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于六月初踏上川西川藏北线的旅程,探寻那被誉为“成那线上的明珠”的甘孜。甘孜,坐落于川西高原之上,海拔三千四百米,是G317国道川藏北线上的重要节点。我们曾三次途经此地,仅作短暂休憩,未曾细细品味。而这一次,我们特意驻足数日,只为深入探寻这片镶嵌在川藏北线上的瑰宝。甘孜,因甘孜寺而得名,意为“圣洁而美丽”,是个雪山环绕的城市。县城四周雪山环抱,雅砻江静静流淌,推开窗扉,雪山仿佛触手可及。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落在雪峰之巅,金色光辉映照山峦,壮丽无比。雪山脚下,红顶藏式民居散落在绿意盎然的草坡间,与银光闪烁的雪峰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天然画卷。</p> <p class="ql-block"> 甘孜的格萨尔王城,是此行不可错过的胜地。这里不收门票,停车亦免费,却拥有令人惊叹的自然与人文风光。格萨尔王城紧邻川藏线G317国道,从炉霍方向进入甘孜牌坊即可抵达,其建于格萨尔史诗中“霍岭大战”的遗址之上,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这里不仅有展示格萨尔文化的区域,还有雪山之下的湿地、草地、栈道与白塔。沿栈道缓行,湿地风光尽收眼底,抬头便是白雪皑皑的山巅。晴朗傍晚,晚霞映照湖面,与雪山、白塔、小桥、栈道交相辉映,宛如一幅诗意画卷,令人不禁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p> <p class="ql-block"> 甘孜,是康巴文化、格萨尔文化、红色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交汇之地。这里有神山圣水,有色彩斑斓的民间建筑,有格萨尔王城,还有藏画与手工艺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红色文化,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1936年7月2日,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红二、红六军团改编为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胜利会师。如今,甘孜城内设有会师广场及朱总司令与格达活佛纪念馆,位于白塔下的路旁,静静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甘孜县城内,有一座白塔寺,是那仓活佛的家庙,因寺内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白塔而得名。白塔寺建于小山之巅的平台上,洁白的大白塔两侧排列着一排小白塔,红色的庙宇与远处的雪山、近处的白塔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的风景画。无论何时来到这里,都能看到人们虔诚地围绕白塔,或磕长头,或手持转经筒,口中默念六字真言,转经祈福,身心沉浸于宁静与信仰之中。</p> <p class="ql-block"> 距甘孜县城约二十余公里,沿成都方向前行,有一湖泊名为“卡萨湖”。它静卧于三面环山的山坳之中,海拔三千五百余米,是高原淡水湖泊,被誉为当地的圣湖。湖水湛蓝如镜,湖畔水草丰茂,山坡上点缀着盛开的野花,藏式村寨依水而建。蜿蜒的川藏线G317国道在此盘山而上,湖畔山顶设有观景台,通往观景台的栈道两旁鲜花盛开,经幡随风飘扬。置身花海之中,俯瞰山下如镜般湛蓝的湖水,微风拂面,花香扑鼻,远离尘嚣,心如湖水般宁静。</p> <p class="ql-block"> 在甘孜与德格之间,巍峨耸立着雀儿雪山,主峰海拔高达六千一百六十八米,属横断山脉北部。这里雪山连绵,冰川覆盖,石峰嶙峋,一条雀儿山隧道贯穿藏区,将天堑变为通途。在雀儿山环抱之中,川藏线G317国道旁,静静卧着一座冰川湖——新路海,又名玉龙拉措。玉龙拉措为藏语,意为“心倾神湖”,传说为纪念格萨尔王的爱妃珠牡而得名。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修筑川藏线G317国道时发现此湖,遂命名为“新路海”,沿用至今。湖光山色,碧波荡漾,倒影婆娑,波光粼粼,是冰川融水形成的高原湖泊。从路边观景台望去,虽被高大的杉树遮挡视线,仅能窥见一角,但湖面长达三公里、宽达一公里,其壮丽风光依旧令人心驰神往。我们多次到访,皆因这迷人的景色而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甘孜,无疑是川藏北线上的璀璨明珠。她承前启后,再往前便是藏区腹地。甘孜段的川藏北线G317国道上,风景同样美不胜收,如来马镇、丹霞小镇及彩虹波浪国道驿站。尤其是这座国道驿站,建于小山之巅,五条彩带如波浪般延伸至驿站前。我们站在观景平台上,俯瞰四周,一边是雪山皑皑、绿草如茵,红顶藏居点缀其间,牛羊悠然自得;另一边是高山环抱下的广阔草地,绿意盎然,藏式民居星罗棋布。蓝天白云下,红的屋、绿的草、白的雪山与金色的寺庙交相辉映,构成一幅令人难以忘怀的高原画卷。</p> 这是位于国道傍雪山下的丹霞小镇,它毗邻来马镇、彩虹驿站。丹霞不是地貌,而是红色的霞光之意。 <p class="ql-block"> 此次川西甘孜之行,我们选择在草色如茵、雪山巍峨的时节前来,虽仅领略了川藏北线沿途风光,却已深深沉醉于这片土地的壮美与宁静。不仅如此,我亦深知,甘孜的秋天更是童话般的世界,色彩斑斓,美不胜收,同样令人神往。甘孜,这颗镶嵌在成那线上的明珠,正以她独有的方式,向世人诉说着高原的传奇与诗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