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 183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2日</p><p class="ql-block">今日功课</p><p class="ql-block">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p><p class="ql-block">2、日行一善✔: 2分</p><p class="ql-block">3、每日自省✔:2分</p><p class="ql-block">(1)不抱怨,不说谎</p><p class="ql-block">(2)时刻保持恩悲敬 </p><p class="ql-block">4、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2分</p><p class="ql-block">美好的一天,从学习圣贤文化开始,今日继续学习《论语》篇章。</p><p class="ql-block">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p><p class="ql-block">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说有争,那大概就是射箭比赛吧!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行礼,然后上场,射完后走下堂来,再相互作揖饮酒。这样的竞争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p><p class="ql-block">这段话体现了孔子对于君子行为和竞争观念的一种阐释,强调君子即使在竞争中也应保持谦逊有礼、风度翩翩。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孔子的这句话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时代变迁,但这种君子之争的理念依然能够帮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应对竞争,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能与他人和谐共处。</p><p class="ql-block">感悟:回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岗位中,同事回家生孩子,领导让我替她,回来后处处说我干的这不行那不行,领导安排她去了别的岗位,再后来她哭着喊着干不了,我不愿让领导为难,我向领导提出我去干别的岗位,后来她回原岗位干了一段时间,可能过不了内心的良知,如今她已经离开单位好几年了,现在想起来,当时她为了自己利益能回到原岗位处处针对我,我呢,从事工作几十年从来没有和同事有啥争执,更不会不顾集体利益而争执,不过这件事后,让我学会了强大。感恩所有的遇见!</p><p class="ql-block">5、①读家书后感悟√:1分</p><p class="ql-block">拜读继玲老师家书,我说过,要把关注点拉回到荒废的生意上,去年重新装修了店面,反复调整货品和模式,往日繁忙不见,生意亳无起色,最终认清并接纳了现实的销售模式。为了打发时间,我一边守店一边做手工,也很享受把花一片片粘合在一起的感觉,宁静平和。减少了涮手机时间,可久坐身体会不舒服。我想,可能自已不愿让自已闲下来吧!没学会真正的善待自已爱自已。目的性太大,收获肯定不会太多!</p><p class="ql-block">未来,无法预知撑控,与其慌乱不如顺其自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过好当下,才是最好。</p><p class="ql-block">继玲老师调节好心态,也可以做做直播,目前有好心态是最重要的,加油继玲老师[爱心][爱心][爱心][拳头][拳头][拳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②听点评感悟✔:1分 </p><p class="ql-block">聆听杨蕾老师的印证分享,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能力是天花板,谦逊是地基。职场中若因为业绩突出而傲慢轻视同事,或者是在学习中因成绩优异而嘲嘲讽他人,终将因教失人心。</p><p class="ql-block">万事万物只要起傲心,就是失败的开始。人与人起点不同,努力在天赋面前不值一提,所以人和人不能比,人和自己比优于过去的自己便可。在生活中时刻保持恩敬悲,就会避免很多麻烦。感恩老师的大爱付出。</p><p class="ql-block">6、今日修身三宝完成分享(要求30分钟平心静气,60个全身运动,读《大学》一遍</p><p class="ql-block">1)是否精准做到 : </p><p class="ql-block">2)做到后的感受启发:</p><p class="ql-block">今日总得分10分✔</p><p class="ql-block">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p><p class="ql-block">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p><p class="ql-block">明理、立志、践行、印证</p><p class="ql-block">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 184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3日</p><p class="ql-block">今日功课</p><p class="ql-block">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p><p class="ql-block">2、日行一善✔: 2分</p><p class="ql-block">3、每日自省✔:2分</p><p class="ql-block">(1)不抱怨,不说谎</p><p class="ql-block">(2)时刻保持恩悲敬 </p><p class="ql-block">4、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2分</p><p class="ql-block">美好的一天从学习圣贤文化开始,今日继续学习《论语》。</p><p class="ql-block">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如在,指的是祭祖的时候,仿佛祖先就在我们的面前一样,祭神如神在,祭神又包含了祭祀天地、祭祀鬼神,我们祭祀天地,祭祀神明的时候,仿佛神明就在我们的面前。</p><p class="ql-block">祭祖如祖在,其中体现的是一个孝字,事死如事生。给祖上做事情,虽然他已经去世,但是就好像生前是一样的,体现的是一个孝字,孝在其中。祭神如神在,体现的是一个敬字,敬在其中。</p><p class="ql-block">做人做事都要心怀谦卑恭敬之心,只有认真对待当下才能收获不一样的未来。比如学习,就要认真领悟圣贤智慧,才能为我所用。</p><p class="ql-block">5、①读家书后感悟√:1分</p><p class="ql-block">拜读琳琳老师家书《我们都是追梦人》。</p><p class="ql-block">追梦与做梦,一字之差,却有着天壤之别。追梦,是脚踏实地,是知行合一,是坚守正道,是历经磨难而不放弃;做梦,只是虚幻的想象,是逃避现实的借口,是没有行动支撑的空想。写下这个题目时,我不禁陷入沉思,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梦想,可我们究竟是在脚踏实地地追梦,还是在虚无缥缈地做梦?我想聊聊我的感悟。</p><p class="ql-block">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放在当下的生活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如今,许多人心中都有梦想,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赚得盆满钵满。而有的人则深入市场调研,制定详细的计划,即便遇到困难也不退缩。就像我们小区附近的一位邻居,他想开一家特色甜品店,不仅去各地品尝美食,学习制作工艺,还反复试验改良口味,精心选址装修。虽然前期投入巨大,过程艰辛,但如今店铺生意红火, 她用行动践行了“知行合一”,将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p><p class="ql-block">上高中的儿子这个假期回来了,看起来明显整个人都瘦了,但是非常的阳光和健康,他悄悄的和我分享,肚子上的赘肉已经变成肌肉了,那份喜悦是发自内心的想要,每天安排完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躺在宿舍的床上睡前十分钟,他都要再进行一下体育锻炼,没有平白无故的成功,他的这份真实和执着以及对目标的笃定,真正的在践行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只有战胜内心的这些弱点,才能真正踏上追梦的道路。</p><p class="ql-block">我们当地的线下学习会现在在筹备中,所有的志愿者老师都在默默的付出,他们从不宣扬自己的善举,只要是学习会需要帮助时,大家主动站出来,出钱出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善良和爱心,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人,让我们不断的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滋养我们,在生活中勇敢地去追梦,用汗水和努力浇灌梦想的种子,让它在现实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时刻反省自己的内心,不断去除心中的私欲和杂念,以良知为指引,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行。</p><p class="ql-block">心怀梦想,就要做到知行合一,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施,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学习圣贤文化,就要学习圣人理念,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践行做到。感恩琳琳老师家书的呈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②听点评感悟✔:1分 </p><p class="ql-block">聆听王美丽老师的点评责善,范芳玲老师在家书中分享到如何让内心变得柔软。只有适时示弱,才能避免碰撞,保持内心的宁静平和,真正的成熟的便是像水一样柔软,接纳一切。做人应该学习水的特性,水容万物而不争,遇山过山,遇桥过桥,绕道而走不伤及自我与他人。</p><p class="ql-block">竞争的本质是共进而非对立,它教会我们在任何竞争中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对他人的善意,最终实现胜固欣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从容。</p><p class="ql-block">真正的赢家是共同扶持,利他即利己,相互支持,共同协作,人际关系以及共事都会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6、今日修身三宝完成分享(要求30分钟平心静气,60个全身运动,读《大学》一遍</p><p class="ql-block">1)是否精准做到 : </p><p class="ql-block">2)做到后的感受启发:</p><p class="ql-block">今日总得分10分✔</p><p class="ql-block">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p><p class="ql-block">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p><p class="ql-block">明理、立志、践行、印证</p><p class="ql-block">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 185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4日</p><p class="ql-block">今日功课</p><p class="ql-block">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p><p class="ql-block">2、日行一善✔: 2分</p><p class="ql-block">3、每日自省✔:2分</p><p class="ql-block">(1)不抱怨,不说谎</p><p class="ql-block">(2)时刻保持恩悲敬 </p><p class="ql-block">4、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2分</p><p class="ql-block">美好的一天从学习圣贤文化运开始,今日继续学习《论语》之篇章。</p><p class="ql-block">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p><p class="ql-block">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仪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p><p class="ql-block">这里“太庙”是指周公庙。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公旦被分封到了鲁国,成为鲁国第一代国君。人称鲁太祖,所以祭祀周公的庙就叫太庙。孔子到了周公太庙里,见到周公庙里面的每一个事物、每一种礼器,他都虚心请问,这是好学。结果当时就有其他官员质疑孔子是否是名副其实真得懂得周礼。这个邹是鲁国的一个邑名,就像现在讲的县名,它就是现在的曲阜。因为孔子的父亲曾经在曲阜、也就是邹邑做过邑大夫,所以别人称孔子叫“邹人之子”。</p><p class="ql-block">当时大家都知道孔子是研究礼乐的专家。面对别人的嫉妒、找茬和讥讽,孔子却淡定自若回复:这才是真正践行了周礼呀!</p><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孔子虽然知礼,但是他进入太庙事无巨细还是谦恭得向别人请教,这是表现出他非常谨慎,对万事万物的恭敬和谦卑本身就是礼的体现。</p><p class="ql-block">前段时间参加淄博张店线下学习会,关于发放与收回活动中需要朗读的《教条式龙场悟道》卡片,看到老师们再讨论怎样发给大家,读完后怎样收回的事项,我竟然没有思考,说大家诵读完传递过来便可,其中有位老师说,课堂事项都有规定,此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太自以为是,活动中应遵守平台范畴,时刻保持恩敬悲,被自我意识冲昏了头。</p><p class="ql-block">5、①读家书后感悟√:1分</p><p class="ql-block">拜读小平老师家书,《善念》,感悟:在家庭中作为妻子母亲角色,最重要的还是先成为自己,做事不违背自我良知,以家庭为契机,再做到利他,以善念而行。学习圣贤文化智慧,脚踏实地,知行合一,做好当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小平老师家书的呈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②听点评感悟✔:1分 </p><p class="ql-block">聆听红伟老师的点评责善,对原文段落温故而知新,有了深入理解,优秀家书功课,感悟:学习他人正能量,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放假陪父母家人,一起聊天,一起吃团圆饭,感受亲情满满,父母的家永远都是儿女的港湾。感恩老师的大爱付出。</p><p class="ql-block">6、今日修身三宝完成分享(要求30分钟平心静气,60个全身运动,读《大学》一遍</p><p class="ql-block">1)是否精准做到 : </p><p class="ql-block">2)做到后的感受启发:</p><p class="ql-block">今日总得分10分✔</p><p class="ql-block">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p><p class="ql-block">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p><p class="ql-block">明理、立志、践行、印证</p><p class="ql-block">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 186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5日</p><p class="ql-block">今日功课</p><p class="ql-block">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p><p class="ql-block">2、日行一善✔: 2分</p><p class="ql-block">3、每日自省✔:2分</p><p class="ql-block">(1)不抱怨,不说谎</p><p class="ql-block">(2)时刻保持恩悲敬 </p><p class="ql-block">4、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2分</p><p class="ql-block">美好的一天从学习圣贤文化运开始,今日继续学习《论语》之篇章。</p><p class="ql-block">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p><p class="ql-block">这段原文的意思是:鲁哀公问宰我,做土地神的神位应该用什么木料?宰我回答说:“夏代人用松木,殷代人用柏木,周代人用栗木,目的是使百姓战战栗栗。”孔子听到这些话,告诫宰我说:“已经过去的事不用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谏了,已过去的事也不要再追究了。”</p><p class="ql-block">通过今天的原文学习,让我明白不纠缠于过去的错误和失败,能使人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轻松的心态面对未来。倘若将过去的错误或失败时时挂在嘴边,说别人可能只会招别人的反感,说自己则会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垂头丧气,总之是不好。所以,对于一些木已成舟的事情,多说无益</p><p class="ql-block">无论做任何事情发展情况木已成舟,以及家庭教育孩子青春期,还有身体得病恢复不了从前,都要学会完全接纳,不纠结,不焦虑,以利他主意解决问题,活好当下,既往不咎,当下不恋,自我和解!</p><p class="ql-block">5、①读家书后感悟√:1分</p><p class="ql-block">拜读凤珍老师家书,《恭敬别人,就是庄严自己》。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我走进致良知教育平台已经三年多了。回想一下这三年的学习过程,真是感慨万千。庆幸自己三生有幸遇见致良知,学习阳明先生智慧,孔老夫子的为人之道。这也是我第一次系统的学习圣贤文化。学习圣贤文化不知不觉让我发生了变化,以前我总是嘻嘻哈哈没有一点恭敬别人的态度,可想而知别人也不会尊敬我。通过学习,博仁老师导读告诉我们,恭敬别人就是庄严自己。这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一个真理。我也用实际行动印证了这个真理。头几天我姑姑腿部摔伤了,我听说以后赶紧去看望她,由于家里没有人照顾,我就放下自己家里的事,细心的照顾了她三天,本来我姑姑以前对我也没有多亲,要是以前我也不会去那么用心去照顾她,现在通过学习圣贤文化,让我的心胸开阔了,智慧增长了,更明白了种善因得善果,厚德载物的真理。我姑父回家以后,看到我把我姑姑照顾的那么好,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那种被认可赞美的幸福感,真是千金难买。当你有一颗感恩的心,当你能稳重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我相信你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老天都会眷顾你,一切好事都会遇到你。</p><p class="ql-block">非常感动凤珍老师家书,让我感悟到,每个人的原生家庭成长点不一样,通过学习圣贤智慧,以宽厚仁慈利他之心处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的,恭敬别人,善待他人无论,同事,家人,亲人我们就会得到相应的对待,感恩凤珍老师家书的呈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②听点评感悟✔:1分 </p><p class="ql-block">李宁老师点评责善,温故而知新,孔子到了周公太庙里,见到周公庙里面的每一个事物、每一种礼器,他都虚心请问,这是好学。结果当时就有其他官员质疑孔子是否是名副其实真得懂得周礼。我们看到孔子虽然知礼,但是他进入太庙事无巨细还是谦恭得向别人请教,这是表现出他非常谨慎,对万事万物的恭敬和谦卑本身就是礼的体现。</p><p class="ql-block">优秀家书功课,自己与母亲关系对话,感恩父母的陪伴,母亲有在那个年代的苦与伤。感悟,成长环境不同,处事方式不同,懂得换位思考,感恩父母的不易,好好孝敬父母。感恩老师的大爱付出。</p><p class="ql-block">6、今日修身三宝完成分享(要求30分钟平心静气,60个全身运动,读《大学》一遍</p><p class="ql-block">1)是否精准做到 : </p><p class="ql-block">2)做到后的感受启发:</p><p class="ql-block">今日总得分10分✔</p><p class="ql-block">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p><p class="ql-block">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p><p class="ql-block">明理、立志、践行、印证</p><p class="ql-block">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 187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6日</p><p class="ql-block">今日功课</p><p class="ql-block">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p><p class="ql-block">2、日行一善✔: 2分</p><p class="ql-block">3、每日自省✔:2分</p><p class="ql-block">(1)不抱怨,不说谎</p><p class="ql-block">(2)时刻保持恩悲敬 </p><p class="ql-block">4、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2分</p><p class="ql-block">美好的一天从学习圣贤文化运开始,今日继续学习《论语》之篇章。</p><p class="ql-block">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孔子说:“居住在有仁爱的地方最好,选择居住环境而不讲究仁德,怎么能算明智呢?”</p><p class="ql-block">这一章是《论语里仁第四》篇的第一章,也是《里仁第四》篇的核心与纲要,这是孔子在教导我们要高度重视我们居处的人文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选择要以仁德为标准,这才是智慧。</p><p class="ql-block">古有谚语:“千金置宅,万金买邻”。《弟子规》中讲:“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可见,人文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与仁德的人相处,耳濡目染,自会受到仁德的熏陶;反之,就会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p><p class="ql-block">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者必先受。父母的一言一行皆是孩子的影响者,做一位有德行的家长,家庭环境对孩子非常重要,生长环境非常重要,《孟母三迁》释全了环境的重要性。在平台学习圣贤文化,跟随博仁老师学习,做公益事业,就是和一群大爱的人学习,对我们最大的心灵滋养,做以为致良知的人。感恩遇见!</p><p class="ql-block">5、①读家书后感悟√:1分</p><p class="ql-block">文娜老师家书《育儿感悟》,通过学习知道做家务的孩子才有未来,俗语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做家务中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在做到中拿到力量,智慧也会增加,所以必须想方法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如果孩子不相干,也得要求他干,每次回家让孩子给家长倒杯水,玩游戏也停止了,只要倒杯水,慢慢的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共建家庭命运共同体,养育孩子不只要养身体,还要育灵魂精神。</p><p class="ql-block">感悟,父母好好学习,掌握圣贤智慧,知识与才能的积累,德,慈,仁,爱,恩,悲,敬的运用到生活中,就像今天学习圣贤文化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环境非常重要!感恩老师家书的呈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②听点评感悟✔:1分 </p><p class="ql-block">感恩老师点评责善,对原文段落有了深入理解,</p><p class="ql-block">不纠缠于过去的错误和失败,能使人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轻松的心态面对未来。倘若将过去的错误或失败时时挂在嘴边,说别人可能只会招别人的反感,说自己则会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垂头丧气,总之是不好。所以,对于一些木已成舟的事情,多说无益。优秀家书功课,听别人故事悟自己人生,感恩老师的大爱付出。</p><p class="ql-block">6、今日修身三宝完成分享(要求30分钟平心静气,60个全身运动,读《大学》一遍</p><p class="ql-block">1)是否精准做到 : </p><p class="ql-block">2)做到后的感受启发:</p><p class="ql-block">今日总得分10分✔</p><p class="ql-block">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p><p class="ql-block">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p><p class="ql-block">明理、立志、践行、印证</p><p class="ql-block">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