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爨,这个字念Cuan,爨底下,是北京西郊山凹里的一个古村落。这个小山村最近很火,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建筑风格,强力吸引着八方游客。</p><p class="ql-block">我的朋友苗先生说,抽空去看看吧,你一定喜欢。我愉快地接受了邀请,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p><p class="ql-block">从天安门向西行,跨过六条环城公路,就进入了京西山区。初夏的太行山,草木葱隆,万物生蕃,一片生机。在崇山竣岭之间,顺着山谷七拐八绕,来到一处开阔地。一个小山村挂在路两边的山坡上,房屋鳞次栉比,村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不用问,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爨底下了。</p><p class="ql-block">车还没停稳,一个小伙子就迎了上来:中午到我家吃饭吧,我家的鱼烧得好!</p><p class="ql-block">我看这小伙子眉清目秀,笑容可掬,一脸和善,顿时就有了好感。我说,到你家吃饭可以,你要当我们的导游,带我们转一转。他说,那是应该的。</p><p class="ql-block">我首先发问,这个村庄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小伙子笑着说,说来话长。500年前,还是在明代,一家姓韩的弟兄3人,带领全家老小,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来到北京一带。发现这里山清水秀,适宜农耕,就在这里落脚生根,安下家来,自成一村。给村子起个什么名字呢?从这里往山上走,大约2公里,有一个村镇叫爨里安,这个村在爨里安的下方,于是就叫爨底下了。</p><p class="ql-block">就是这么简单。很多农村的地名,甚至城市街巷的名字,就是个地理符号。许多文学色彩,都是后人附加上去的,倒不如原始一点来的真实朴素。</p><p class="ql-block">我接着问,这样说来,这个村子的人都姓韩喽?小伙子说没错。韩家头几代,人丁不旺,以至于只剩下姑侄两人。为了延续血脉,姑侄成了夫妻,韩家这一支才得以香火不断。现在这村里35户人家,90多口人,都姓韩。其实往上数500年,他们本来就是一家。我问他,不用说你也姓韩喽?他笑笑,我不姓韩,我姓刘,是韩家的女婿。</p><p class="ql-block">小刘引导我们来到一个视野开阔的平台上,远近高低,尽收眼底。爨底下四面皆山也,只有一条山路从村里穿过。放眼四望,只见山势逶迤,连绵起伏,呈骏马奔腾之状,给这个沉寂的小村庄平添了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小刘指给我们看,村庄的正南面,有几座山峰,像不像几种动物?我们仔细一看,还真有点像。中间是一只乌龟,似睡非睡,正在养精蓄锐;前面是一只卧虎,伺机待发,虎虎生威;后面是一只蝙蝠,注视前方,振翅欲飞。这三座山峰,当地人命名为福禄寿三峰,是爨底下的守护神。</p><p class="ql-block">顺着村里小路走上山坡,走进一座座四合院。在北京,四合院不稀奇,但山坡上的四合院并不多见,成群连片的山地四合院更是少有。而这个小小的山村,人口不上百,竟有60多座山地四合院。</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四合院依山势而建。远远望去布局奇特,巧用空间,青砖灰瓦,错落层叠,山腰上一道大墙把村子分为上下两层。从对面山上看过来,整个村子像个大元宝,又像一幅八卦图,阴阳鱼,给这个村子增添了古老神秘的层次感,好像挂在悬崖峭壁上,故有小布达拉宫之说。</p><p class="ql-block">平地的四合院,规制和布局差别不大,尤其是城市胡同里的四合院,就好像按图纸施工一样。这里的四合院则不然,由于受山势地形的限制,因山制宜,呈现出小型多样的特点。</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一座院落,大门好像比别的院子气派一些。进去一看,原来是一家地主的院子,前后共有两进。除了面积稍大一点外,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小刘说,这村里就这么几户人家,山上也没有多少耕地,这也就是个穷地主。我看到院内墙上有一张条幅,上面写着“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不仅哑然失笑。</p><p class="ql-block">眼前这一家比地主院还要气派些。门口立有一块牌子,上书“举人院”。这么小个村庄,出了一个举人也不容易了。我进门一看,果然不凡,前后三进院落,宽畅明亮,地上有两块巨型踏足石格外显眼,一块青石,一块紫石,寓意青云直上,紫气东来。小刘说,有的学生高考前特意来踩踩这两块石头,沾沾灵气,回去能考个好成绩。我猛然想起,下星期我孙子大龙孙女宁宁都要期末考试了,赶忙上去踩了几脚,祝愿他们考出好成绩。</p><p class="ql-block">我问小刘,除了农家院,还有没有公共场所?小刘说有啊,村里还有几座庙呢!</p><p class="ql-block">村南头有座关帝庙。关公是山西人,韩家从山西来,山西人保佑山西人。关老爷是武财神,没有钱了找他要。每到关老爷生日,庙里香火缭绕,香客川流不息。我们来到关帝庙前,正赶上庙宇维修,没有开放,只有下次再来了。</p><p class="ql-block">关帝庙对面山坡上有娘娘庙,供奉着碧霞元君娘娘。碧霞娘娘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前来祭拜的也多是妇女儿童。有什么心事,有什么要求,受了什么委屈,据说都可以找她倾诉,老人家有求必应。</p><p class="ql-block">村北头还有一座五道庙,供奉的是五道神。据说五道神官不大,很重要,在阴间主管户籍。谁家死了人,先到派出所注销户口,再到五道庙报告,五道老爷才准予落户。不然的话,到了那边很多事情不好办呢!</p><p class="ql-block">村中间有一棵老槐树,据说韩家落户不久就种了这棵树,已有400多年历史了。韩家从洪洞大槐树下迁出来,槐树代表着乡愁,看到大槐树就想到了老家。树上那浓密的槐叶,在微风吹拂下簌簌做响,诉说着无尽的乡思。大槐树下有块大青石,大青石上有个马蹄印,老人们说,这是当年山西人北上大漠留下的痕迹。</p><p class="ql-block">离槐树不远,有两口水井,井口已经封起来了,在这里曾经拍过几部电影。我问小刘,这两口水井有没有故事和传说?他说这就是一口普通的水井,还能有啥故事?过去全村人吃水,洗澡,喂牲口,洗衣裳,都用这井里的水,它养活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爨底下人。现在通了自来水,就把井封起来了。这里的人真老实,他们不会说瞎话,如果在有些景区,多少故事都编出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