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 190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9日</p><p class="ql-block">今日功课</p><p class="ql-block">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p><p class="ql-block">2、日行一善✔: 2分</p><p class="ql-block">3、每日自省✔:2分</p><p class="ql-block">(1)不抱怨,不说谎</p><p class="ql-block">(2)时刻保持恩悲敬 </p><p class="ql-block">4、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2分</p><p class="ql-block">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p><p class="ql-block">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是孔子对“仁”的重要性的阐述。孔子认为,不具备仁德的人无法长久地忍受贫困或长期享受快乐,因为他们在逆境中容易失去道德底线,在顺境中可能放纵自我,偏离正道。而真正具备仁德的人,无论是在贫穷还是在富有中,都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和道德的坚守。他们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对仁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仁德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使他们能够安于仁、利于仁。</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仁者安仁”,指的是仁者内心安定,因为他们遵循仁德,仁德成为他们生活的准则,使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道德的坚持。“知者利仁”,则强调了智慧之人能够认识到仁德的价值,将仁德作为追求的目标,从中获益。这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提升,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孔子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理想人格和社会秩序的深刻理解与追求。</p><p class="ql-block">做人做事以良知德行而行,就会收获好的方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也是因果关系。</p><p class="ql-block">5、①读家书后感悟√:1分</p><p class="ql-block">拜读丽萍家书《觉醒》有很多人生活不明,家里一地鸡毛,烦恼痛苦,因为没有智慧,看不清问题的真相。只在外界寻求。</p><p class="ql-block">苦,有两种:一种是因上苦,一种果上苦。果上苦,别人伤害了我们;因上苦,我们伤害了别人。同样,别人伤害了我们,他因上苦;我们伤害了别人,我们果上苦,两个人都很苦。这个时候只有我们的志向能超越当下的局面,能解开问题。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当遇到境界的时候想志向,就是转念,就是出离,当下从业感中出离。</p><p class="ql-block">我开车出小区时,一个开着垃圾车的人,他一直往前开,他可以停顿一会,我就可以过去,可是他没有停的意思,一直往前开,让我倒车,我说:你往边上打一下方向我就能过去,他不肯,我当下本想有情绪,很快觉知没空去搭理他,我倒车他过去了,我也走了………</p><p class="ql-block">心上没有沾染任何杂念,稻盛和夫说:你的心性就是你的命运,你的事业和人生和心性一样,不多一分,不少一分。一念嗔恨起,百万障门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我们的内心本就光明,不能让私欲沾染。</p><p class="ql-block">生活中有多少你对我错,纠缠又有何意义?</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是无限的趋近于圆满,也就是觉醒,我们要觉醒,而觉醒是无限的,而觉醒从哪里开始,从戒定慧开始,从大学心法开始。</p><p class="ql-block">为别人着想是增加能量消业障,为自己是减损能量增业障。越利他越成长,把大众放在心里,这样我们内心的能量才能提高。</p><p class="ql-block">一定要多想着为别人去做事,越苦越累的事越好,越辛苦消的业障越多,你的大愿慢慢就升起来了,你内在的能量慢慢就升起来了。我们的功课一定要持续做,坚持日日不辍,在摄念上、修定上下功夫,不要三心二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扫尘除垢,以念破念,慢慢的就突破了这个混沌的状态。知止而后有定,克念才能突破,不要纠缠在自己的念头里,把粗重的认知换掉,换成细的东西,把细的东西拿掉,换成无。</p><p class="ql-block">贪嗔痴慢怨恨恼怒,这不是良知,所以古人给我们讲立德、立言、立功,能量越强杂念越少,修行一定要带着觉性。时刻觉察内心,去私欲、致良知,做自省利他的中国人。</p><p class="ql-block">利他就是利己,在生活中依良知而行,善待他人,恭敬他人,日日重复去做到,就会收获好的结果,感恩丽萍老师家书的呈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②听点评感悟✔:1分 </p><p class="ql-block">感恩老师的大爱付出。</p><p class="ql-block">6、今日修身三宝完成分享(要求30分钟平心静气,60个全身运动,读《大学》一遍</p><p class="ql-block">1)是否精准做到 : </p><p class="ql-block">2)做到后的感受启发:</p><p class="ql-block">今日总得分10分✔</p><p class="ql-block">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p><p class="ql-block">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p><p class="ql-block">明理、立志、践行、印证</p><p class="ql-block">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 191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10日</p><p class="ql-block">今日功课</p><p class="ql-block">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p><p class="ql-block">2、日行一善✔: 2分</p><p class="ql-block">3、每日自省✔:2分</p><p class="ql-block">(1)不抱怨,不说谎</p><p class="ql-block">(2)时刻保持恩悲敬 </p><p class="ql-block">4、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2分</p><p class="ql-block">美好的一天从学习圣贤文化运开始,今日继续学习《论语》之篇章。</p><p class="ql-block">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p><p class="ql-block">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意思是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能真正的喜爱那些值得赞赏的人(通常是道德高尚、行为正直的人),才能正确的厌恶那些应当被讨厌的人(通常是行为不端、违背道德规范的人)。这里的“好”是指喜欢,赞赏,“恶”是指讨厌,排斥。强调的是仁德之人具备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并能根据对方的品行好坏来恰当表达自己的喜恶情感。因为他们判断的标准是内心道德和良知的标准,是基于仁德之心作出的价值选择,而非个人偏好和私欲的标准。</p><p class="ql-block">孔子通过这句话,教导人们要培养仁爱之心,并以此作为评价人和事的标准,这样才能做到爱憎分明,既不盲目偏袒,也不无端排斥,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正义。</p><p class="ql-block">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平台靠近正能量的人,大爱的人,自己就是什么样的人,做内心致良知的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p><p class="ql-block">5、①读家书后感悟√:1分</p><p class="ql-block">拜读少妮老师家书《和颜悦色成为更好的自己》看着老妈一天天好起来,不用辅助工具,自己可以独立行走,感觉比她都高兴!时常老妈还有些小情绪,我都给她一一解惑,不能瞎想一些事情,多往好地方想,慢慢的老妈释怀不少,开心不少,时常也会唉声叹气,我们也不怪她,难免有些不如意的时候,都可以谅解老妈的不容易。</p><p class="ql-block">感悟:人到中年,面对老人的生病,家庭教育,等等问题,每个人都难免有些小情绪,特别中年妇女,更年期遇到青春期,哪哪都是不如自己意愿,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都厉害,那么心怀感恩面对生命中的一切,时刻保持恩敬悲,面对生命中的一切!感恩少妮老师家书的呈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②听点评感悟✔:1分 </p><p class="ql-block">聆听老师点评责善,感恩老师大爱付出,听过书虽然记不住,但如同吃饭,所有的营养都融入到了自己的身体里,感恩老师的大爱付出!</p><p class="ql-block">6、今日修身三宝完成分享(要求30分钟平心静气,60个全身运动,读《大学》一遍</p><p class="ql-block">1)是否精准做到 : </p><p class="ql-block">2)做到后的感受启发:</p><p class="ql-block">今日总得分10分✔</p><p class="ql-block">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p><p class="ql-block">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p><p class="ql-block">明理、立志、践行、印证</p><p class="ql-block">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 192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11日</p><p class="ql-block">今日功课</p><p class="ql-block">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p><p class="ql-block">2、日行一善✔: 2分</p><p class="ql-block">3、每日自省✔:2分</p><p class="ql-block">(1)不抱怨,不说谎</p><p class="ql-block">(2)时刻保持恩悲敬 </p><p class="ql-block">4、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2分</p><p class="ql-block">美好的一天从学习圣贤文化运开始,今日继续学习《论语》之篇章。</p><p class="ql-block">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p><p class="ql-block">孔子说:“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p><p class="ql-block">这是强调仁是做人的根本。孔子勉励人们立志行仁,就能够远离一切坏事。既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可以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p><p class="ql-block">仁者立志于仁,以爱人之心为本,故能以仁厚待人。遇到好人,固然能以善心待之。遇到恶人,亦能以善心仁德劝之改恶向善。所以,一个人如果能立志于仁,就不会有向恶之心、从恶之行。</p><p class="ql-block">教育孩子,没有仁德的父母教育孩子,你怎么就是不长记性,怎么就是学不会呢?都是批评和指责。有仁爱之心的父母发现其中的问题,比如这个孩子不爱学习,可能是没有自制的能力,我要帮助他提升自制的能力,而不是为了指责而指责,为了批评而批评,是去帮助他成长和提升。</p><p class="ql-block">看待自己的员工也是一样的,看到了他的问题,不是因为他的外在,而是因为他内在的某种缺失,内在的某种不足,看到以后是要给他指正,让他不断地去修正和完善自己。</p><p class="ql-block"> 感恩圣贤智慧的引领!</p><p class="ql-block">5、①读家书后感悟√:1分</p><p class="ql-block">拜读文龙老师家书,《致父母女朋友》</p><p class="ql-block">父母亲大人膝下,女朋友雯雯:</p><p class="ql-block">提笔之际,窗外已是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小区里渐渐安静下来,而我的心中却如被这暮色浸染,愈发沉静,愈发思念你们。白天的喧闹与奔忙此刻沉淀为无声的牵挂,只能借这薄薄信笺,遥寄我心中那份沉甸甸的思念与歉疚。</p><p class="ql-block">我每日穿行于楼宇之间,处理着各种细碎繁杂的事务:东家报修水管渗漏,西户反映噪音扰邻;清晨巡查设备运行是否稳妥,傍晚还要协调邻里间小小的摩擦。这些事,桩桩件件看似琐碎,却容不得丝毫马虎。你们虽未亲见,但想必也能想象,我常在楼道间奔忙的身影,电话接个不停的情形。前几日,六号楼王大爷家水管突然爆裂,水漫地面,我急忙赶去,一边安抚老人,一边挽起袖子带人紧急处理,直至深夜才将狼藉收拾妥当。王大爷握着我湿漉漉的手,眼中那份感激,让我心头一热——我们所做的,是维系着一个“家”的安稳与周全,让那方寸天地得以遮风避雨,井然有序。这职责虽平凡,却自有其不可轻慢的分量。</p><p class="ql-block">然而,每每念及此,内心总不免被另一份沉甸甸的东西压着。身为儿子,未能时时承欢于父母膝下,嘘寒问暖,侍奉汤药;身为丈夫,男朋友,未能替女朋友分担更多家中辛劳;身为男朋友,更是错过了对接孩子太多孩子成长的细碎时光。记得上次离家时,我对接的孩子拉着我的衣角追问归期,那眼神中的依恋,至今想起,仍如细针轻轻刺在我心上。还有女朋友,多少次你独自支撑家中事务,那份默默无言的支持与辛劳,我深藏于心,却每每欲言又止。这“舍小家”的无奈与“为大家”的责任,常在我心底交织缠绕,成为最深沉的歉疚。你们所默默承担的一切,是我在这方天地间行走时,脚下最坚实却也最令我心疼的基石。</p><p class="ql-block">近来偶得闲暇,我常于小区花园静坐片刻。眼前孩子们追逐嬉闹,笑声如银铃般清脆;老人们聚坐闲谈,神态安详;年轻夫妇携手漫步,步履轻缓……这一幅幅温煦的日常图景,常让我心有所动,仿佛也看见了家中父母安坐、妻儿言笑晏晏的模样。这些平凡画面,正是我每日守护的意义所在——这些安稳与温情,如春日之暖阳,亦如秋夜之朗月,无声滋养着我的心田。每当念及此,胸中便涌起一股无声而坚韧的力量。</p><p class="ql-block">父母女朋友啊,你们是我心底最深的牵挂,是我在这世间最温柔的归处。请你们一定多加保重身体,家中诸事,烦劳贤妻多费心力。我在此间一切安好,勿需挂念。待手头紧要事务稍得理顺,定当尽早安排归期。随信寄回些许本地风物与对接孩子们喜欢的几样小吃,物虽微薄,聊表寸心。</p><p class="ql-block">纸短情长,书不尽意。唯愿家中老少康泰,诸事顺遂。我在这他乡,守护着万家灯火,亦知在那灯火阑珊处,总有一盏是为我而亮,那便是归家的方向。</p><p class="ql-block">仔细品读文龙老师家书,书中内容如涓涓细流缓缓而来,文龙老师新工作,不能常伴与家人,关于大家与小家,关于工作与家庭关系,孰重孰轻在文章中体现,好男儿志在四方,好女子爱武装也爱红装,主打体现家国情怀,利他,自立与自强。感恩文龙老师家书的呈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②听点评感悟✔:1分 </p><p class="ql-block">徐军老师点评责善,对原文段落有了深入理解,老师不顾身体,依然参加志愿者,非常有大爱的淄博男儿,为老师点赞向老师学习,我最近也报名了线下孤困儿童志愿者,以前总认为在工作中没在重要岗位就是没有完全体现个人的价值,现在我的价值观,做好自己爱惜自己,帮助他人利益他人,做志愿者也是一个人的价值所在,感恩老师的大爱付出!</p><p class="ql-block">6、今日修身三宝完成分享(要求30分钟平心静气,60个全身运动,读《大学》一遍</p><p class="ql-block">1)是否精准做到 : </p><p class="ql-block">2)做到后的感受启发:</p><p class="ql-block">今日总得分10分✔</p><p class="ql-block">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p><p class="ql-block">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p><p class="ql-block">明理、立志、践行、印证</p><p class="ql-block">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 193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12日</p><p class="ql-block">今日功课</p><p class="ql-block">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p><p class="ql-block">2、日行一善✔: 2分</p><p class="ql-block">3、每日自省✔:2分</p><p class="ql-block">(1)不抱怨,不说谎</p><p class="ql-block">(2)时刻保持恩悲敬 </p><p class="ql-block">4、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2分</p><p class="ql-block">美好的一天从学习圣贤文化运开始,今日继续学习《论语》之篇章。</p><p class="ql-block">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p><p class="ql-block">孔子说:“财富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就不能真正的拥有它。贫穷与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摆脱它,宁可不摆脱。君子如果违背了仁德的准则,又怎么能是君子呢?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和仁同在。”</p><p class="ql-block">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普遍现象:任何人都想行仁,但都不能脱离社会,仁者不一定就富贵,但是一位真正的仁者,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违背仁的。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希望得到荣华富贵,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君子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p><p class="ql-block">孔子在这段话中强调了道德原则对于个人的重要性,无论是追求财富还是面对困境,都应该以“道”为指导,坚持仁德,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君子,获得内心的平静和社会的尊重。</p><p class="ql-block">做人做事不要违背自己内心良知,让良知这杆秤定夺是非的非常足斤足两的,去的私欲,只剩良知,依良知而行!感恩圣贤智慧的引领!</p><p class="ql-block">5、①读家书后感悟√:1分</p><p class="ql-block">人这一生,遇见事,走过的路,吃过的饭都会成为另一个自己,所以要种善因结善果,做好当下。无论工作,还是做人做事,都要踏踏实实去做,来充实成长自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②听点评感悟✔:1分 </p><p class="ql-block">聆听朱敏老师的点评责善,对原文段落有了深入理解仁是做人的根本。孔子勉励人们立志行仁,就能够远离一切坏事。既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可以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p><p class="ql-block">仁者立志于仁,以爱人之心为本,故能以仁厚待人。遇到好人,固然能以善心待之。遇到恶人,亦能以善心仁德劝之改恶向善。所以,一个人如果能立志于仁,就不会有向恶之心、从恶之行。</p><p class="ql-block">优秀家书功课,听别人故事悟自己人生,红桃老师讲堂妹的故事,并找到堂妹问题的根源,"痛苦是因为你的心在拉扯。"我拿过床头的一盏台灯,调暗光线,"你看,这灯光被灯罩束缚,照不亮整个房间。你的心也是这样——一部分困在对过去的怀念里,一部分陷在现在的焦虑中,还有一部分...在幻想另一个可能的人生。""但阳明先生告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就像这灯泡本身,它本可以照亮一切。"我突然取下灯罩,暖黄的光瞬间充满整个房间,"关键在于,你愿意取下哪些遮蔽你内心的'灯罩'?"'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你真正的敌人不是丈夫、儿媳或生活压力,而是自我怀疑和逃避的心态。"</p><p class="ql-block">是啊,我是一切的根源,任何事情都自己的起心动念在作怪,做人做事依良知而行,就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感恩老师的大爱付出。</p><p class="ql-block">6、今日修身三宝完成分享(要求30分钟平心静气,60个全身运动,读《大学》一遍</p><p class="ql-block">1)是否精准做到 : </p><p class="ql-block">2)做到后的感受启发:</p><p class="ql-block">今日总得分10分✔</p><p class="ql-block">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p><p class="ql-block">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p><p class="ql-block">明理、立志、践行、印证</p><p class="ql-block">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 194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13日</p><p class="ql-block">今日功课</p><p class="ql-block">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p><p class="ql-block">2、日行一善✔: 2分</p><p class="ql-block">3、每日自省✔:2分</p><p class="ql-block">(1)不抱怨,不说谎</p><p class="ql-block">(2)时刻保持恩悲敬 </p><p class="ql-block">4、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2分</p><p class="ql-block">美好的一天从学习圣贤文化运开始,今日继续学习《论语》之篇章。</p><p class="ql-block">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p><p class="ql-block">解读原文:</p><p class="ql-block">孔子说:“一旦有机缘领悟仁的真理,就应该让之前的自己犹如昨天一样过去,然后重新开始。”</p><p class="ql-block">“道”是指每个人的人生应行之道。了解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并以此而行,虽死而无憾。这也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的精神所在。</p><p class="ql-block">这段话里所说的“闻道”,是指“听懂了”人生的意义、价值与目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价值何在?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便是知道自己这一生的使命。学习圣贤学问,了悟生命大道。我们一旦明白生活不只有名利场,了悟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到了应该为自己的理想而牺牲的时候,就算是立刻马上,我们也会心甘情愿地从容就义,死而无憾。这才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精神,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幸福生活,就是因为革命前辈们用生命献血换来的祖国繁荣昌盛,才有了我们的小家,感恩[爱心][合十][玫瑰]</p><p class="ql-block">5、①读家书后感悟√:1分</p><p class="ql-block">拜读小霞老师家书《每一个孩子都被需要看见》书中说道:关于溺爱我想到的是,谁都希望自己是被溺爱的那个,谁不喜欢被人宠着,满足一切呢。那为什么我们自己想要的却又总是担心孩子得到呢,其实是我们自己内在的恐惧,是我们自己得不到,也给不了内心的担忧。谁又不希望爱越多越好呢。那社会上也有很多是父母满足了一切而失败的例子,很多明星的孩子,他们财富上也许的的确确都得到满足了,那他们情感上能得到满足吗?所谓溺爱,我想那可能就是只给钱,不给情感的爱,那才能算真正的溺爱。</p><p class="ql-block">感悟,家庭教育,不仅要包容,接纳孩子,还要看到孩子情绪化背后的根源,对孩子有同理心,把孩子当一个人去看待,用心灵去陪伴滋养孩子。感恩小霞老师家书的呈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②听点评感悟✔:1分 </p><p class="ql-block">聆听鹤宁老师的点评责善,对原文段落有了深入理解,孔子说:“财富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就不能真正的拥有它。贫穷与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摆脱它,宁可不摆脱。君子如果违背了仁德的准则,又怎么能是君子呢?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和仁同在。”</p><p class="ql-block">优秀家书功课,感悟,没有仁义道德,私欲太重,最终得到的拜读不仅会让贪污着一无所有,就连自由也会收到约束,管好自己的私欲就是给自己集福。感恩老师的大爱付出!</p><p class="ql-block">6、今日修身三宝完成分享(要求30分钟平心静气,60个全身运动,读《大学》一遍</p><p class="ql-block">1)是否精准做到 : </p><p class="ql-block">2)做到后的感受启发:</p><p class="ql-block">今日总得分10分✔</p><p class="ql-block">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p><p class="ql-block">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p><p class="ql-block">明理、立志、践行、印证</p><p class="ql-block">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