql-block">今日总得分10分✔</p><p class="ql-block">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p><p class="ql-block">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p><p class="ql-block">明理、立志、践行、印证</p><p class="ql-block">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 200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19日</p><p class="ql-block">今日功课</p><p class="ql-block">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p><p class="ql-block">2、日行一善✔: 2分</p><p class="ql-block">3、每日自省✔:2分</p><p class="ql-block">(1)不抱怨,不说谎</p><p class="ql-block">(2)时刻保持恩悲敬 </p><p class="ql-block">4、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2分</p><p class="ql-block">美好的一天从学习圣贤文化运开始,今日继续学习《论语》之篇章。</p><p class="ql-block">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p><p class="ql-block">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通起来。”曾参答道:“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其他学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学说只不过是忠和恕罢了。”</p><p class="ql-block">忠,尽己之心,叫做忠。说我们做人,做事情,都是尽心尽力,尽己之心,称为忠,忠是修己的过程,我们不停地修正自己,对人忠,对己忠,对事情,一心一意,这都是在不停地修己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什么叫恕,推己及人,称为恕。推己及人,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对他人去做。第二层意思,己所欲,施于人,也是推己及人。</p><p class="ql-block">尽心尽力做人,做事情要推己及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于他人,自己需要的事情,自己觉得好的事情,慎重地施予给他人,这个就是忠恕之道。</p><p class="ql-block">5、①读家书后感悟√:1分</p><p class="ql-block">拜读莲花老师家书,所思所想所做皆是善念,</p><p class="ql-block">我是你,你是我,我们是一家人。诚于己,勿自欺,不欺仁,人不欺。所思所想所做皆是善念,依天理良知而行即可。</p><p class="ql-block">感恩老师家书的呈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②听点评感悟✔:1分 </p><p class="ql-block">聆听姜洪国老师的精彩点评,不担心没有所供职位,担心的是自己凭什么去胜任那个位置。不担忧没有人了解自己,应该去追求值得别人了解的德行和本领。我是一切的根源,做好当下的自己。优秀家书功课,学习如登山,坚持做到就有所收获。感恩老师的大爱付出。</p><p class="ql-block">6、今日修身三宝完成分享(要求30分钟平心静气,60个全身运动,读《大学》一遍</p><p class="ql-block">1)是否精准做到 : </p><p class="ql-block">2)做到后的感受启发:</p><p class="ql-block">今日总得分10分✔</p><p class="ql-block">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p><p class="ql-block">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p><p class="ql-block">明理、立志、践行、印证</p><p class="ql-block">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 201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20日</p><p class="ql-block">今日功课</p><p class="ql-block">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p><p class="ql-block">2、日行一善✔: 2分</p><p class="ql-block">3、每日自省✔:2分</p><p class="ql-block">(1)不抱怨,不说谎</p><p class="ql-block">(2)时刻保持恩悲敬 </p><p class="ql-block">4、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2分</p><p class="ql-block">美好的一天从学习圣贤文化运开始,今日继续学习《论语》之篇章。</p><p class="ql-block">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p><p class="ql-block">喻,知晓,通晓,了解之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做事情的出发点,衡量的标准,是要先了解,知晓这件事情,合不合于义。</p><p class="ql-block"> 义有两个意思。《中庸》讲:义者,宜也。适宜的宜,什么叫义,做合适宜的事情,合适的事情,称为义,后面随着文化的不断演变,义又变成了正义,义气,担当,奉献,牺牲的精神,我们称为义。</p><p class="ql-block">君子,做一件事情的衡量标准,是看这件事情合不合适,合不合道,合不合德,合不合仁。小人喻于利,而不懂得修身的人,做一件事情的出发点和衡量标准,是看这件事情有没有利,有没有好处,有好处我就去做,看不到好处,我不会去做的。</p><p class="ql-block">学习圣贤文化,让自己的内在变得有仁德,让自己变得有义,这个时候,我们整个从心念到思维,到行为,才会彻底地发生变化。</p><p class="ql-block">5、①读家书后感悟√:1分</p><p class="ql-block">拜读秀梅老师家书《学习论语践行忠和恕 》。每天怀着感恩的心认真聆听博仁老师的导读和传习师的印证分享,近期学习《论语》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p><p class="ql-block">这句话的核心是“不担心没有位置,而担心自己靠什么立足;不担心没人了解自己,而要追求让自己值得被了解。</p><p class="ql-block">学习这段原文,让我感悟到身边好多同事都担心被辞退,担心没有工作。从而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通过近期的论语学习,我进行深入理解和总结 学以致用,把圣贤文化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p><p class="ql-block">一、 工作中:脚踏实地提升能力,用价值证明自己</p><p class="ql-block">二、 核心:专注“可立”之能,而非空想“位置”</p><p class="ql-block"> 比如入职时不纠结岗位高低,先打磨专业技能(如写作、沟通、项目管理等),让自己在团队中具备不可替代性。</p><p class="ql-block">遇到晋升机会时,先反思“我是否具备该岗位所需的能力”,而非单纯抱怨“为什么不是我”。</p><p class="ql-block"> 行动:以“被看见”为目标积累成果</p><p class="ql-block">用具体成绩说话:比如主动承接有挑战性的任务,用数据或案例证明自己的贡献(如“本月推动项目效率提升30%”)。</p><p class="ql-block">不盲目“刷存在感”,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如帮同事优化流程、为客户解决痛点)让能力自然被认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 生活中:修己立身,以实力赢得认同</p><p class="ql-block">四、 核心:少求“他人关注”,多做“值得关注”的事</p><p class="ql-block">比如想获得朋友的尊重,先成为靠谱的人(守承诺、懂共情),而非靠讨好或吹嘘维持关系。</p><p class="ql-block">面对社交圈的“忽视”,不焦虑“为什么没人懂我”,而是思考“我是否有值得分享的见解或价值”(如深耕某一兴趣领域,自然吸引同频的人)。</p><p class="ql-block">- 行动:用“自洽”代替“被认可”</p><p class="ql-block">-比如坚持长期主义:学一门技能时,专注提升水平(如绘画从临摹到原创),而非急于在朋友圈展示“努力”。</p><p class="ql-block">-接纳“不被理解”的常态:像匠人打磨作品一样沉淀自己,当能力足够时,“被看见”会成为自然结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底层逻辑:把“向外求”转为“向内修”</p><p class="ql-block"> 职场中,“患所以立”是让自己成为“问题解决者”而非“位置争夺者”:比如部门调整时,主动思考“我能为新业务提供什么价值”,而非担心“岗位是否边缘化”。</p><p class="ql-block">生活里,“求为可知”是用行动代替抱怨:比如想让家人理解自己的选择,先做出成绩(如用坚持考证的结果证明规划的可行性),而非空谈“你们不懂我”。</p><p class="ql-block"> 本质上,这句话的践行核心是:把对“外部认可”的焦虑,转化为对“自我成长”的专注——当你成为“值得被看见”的人,位置和认同自然会向你靠近。</p><p class="ql-block">“忠”和“恕”是《论语》中重要的处世理念,</p><p class="ql-block">关于“忠”:尽己之力,真诚待人</p><p class="ql-block">“忠”的核心是“尽己”,即对待他人、事务时,拿出真诚与担当,不敷衍、不推诿。</p><p class="ql-block">恕“的本质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包容差异、避免苛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理解包容:少指责,多共情</p><p class="ql-block">当他人犯错或与自己意见不同时,先问“如果是我会怎样”,而非直接批评。比如朋友迟到,先想想是否有特殊原因,而非立刻发火。</p><p class="ql-block">- 放下计较:不苛责,留余地</p><p class="ql-block">对他人的小失误或与自己的分歧,不必强求一致。比如家人习惯不同,不必非要争个对错,尊重差异也是“恕”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忠与恕的结合:内修己心,外修言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忠”是对自己的要求(尽己),“恕”是对他人的态度(容人),两者结合才能平衡处世。比如:</p><p class="ql-block">- 对朋友“忠”,尽力帮助时,也要用“恕”的心态接受对方可能无法同等回报,不因此抱怨。</p><p class="ql-block">- 对工作“忠”,认真负责时,也用“恕”理解同事的局限,合作中多配合少指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简单来说,“忠”是让自己成为可靠的人,“恕”是让自己成为温暖的人,两者结合才能在生活中既坚守本心,又与他人和谐相处。</p><p class="ql-block">近期学习论语收获满满,还需要在践行上下功夫,我们能够遇到这样的平台,真的是太幸福太幸福有了圣贤引领的方向,只要我们用心去践行,一定会生发更多智慧。</p><p class="ql-block">优秀的秀梅老师,通过学习再打磨输出内容,真正把学习圣贤文化知识揉碎了融入到内心及生活中,学习了,感恩老师家书的呈现!</p><p class="ql-block">②听点评感悟✔:1分 </p><p class="ql-block">聆听赖尚艳老师的精彩点评,在审核部,担当志愿者的内容,用心,珍惜每位善种子,不怕麻烦做到尽职尽责,平台只因有了负责人,有爱心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才有了平台及我们的未来,感恩老师的大爱付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6、今日修身三宝完成分享(要求30分钟平心静气,60个全身运动,读《大学》一遍</p><p class="ql-block">1)是否精准做到 : </p><p class="ql-block">2)做到后的感受启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日总得分10分✔</p><p class="ql-block">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p><p class="ql-block">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p><p class="ql-block">明理、立志、践行、印证</p><p class="ql-block">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