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战硝烟到战友情深

小龙女(龙云)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文/编辑小龙女龙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图片贾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美篇号 3610207</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背景音乐:精忠报国</b></p> <p class="ql-block"><b>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那些镌刻在时光深处的记忆,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抗战时期中日在杭州上空的空战,不仅是一场军事对抗,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生动写照,而和平年代军营中传递的战友情、军民情,则是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升华,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精神传承画卷。</b></p> <p class="ql-block"><b>抗战时期,杭州在中国空军抗战历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杭州被选定为中国空军基地,笕桥机场便成为了捍卫祖国领空的前沿阵地。1932 年,局部抗战的初战在这里打响,中国空军飞行员们驾驶着简陋的战机,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为保卫家园拼尽全力。1937 年的“八·一四”空战,更是中国空军的高光时刻。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战机,中国空军第四大队的飞行员们驾驶着霍克飞机,以无畏的勇气和精湛的技艺,在杭州上空与日军展开激烈厮杀,最终取得辉煌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此后,中国空军还利用笕桥机场对日军进行夜袭行动,他们在黑夜中穿梭,如鬼魅般给予敌人沉重打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然而,随着战局的变化,杭州笕桥机场落入日军之手,摇身一变成为日军空军基地。但这并没有让中国空军退缩,笕桥机场反而成为了中国空军重点攻击的目标。在这场时空转换的空战博弈中,每一次升空作战,都是中国空军对侵略者的有力回击;每一次战机的轰鸣,都是他们爱国抗敌精神的激昂呐喊。</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沈崇诲,便是众多英勇无畏的空军飞行员中的杰出代表。他出身显赫,父亲是国民政府司法院的大法官,在清华学府接受着良好教育的他,本可选择一条安稳顺遂的人生道路。然而,当国家面临危难之际,他怀揣着炽热的报国之心,毅然放弃优渥的生活,投身军营,成为笕桥中央航校的学员。1937 年 8 月 19 日,沈崇诲驾驶 904 号飞机,在执行轰炸吴淞口日舰的任务时,面对强大的日军旗舰“出云号”,毫不畏惧。即便战机出现故障,他依然选择冲向敌舰,以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对祖国的忠诚,年仅 26 岁的他,将热血洒在了祖国的蓝天之上,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中国空军抗战精神的不朽丰碑。</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笕桥机场见证了那段悲壮的历史,82 年前,英勇的飞行员们在这里列阵起飞,在杭州上空与敌人殊死搏斗,鲜血染红了这片蓝天。如今,时光流转,曾经硝烟弥漫的土地已重获新生。我们拥有了强大的人民空军,他们装备先进、训练有素,充满信心地守护着祖国的领空。他们用坚实的臂膀,为祖国和人民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空中防线,让我们再也无需担心外敌的飞机侵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历史的缩影与精神传承</b></p><p class="ql-block"><b>在和平年代的军营里,同样有着感人至深的故事不断上演。</b></p><p class="ql-block"><b>我的同学贾扬参军在笕桥机场空军地勤军营里,在这里,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战友情和军民鱼水情。</b></p><p class="ql-block"><b>在七十年代一位中年男人挎着一筐鸡蛋来到部队,这看似普通的一筐鸡蛋背后,有着一段温暖人心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当时,部队里一位战友的父亲病情紧急,急需链霉素救治。在那个物资匮乏、药剂紧张的年代,这位战友家境又特别困难,面对父亲的病情急得六神无主。贾扬得知这一情况后,毫不犹豫地联系远在无锡的父亲,让他想尽办法去医院寻找针剂,并迅速寄往战友父亲家中。在贾扬的帮助下,战友的父亲及时注射了药物,病情得到了有效救治。而其他战友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战友父亲的身体逐渐恢复。为了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这位父亲挎着一筐鸡蛋来到部队,这筐鸡蛋,承载着深厚的感恩,更体现了战友情谊的珍贵以及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浣溪沙 七十六个鸡蛋</b></p><p class="ql-block"><b> 贾 扬</b></p><p class="ql-block"><b>战友父亲病治难,</b></p><p class="ql-block"><b>致儿部队急求援。</b></p><p class="ql-block"><b>官兵寻药又筹钱。</b></p><p class="ql-block"><b>大病初愈珠满面,</b></p><p class="ql-block"><b>一筐鸡蛋送兵连。</b></p><p class="ql-block"><b>军民鱼水谱新篇。</b></p> <p class="ql-block"><b>从抗战时期杭州上空的空战到和平年代军营中的温暖故事,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那份爱国情怀与团结互助的精神。抗战时期,中国空军以生命为代价,捍卫祖国的尊严与领土完整,和平年代,军营中的战士们用爱心和行动,传承着红色精神,续写着感人篇章。这些精神,如同接力棒,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之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