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摩沣东第四幼儿园阳光大课间篮球活 动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活力与规则的巧妙融合,看见幼儿教育的专业性</p><p class="ql-block"> 当看到孩子们手持篮球,在老师的口令下整齐地完成拍球、传球、绕桩等动作时,深刻感受到幼儿园活动设计的用心。看似简单的篮球操,实则融入了肢体协调性训练、节奏感培养和团队合作意识——比如运球时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此起彼伏的“加油”声,既展现了童真活力,又体现了教师对规则意识的渐进式引导。这种将运动技能与习惯养成结合的方式,与中职教育中“理实一体”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意识到任何阶段的教育都需要兼顾趣味性与目标性。</p><p class="ql-block"> 二、以幼儿为中心的互动模式,启发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 活动中,教师并非单纯的“指挥者”,而是化身“玩伴”:通过示范“”引导,使孩子们有序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这种平等互动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参与,比如一个起初不敢拍球的小男孩,在老师的“示弱”和同伴的带动下,最终笑着完成了连续拍球。这让我联想到中职教学中常强调的“学生主体”原则——教育不是灌输,而是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情感共鸣,让学生主动探索。或许在中职课堂中,也可以借鉴这种“蹲下来”的教学姿态,用更多元的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三、细节处的教育智慧,彰显全人培养理念</p><p class="ql-block"> 篮球活动后的收纳环节令人印象深刻:孩子们自觉将篮球按班级、大小分类放回筐中,小个子的孩子够不着高处的筐时,同伴会主动帮忙。教师没有刻意说教,却通过日常环节培养了责任意识和互助精神。这让我反思:中职教育除了技能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格塑造。或许可以在实训课中融入类似的细节设计,比如工具的整理、小组任务的分工协作,让教育渗透在每一个具体的场景中。</p><p class="ql-block"> 四、运动精神的启蒙,链接成长的长远价值</p><p class="ql-block"> 看到孩子们在篮球活动中跑跳、呐喊、偶尔跌倒后又笑着爬起来,突然意识到:大课间篮球不仅是身体锻炼,更是对意志力、抗挫折能力的启蒙。这与中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目标不谋而合——无论是幼儿还是中职生,都需要在实践中学会坚持、学会合作、学会面对挑战。或许未来在中职课堂中,可以通过更多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做”中体会成长的意义,正如这些孩子在篮球弹跳间感受成长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此次观摩让我跳出了中职教育的固有视角,发现幼儿教育与职业教育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上一脉相承。教育的本质,或许就是在不同阶段用恰当的方式,唤醒每个生命的潜能与热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