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飯誰都會吃,但是一鍋夾生飯能吃嗎?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說一口大鍋剛剛加水添米點著火開始煮的時候這鍋飯就吃得很香了,肯定不會有人相信。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做每一過飯都要花費足夠的時間和足夠的功夫,不論誰想省下這個時間都是異想天開,都會挨廚師們的一頓臭罵。可是中國大陸的古玩行業卻是先吃飯後才做飯,古董藝術品拍賣會就是一鍋剛剛開始點火的夾生飯,很多人就已經迫不及待地要開吃了。當代絕大多數的收藏人都是被拍賣行的拍賣圖籙吸引到藝術品收藏領域的,而且大家都是盯著拍賣會的天價成交價進來的,其中的一大部分人已經擼起袖子準備從古董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大撈一筆了。</p><p class="ql-block"> 實話說, 鄙人也只是一個食人間煙火長大的凡夫俗子,沒有完全脫俗,也想趕快實現財富自由,也曾想一夜暴富,也非常喜歡錢。尤其是深度走進藝術品收藏領域之後,看見無數的珍寶從自己的眼皮底下溜過,我就變得就更加貪婪,更加喜歡錢了。雖然沒有背著古董到各個拍賣行送拍,但是各地的拍賣公司的基本情況都會盡可能地關注一遍,同時也在不斷地思考出現這些奇特現象背後的種種原因。</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觀察的是國內古玩藝術品市場的供求關係,為此我在近十年時間內走遍大半個中國,考察國內所有東南部沿海和中部城市的古玩藝術品市場,首先我發現市場上的古物供應量非常充足,而喜歡逛古玩城的客流並不多。就算是星期天的古玩地攤上,走動的人流量也極少,在古玩地攤上閒逛的基本上都是營養不良的退休老人居多,古玩店里雖然擺滿了各類精品,實際成交的基本上只有一些工藝精美的小把件,幾乎看不到有購買力的人進出,擺地攤的古玩販子們只要看見一個衣著光鮮的客人,大家的眼睛幾乎都可以把他吞食了。各地古玩城旁邊都看不見豪華汽車停放,這就足以說明國內有錢人對古董藝術品並不感興趣,古董藝術品市場完全處於供過於求狀態。</p><p class="ql-block"> 從這些市場現象來看,現在的古董藝術品市場是完全的買方市場,沒有人需要到拍賣會上與別人競價購買,按理說沒有客戶存在的行業是建立不起來的,但是國內幾個城市中確實是出現了古董藝術品拍賣公司,而且他們還多次「成功地」舉辦了多場古董藝術品拍賣會,出版了很多本厚厚的成績斐然的拍賣圖籙。</p><p class="ql-block"> 古董藝術品市場本身就是一個小社會,具體組成是從走街串戶的收貨人到古玩地攤到古玩城店鋪再到收藏人到私人展館再到拍賣會,這裡最重要的環節就是私家展館,收藏人如果沒有私家展館,他們充其量只能知道自己家有什麼,有了私家展館之後他們才可能知道自己還缺什麼,拍賣行就是利用自己的信息和集中貨源能力優勢給各家展館補缺的行業,因此說拍賣會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各個私家展館,是給各個私家展館錦上添花的行業。</p><p class="ql-block"> 目前我們國內收藏領域還沒發展到私家展館階段,收藏家連自己手裡有什麼藏品都說不清楚,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缺什麼,所以大家都還沒有補缺的需求。當前私人收藏界規模比較大的是邱季端先生的寒江雪藝術館,裡面也只是匆匆忙忙地把邱老先生收藏的一部分古董藝術品擺放出來而已。這些收藏品怎麼列科目,還有哪些收藏品是套件,這些套件還需要補充的是什麼樣的組件,邱老先生現在依然還沒有整理出來。這些年來,邱季端先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應付「打假」上面,完全無暇顧及其它事項。其他辦私家展館的人處境與邱老先生差不多,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面對一輪又一輪的「打假」風波。現在全國各地收藏人都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整理自家的收藏品,大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缺什麼,沒有人需要補缺,國內所有的古董藝術品拍賣行都辦得太早了,所以說國內古董藝術品拍賣會就是被提前端出來的一鍋夾生飯。誰吃誰倒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