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辑/拍摄/琴瑟</p><p class="ql-block">资料/网络</p> <p class="ql-block"><b> 5月18日——10月12日,“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专题展览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举行。</b></p> <p class="ql-block"><b> 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看·见殷商”是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推出的第二个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览,也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商代文明展,汇集28家考古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338件(套),包括甲骨、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全景呈现殷商文化面貌。</b></p><p class="ql-block"><b> 首展是2024年举办的“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b></p> <p class="ql-block"><b> “看·见殷商”展设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1号和2号展厅,汇集全国28家考古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338件(套),分“有册有典”“青铜高峰”“居中衍大”“式范后世”四部分,全面展示殷商文化的辉煌灿烂。</b></p> <p class="ql-block"><b>前言</b></p><p class="ql-block"><b>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商,"上可追溯至夏,下可延续至周",在早期中华文明和国家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在早期中华文明和国家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b></p><p class="ql-block"><b> 自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历经17世31王,持续500余年。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使得人们逐渐看到,殷商时期不仅是中国青铜时代文明的顶峰,更是上承一千余年四方文明融汇之趋势,下启三千余年连续不断、多元一体文明之格局,对以后数千年中国社会的基本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b></p> <p class="ql-block"><b>策展人说</b></p><p class="ql-block"><b> 欢迎来到"看见殷商"的旅程,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走进殷商的世界……</b></p><p class="ql-block"><b> 首先是欣赏文物,这次我们精挑细选了338件宝贝,很多都是精品、孤品、重器!憨态可掬的牛尊、精美灵动的鸮尊、用途成谜的青铜手,从势大力沉的青铜鼓到精巧细致的"玉雕动物园",透过这些文物,悠久灿烂的商文明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b></p><p class="ql-block"><b> 其次是看一个朝代,甲骨文的发现实证了商朝的存在,中华文明的悠久性得以体现;青铜器不仅是重要的金属制品,更是社会结构和权力形态的物化体现,代表了当时文明的最高成就之一。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广阔的商朝疆域上,整合形成了商朝"和而不同"的多元一体文明机制,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统一性。</b></p><p class="ql-block"><b> 最后是品味文明,周人是怎么学习和发展殷商文明的?我们传承了三千年礼乐文化,其实也是从商朝开始的。今天的我们,可以读懂数千年前的古书,可以释读更为久远的文字,中华文脉延续千年,仍能呈现勃勃生机,持久的生命力和创新的基因密码都可以在商代文明中发现。</b></p><p class="ql-block"><b> 展览像一把钥匙,打开3500年前的商朝的大门,看看它如何影响和塑造了我们的中华文明。一起推开门,"看见殷商"吧!</b></p><p class="ql-block"><b>中华文明起源属系列之</b></p><p class="ql-block"><b>看.见殷商</b></p> <p class="ql-block"><b> 殷商是中国青铜铸造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实物身上的各种纹路,让我们看到三千年前的匠人们审美文化智慧,在青铜器上所倾注的心血。</b></p> <p class="ql-block"><b>用途成迷的小铜手。</b></p> <p class="ql-block"><b> 陶人,一尊 “陶人”脸上挂着淡淡微笑,胸部刻的“子”字代表商王的姓。</b></p><p class="ql-block"><b> 还有一节殷墟陶管见证三千年前的古人在城市排水设计上的巧思。那个时候他们就有了三通。(没有拍下实物)</b></p> <p class="ql-block"><b> 看见殷商大展,铜斝jia最早由宋代人命名,方斝常见于高等级贵族墓葬,是古代的酒器,工艺及其复杂,也反映商代青铜铸造的高超水平。</b></p> <p class="ql-block"><b> 这件铜方彝直壁高体,配以殿顶形状的盖,腹部下方稍微内收,下接长方形直立圈足。盖顶装饰有四阿式钮,圈足的四侧中部各设有一弧形缺口。器身四角及正面中央均设有高扉棱连接,整体以云雷纹为底纹,主要装饰以饕餮纹。这样的设计不仅展现了古代工艺的精湛技艺,更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审美情趣。</b></p> <p class="ql-block"><b> 鸮(xiao)尊,这个商代晚期的铜器,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花纹,展现了古代工匠的卓越技艺和智慧。</b></p> <p class="ql-block"><b> 妇好鸮尊作为容酒器的尊,以其独特的鸮(猫头鹰)形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商代文化的象征。它的双足与鸟尾巧妙地结合,形成了三足站立的稳定姿态,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创意。鸮尊的雕刻纹饰丰富多彩,包括鸟纹、龙纹、蝉纹、兽面纹、云雷纹等,每一处细节都彰显了古代工匠的匠心独运。</b></p> <p class="ql-block"><b> 鸮尊通体饰以夔龙纹、蝉纹、羽翎纹等复杂纹样,高浮雕、浅浮雕与阴线雕刻的结合体现“三层花”装饰技法,工艺极致华美。</b></p> <p class="ql-block"><b> 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一块玉调色板,看见殷商玉调色板,那真是一眼3000年。</b></p> <p class="ql-block"><b> 弓形器是中国青铜时代出现的功能性青铜器具,其典型形制为扁长形青铜器身搭配两端弧形臂结构,主体长度约30厘米,表面多饰有蝉纹、兽面纹并镶嵌绿松石。</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做一说明,这次展览有几件重量级物品是轮换展出。比如这件青铜牛尊,昨天刚刚撤下。很遗憾没有看到。珍贵的东西从网上下载一张图片,留存于此。</b></p><p class="ql-block"><b> 牛尊内里暗含乾坤。2024年以来,国内外科研团队合作利用前沿技术,成功复原了牛尊浇筑与凝固过程。牛尊采用等壁厚设计,角与四足中空,仅蹄部加厚,使其支撑良好。牛尊右后足与腹腔连接部壁厚增加,这可不是设计失误,而是工匠为适应浇口功能做的巧妙调整。</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一个沐浴的工具。是不是三千年前人们很讲究。</b></p> <p class="ql-block"><b> 除了鸮尊的重聚,山东苏埠屯出土的一对青铜亚丑钺,也实现了出土后时隔50年的首次聚首。</b></p> <p class="ql-block"><b> 钺yue在古代为兵器,更是王权的象征。这两件亚丑钺,器形相近,均装饰有人面,眉毛、瞳孔、鼻子凸起,嘴巴大张,牙齿外露,似乎在发狠以显示威严。</b></p><p class="ql-block"><b> 两件东西的区别在于一件刻有文字“亚醜(</b>chou<b>)”。而另一件没有刻字。</b></p> <p class="ql-block"><b>息父辛鼎,贵族的荣耀。</b></p><p class="ql-block"><b> 鼎身直耳方唇,圆腹较鼓,圜底柱足,腹部饰有六组饕餮纹,上腹则有三组饕餮纹,足部则饰有云雷纹和三角纹。腹内壁铸有“息父辛”三字铭文,这不仅是这件青铜器的独特标识,也是揭开那段古老历史的关键线索。</b></p> <p class="ql-block"><b>兽面纹铜铙</b></p><p class="ql-block"><b> 兽面纹挠体型厚重 钰部粗线条为兽面纹。</b></p><p class="ql-block"><b> 我国南方商代铜捷以湖南出土最为丰富,江西次之,是南方臂钢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青铜器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商戴金面罩铜人头像为商代的青铜器,金面罩是用金块捶拓成金皮,然后依照人头像造型,上齐额,下包颐,左右两侧罩耳,耳垂穿孔,眼眉镂空。面罩与人头像的粘和方法,系用生漆调和石灰作为粘和剂,将金面罩贴于铜头像上。</b></p> <p class="ql-block"><b>兽面纹青铜冑</b></p> <p class="ql-block"><b>蝉纹青铜打刀</b></p> <p class="ql-block"><b>酒器。椭圆形,子母。</b></p><p class="ql-block"><b>"癸举"铜提梁卣 you</b></p><p class="ql-block"><b> 盖顶和器身饰四道扉梁。盖面上饰两组兽面蕉叶纹,颈部饰八条蟹组卷云状角、脚爪夸张面纹,两侧有倒 夔纹。</b></p> <p class="ql-block"><b> 殷商铜鼓重42.5公斤,通高75.7厘米,上宽49厘米,下宽39厘米,鼓面椭圆形,上有马鞍状冠饰,下有长方形支座,鼓身作饕餮纹,双目突起,古朴凝重。殷商铜鼓是目前我国发现并保存下来唯一的最早的铜鼓,距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b></p><p class="ql-block"><b> 这件铜鼓质地厚实古朴,造型奇伟庄重,花纹流畅粗放,代表了我国商代青铜工艺的制作特点与水平。</b></p> <p class="ql-block"><b> 这次活动是汽北社区党委组织退休党员参观看.见殷商展览。了解更多历史了解中华民族文明起源。(</b>6/6/2025<b>)</b></p> <p class="ql-block"><b> 参观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看实物听讲解感觉非常震撼。实物的年代感,当</b><b style="font-size:18px;">与古文物对视,好似穿越千年历史,更感先人们的聪明才智。</b><b> “看.见殷商”再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b></p> <p class="ql-block"><b>参观之后拍摄花絮</b></p> <p class="ql-block"><b> 通州大运河博物馆就是一座历史文物的大粮仓。存放着千年的历史,让人去探寻。</b></p> <p class="ql-block"><b>正在进入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参观大运河图书馆。进入图书馆就是一个安静的环境。我们二支部的退休党员悄悄的在这里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没有时间坐下来看书,就参观一下周围的环境,这里设施齐全,设计独特,留下深刻的印象。</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