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书与人生

年轮

<p class="ql-block">  读书成就生,人生必须读书。“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不长远。”只有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武装自己,做到精神富有,本领过硬,才会有所作为,不狂此生。</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肩负着自己的使命,其信仰决定生命的强度,胸怀决定生命的宽度,<span style="font-size:18px;">眼界决定生命的高度,健康决定生命的长度。</span>而这四种状态都与学习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而书籍,正是人类省察自我的明镜.。从甲骨卜辞到人工智能的智能交互,书籍始终是照亮人类前进的火炬。在这个信息如潮的时代,读书早已从风雅之事升华为生存之道。</p><p class="ql-block"> 应该说我们在座的同志都是优秀的,大家能在首都北京工作,都有稳定的收入,无疑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发展是不是到头了?我认为还有很大潜力,毕竟你们都还年轻,还有许多选择机会。而这一切取决于你们读书学习的力度。</p><p class="ql-block"> </p> 一、读书的意义 <p class="ql-block">  人为什么要读书?苏轼有诗:“读得书多胜大丘,不需耕种自然收。”宋真宗赵恒曰:“<span style="font-size:18px;">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span>”</p><p class="ql-block"> 北大第一任校长严复曾说:“物质的贫穷,能摧毁你一生的尊严;精神的贫穷,能耗尽你几世的轮回。世上没有白走的路,人生没有白读的书,你走过的路,你读过的书,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认知,悄悄帮你擦去脸上的无知和肤浅。读书不一定功成名就,前程似锦,但能让你行为规范,交往有节,为人有品,处事有方。”</p><p class="ql-block"> 这些话讲得极为透彻深刻,也是对读书学习重要意义的最好诠释。我相信大家都懂。但为什么落实到行动上一些同志往往就打了折扣呢!事实说明,认识的高度,决定读书学习的力度,力度越大,行动越自觉,读书的收效就越大,你的能力素质也就越强,发展前景也就越好。反之则不然。对此,我想强调三点:</p><p class="ql-block"> (一)时代的强烈呼唤</p><p class="ql-block">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我们面对的形势是: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爆炸迭代,机遇无限广阔,挑战非常严峻。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变化快”。</p><p class="ql-bloc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知识总量每11小时翻一番,而ChatGPT的诞生将知识迭代周期压缩至3个月。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断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管理学家彼得·圣吉的预言:“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对手学习得更快。”</p><p class="ql-block"> 面对知识爆炸,科技迅猛发展,尤其是创新步伐的加快,人类已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谁善于读书学习,谁就耳聪目明,成长进步的快。反之,则浑浑噩噩,难以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需要,失去竞争的优势,最终将被时代所淘汰。</p><p class="ql-block">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毛主席说:“饭可以一日不吃, 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说:“真正的贫穷,不是没房没车,也不是穷困潦倒,而是脸上的肤浅无知,眼中的空洞无物,心灵的狭隘自私。”</p><p class="ql-block"> 如今,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压力山大。许多大学生毕业难就业;2024年全国报考公务员300万人,共录取3.28万人,仅为1‌,76%。去年全军报考文职人员 67万人,实际录取仅为3.4%。如今当兵服役也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必须占95%以上。试想一个文盲要找份工作那可是多么困难。 </p><p class="ql-block"> (二)立身做人的本质要求</p><p class="ql-block">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揭示了一个真理,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随着形势的发展,如今演变为“智者生存”。</p><p class="ql-block">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提出“注意力经济”理论:现代人每天接触的信息量相当于15世纪普通人一生的见闻。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年轻时在实验室边啃面包边读《论语》,将“敬天爱人”哲学融入企业管理,创造了京瓷、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他的经历印证了培根的箴言:“知识就是力量”,而系统化的阅读正是将碎片信息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熔炉。</p><p class="ql-block"> 试想,一个没知识、没文化、没素质的人,不就是一个失去了筋骨的皮囊吗,怎能顶天立地!即使活着那也是寸步难行。</p><p class="ql-block"> (三)建功立业的根本保证</p><p class="ql-block"> 人生都有梦想,个个渴望成才。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卓有成就的人,无不是刻苦学习,爱读书,善读书,读书好,有作为的人。</p><p class="ql-block"> 达芬奇的手稿,揭示了一个惊人事实:这位文艺复兴巨匠70%的创造力源自对《几何原本》《博物志》等典籍的批判性阅读。</p><p class="ql-block"> 爱因斯坦坦言,狭义相对论的灵感萌发于少年时期对休谟《人性论》的研读,哲学思辨重构了他的时空观。</p><p class="ql-block"> 在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学生们必读《控制论》与《庄子》——前者塑造系统思维,后者启迪创新智慧。</p><p class="ql-block"> 正如作家毛姆所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更是重塑认知的基因编辑器。</p><p class="ql-block"> 眼下最火的深度求索公司老总梁文峰和宇树科技公司的总经理王兴兴,无不都是刻苦学习,潜心钻研,矢志不移,敢闯敢拼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事实证明,竞争靠实力,综合看素质。学习成才,建功立业。勤奋刻苦,孜孜不倦,追求知识,不断充电的人,必然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不论到那儿都拿得起放得下,工作得心应手,干得有声有色。这样的人谁不喜欢,怎能不有所作为呢!</p> 二、读什么书 <p class="ql-block">  人这一生,要读的书很多,但真正管用的也就那么多。博览群书固然可敬,但精读读好,读出本事能力,这才是硬道理。我的体会是:</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学好ABC</span></p><p class="ql-block"> 万丈高楼平地起,万事重在打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个人的成长也是如此。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必修课。</p><p class="ql-block"> 学生时代,从小学到大学,主要是学校学习,要合格毕业。工作之后,那就是工作应知应会的内容。不论是数理化语政外,还是教科书与专业知识,这些人生的ABC都是必读书,也是奠基固本工程,必须下功夫去学习。从小学习好,基础打得牢的,一旦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就比较快,工作也易出成绩。反之,则不然。</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精通本职学</span></p><p class="ql-block"> 精通业务,胜任本职,这是建功立业的生存之道。对我们在坐的同志来说,就是要爱岗敬业,钻研本职,<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span>。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急用先学,不懂就学;着眼发展,紧跟时代,补齐短板,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这方面的书很多,具体要根据自已从事的工作来确定。要把<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方面的书当作粮食武器方向盘,下功夫去学习去钻研,真正学懂弄通,进入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真正</span>做到一口清,一摸准,独挡一面,拿得起、放得下。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管理大师德鲁克有个观点:“有效的学习始于对现实问题的凝视。”学习掌握好了,你就像有了把解决问题的瑞士军刀。</p><p class="ql-block"> 大家入伍后,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同一批兵,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岗位,起点都一样,但天长日久就看出了差距。原因在哪儿?天分是一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平时读书学习是否勤奋刻苦,是否会学。正如鲁迅所说:那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突出读经典</span></p><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志说,我很想学习,但不知读什么书,希望能开个书单。 我觉得,这要因人而定。总的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着眼梦想学;盯住关键学;突出短板学;抓有兴趣的学,着眼未来发展学。具体讲: </p><p class="ql-block"> 一是政治理论。这是管方向管根本的。我看把《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读好就行了,至少把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和习近平强军论述读懂读通,这是事关信仰、方向和根本问题的,是确立我们“三观”的,必须学好。</p><p class="ql-block"> 二是政策规定。这是规范我们言行,保障我们权益的法条,必须学好记住。否则,你就<span style="font-size:18px;">寸步难行,</span>是个糊涂人。</p><p class="ql-block"> 三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典著作。何谓经典,就是经过时间沉淀,历史检捡,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名著。它是经过时间过滤的智慧结晶。与圣贤对话,和巨匠共鸣,不仅是精神的洗礼,灵魂的启迪,更是知识的滋养,智慧的修行。 </span></p><p class="ql-block"> 各单位图书馆这样的好书很多,希望大家有时间还是借阅看看,一定会大受脾益。读书要读经典,干事要追求卓越。</p><p class="ql-block"> 四是现代科技。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一机在手,什么都有。智能手机必须学,必须学会用好。当下,人工智能已成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我在第一时间下载了DeepSeeK 和Kimi,经常使用,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好了真是如虎添翼。</span>不怕你不知道,就怕你不去学不会用不敢用,更不能以保密为由而因噎废食。​</p><p class="ql-block"> </p> 三、怎样读书 <p class="ql-block">  读书有道,贵在勤奋有恒,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学用结合。</p><p class="ql-block"> (一)坚持少而精管用的原则。</p><p class="ql-block"> 人一生要读的书很多,但毕竟人生苦短,时间有限。因此,一定要紧贴个人实际,精选读好。我的体会就是要读经典,读名著,读实用技术,读前沿科技,读你最认为需要和感兴趣的书。叶公好龙,什么都想学,学不精也没必要。现在学习条件特别好,一机在手,学啥都有。关键要选对选好,否则就荒废了人生。对此,前边已讲过在此不再赘述。</p><p class="ql-block"> (二)坚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学问学问,关键在学,勤在好问;天才天才,贵在天天学习,才能成才。</span> 我的体会,一定要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落实;正确处理工学矛盾;学会运用网络。</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在长沙读书之时就曾写过一副自勉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来劝诫自己要坚持读书,绝不懈怠。伟大领䄂日理万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读书,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有同志说,太忙没时间。我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试想,我们一天读十页书,一年365天,那就3650页,至少也有六七本。日积月累,长期坚持,就非常可观。关键要惜时如金,形成习惯,坚决克服坐不下,看不进,学不好的毛病,要有本领恐慌和強烈的学习意识。不懂就百度,24小时不下课,真是太方便了。</p><p class="ql-block">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坚持三十五年“晨读两小时-写作四小时-夜读一小时”,谷歌工程师普遍采用“5:3:2阅读法则”——50%专业书籍、30%交叉学科、20%通识经典,在碎片化时代构建系统化知识网络。正如《原子习惯》作者詹姆斯·克利尔所言:“每天进步1%,一年强大37倍。”对此,不论是名人还是凡人,都可做得到!</p><p class="ql-block"> (三)坚持学用一致。</p><p class="ql-block"> 学习的目的完全在了应用。毛主席曾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而不用,便失去了意义;用而不精,则很难用活用好。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p><p class="ql-block"> 我的体会是:学习要认真,读书坚持勾圈点画,作摘记,用心悟,读进去,写出来,切实进入思想,进入工作,指导实践。这样才能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真正融入血脉,化作素质和能力。这些年来,我每读一本书就写一篇读后感,坚持每天上美篇写美篇,目前已发表文章300余篇。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阅历总归是有限的。通过读书,与先贤巨匠一次次对话,注重学思践悟,才能越活越智慧,越活越从容,越活越高贵。</p><p class="ql-block"> 读书从来不是孤独的跋涉,而是与古今智者共赴的星河之约,它是照亮我们人生前进的灯塔,犹如阳光空气一样不可或缺。在这个智能文明喷薄而出的时代,让我们以书为舟,以书为乐,以思为楫,在人类精神的洪流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永恒篇章。</p> <p class="ql-block">  本作是给本单位人员讲课的提纲</p><p class="ql-block"> 书法家王锋同志专门为此题词</p><p class="ql-block"> 特致谢忱!</p><p class="ql-block"> 2025.6.23于静心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