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青海塔尔寺

道不远人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位于西宁湟中区鲁沙尔镇西南隅,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世界第二大佛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世界第一大佛是释迦牟尼,这两位都是真人)。塔尔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塔尔寺是青海省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自古以来即为黄教信众们朝拜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坳中的一沟两面坡上,由众多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等组成,有大小金瓦寺、大经堂、如意塔等大小建筑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规模宏大,宫殿、佛堂、经堂、寝宫、喇嘛居住的扎厦以及庭院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塔尔寺有三圣:圣人宗喀巴大师,圣地4个亿的大金殿,圣物菩提树。出口前有一排经筒,一定要亲手去转转,一遍一遍虔诚地念着“嗡嘛呢叭咪吽”。</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主要建筑布局严谨,建筑巍峨,错落有致,蜿蜒起伏,气势恢宏。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殿内佛像造型生动优美,超然神圣。油塑、壁画和堆绣称之为寺院的艺术三绝。壁画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用酥油花塑造出来的佛像、人物、山水、飞禽走兽、树木花草、亭台楼阁等各种壁画油塑,色彩鲜艳,经久不变。用各色的绸缎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再绣在布幔上的堆绣,有明显的立体感。</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和茶卡盐湖、青海湖、孟达天池齐名,称之为“青海四大景”之一。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景色壮丽非凡,是来青海旅游的必须打卡地。2023年6月我和老伴随团游览大西北,<span style="font-size:18px;">18日晚</span>入住青海湖边的一个小旅店,主要是为了在青海湖边看日出日落。没有看日出的旅游是不完整的。当地居住条件非常简陋。气温很低,每人都加厚了衣服,床上的电热毯早已烧热,可房间没有电视。领队和地导反复交待不让洗澡,防止高反。并说如果不听劝阻,保险不理赔后果自负云云。晚餐和19日早餐十分简单,清汤寡水,肚皮都填不饱,只有草草了事。</p><p class="ql-block"> 入住小旅馆后,地导孔先生让我们拍照青海湖边的日落,一轮红日在湖面上慢慢消失,水天一色,场景壮观。 19日早上,大伙不约而同地看了一次日出。旭日露出湖面,冉冉升起,橙色的光渐渐从云层中透出,一瞬间红色的火球从湖中跳出,霞光万道,七彩瑞气飘逸,整个水面乃至半边天都染成了红色。湖面漾起层层涟漪。远处是淡淡的红晕,而近处却是深蓝。大自然赐予青海湖无比艳丽的绝色美景,真让人目瞪口呆。</p><p class="ql-block"> 但是一定注意,早晚温差较大,要加厚衣服,防止感冒。这可能是本次行程温度最低的一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19日早餐后,地导安排我们坐车来到湖边,参观一个藏族村,事实上是团购,购买昆仑玉系列产品活动。我问村寨名字,地导说叫哈伊海村。接待我们的藏族卓玛叫桑吉,带我们去她家里,介绍藏族风情和藏药等。一个古老传说让人心动:1000多年前,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途中住宿此地。公主思念家乡,便拿出唐王赠送的日月宝镜,果然看见了久违的家乡长安,泪如泉涌。然而,公主一想起自己的使命,便毅然决然地将日月宝镜扔出手去,那宝镜落地时闪出一道金光,变成了青海湖。当地人修建寺庙,就是记念文成公主,千百年来香火不衰。</p> <p class="ql-block">随后一行人被带入专卖店,银器价格不菲,一根银腰带2万多元,还不能还价,但是货干真实。店内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不少人慷慨解囊,真的买了银梳、银躅、银杯等。从青海湖边藏族村到塔尔寺100多公里,坐车约2个多小时,便到了西北环游的最后一站塔尔寺。</p> <p class="ql-block">寺前广场八宝如意塔</p><p class="ql-block"> 下午1点半坐摆渡车到了塔尔寺景区大门,过山门就看到了位于寺前广场的八宝如意塔。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其造型大同小异,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长9.4米,底座面积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大拉浪</p><p class="ql-block"> 大拉浪由经堂、华门、牌坊3座殿堂组成,为汉藏合璧式建筑,是塔尔寺总法台的居住处,达赖、班禅曾驻跸于此。</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小金瓦寺(护法神殿)</p><p class="ql-block"> 往前走不远就是小金瓦寺,也称护法神殿。据介绍,小金瓦殿初建于明朝崇祯四年。寺中回廊陈设野牛、羊、熊、猴等标本。据说,这些走兽标本象征一切恶魔鬼怪已被神征服。殿的左边有一匹白马标本,相传是三世达赖喇嘛从西藏拉萨到青海塔尔寺骑的。三世达赖喇嘛朝拜塔尔寺之后,要去蒙古传经说道,这匹白马怎么也不肯走,于是便留下来,不久,马不食而死。后人把它当神马,和家神陈列供奉。</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印经院</p><p class="ql-block"> 印经院离小金瓦殿很近。建于公元1832年。印经院专门印经典著作,制版、刻版、印版、印刷、洗版、裁装等机构健全。这里印制的各种经典著作,不仅供给本寺和省内藏传佛教寺院僧人学习用书,还销往西藏、甘肃、四川、内蒙等地的寺院,在保存、交流和发展佛教文化方面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 主要收藏以《至尊宗喀巴大师师徒三尊文集》全集、《三摩地王经》、《般若八千续》、《贤劫经》、巜四续根本续》、《五部大伦》等经、律、伦“三藏”。印经院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大经堂</p><p class="ql-block"> 大经堂,是塔尔寺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藏式平顶建筑。初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面积近2千平方米,拥有168根大柱,明柱108根。它是寺院喇嘛集中诵经的地方,堂内设有佛团垫,可供千余喇嘛集体打座诵经。</p><p class="ql-block"> 大经堂殿内大柱都由龙凤彩云的藏毯包裹,整个经堂五彩缤纷,富丽堂皇。在1千多平方米的屋面上,按照宗教法制和西藏传统艺术、装有铜制镏金的金鹿法轮、各式金幢、宝瓶、宝塔、宝伞和倒钟等,把一个单调的草泥平顶打扮得绚丽多彩。远眺平顶,金碧辉煌,给人以威严之感。</p><p class="ql-block"> 大经堂内部陈设非常考究,饰有黄、红、绿、蓝、白五色的幡、帏和各式天花藻井,满堂林立;还有珍贵的大型堆绣挂佛、刺绣佛;梁檐上绘有藏式风格的图案花纹,彩画细腻生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经堂内悬挂有“十八罗汉”等堆绣艺术产品。</span>大经堂内悬挂的堆绣包括刺绣和剪堆两种,其内容题材大多来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是该寺独创的传统艺术,是僧侣艺术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宗喀巴佛殿</p><p class="ql-block"> 出大经堂不远,就是宗喀巴佛殿。</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大金瓦殿</p><p class="ql-block"> 大金瓦殿位于全寺正中。藏语称为“赛尔顿庆莫”,即金瓦的意思。其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大金瓦殿初建于公元1560年,后于公元1711年,用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多两改屋顶为金顶,形成了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后来又在檐口上下装饰了镀金云头、滴水莲瓣。飞脊装有宝塔及一对“火焰掌”。四角设有金刚套兽和铜铃。底层为硫璃砖墙壁,二层是边麻墙藏窗,突出金色梵文宝镜,正面柱廊用藏毯包裹。大金瓦殿前的菩提树,已经六百多岁啦!树干四周已加装了护栏。</p> <p class="ql-block">匾额题字“梵教法幢”</p><p class="ql-block"> 大金瓦殿内还悬挂着乾隆皇帝御赐的金匾,匾额题字为"梵教法幢”。</p> <p class="ql-block">大金瓦殿宗喀巴金像</p><p class="ql-block"> 进入大金瓦殿内,迎面矗立着12.5米高的大银塔,这就是宗喀巴诞生的地方。大银塔以纯银作底座,镀以黄金,并镶嵌各种珠宝,裹以数十层白色“哈达”,以示高贵。塔上有一龛,内塑有宗喀巴金像,塔前陈放有各式酥油灯盏,银鼓号角,玉炉金幢。梁枋上布满了帷、幡、绣佛、围帐及布陈天花藻井,层层哈达,琳琅满目。整个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弥勒佛殿</p><p class="ql-block"> 过大金瓦殿就到了弥勒佛殿。弥勒殿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是塔尔寺最早的正式佛殿。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据说此佛常怀慈悲之心,与释迦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家弟子,他离开人世间后上升兜率天宫,释迦佛灭度56亿六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来到人间。</p> <p class="ql-block">弥勒佛殿匾额“佛日重旭”</p><p class="ql-block"> 大殿门楣上原挂有“佛日重旭”匾额,殿内正中为弥勒佛坐像。泥塑镀金,高近5米,弥盘膝而坐,体态庄重自然,表情慈祥而庄重,充满神韵。背光光圈宏大,镀金箔,光焰远射,表现了佛法宏扬,并寓意五谷丰登、夜不闭户、道不拾遗以及光明灿烂的太平盛景。</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转经筒 </p><p class="ql-block"> 在塔尔寺,这种铜制的大型转经筒也有很多处,一排排不易数清的转经筒被整齐排列固定在木轴上,一眼望去,既壮观又神秘。不过要记住,在经过这一排排经筒时,一定要亲手去转转,一遍一遍虔诚地念着“嗡嘛呢叭咪吽”。诚心向佛还愿。通往塔尔寺的路上,虔诚的朝圣者,一步一叩首,扑到,站立,再扑到,再站立,苍穹之下,风雨之中,崇山峻岭,一往无前。朝圣者心中几乎接近纯净,在塔尔寺许的愿实现了,要来感恩佛祖。信仰赤诚笃定,支撑他们磕上十万次。殿门两侧的两块藏文石碑清晰地记载了九世班禅在1935-1936年驻锡塔尔寺的活动及清宣统元年班禅大师、章嘉国师、巴周活佛捐银修葺佛堂之史事等内容,为研究近代塔尔寺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时轮院</p><p class="ql-block"> 一座平顶三层藏式大殿,建于1817年清嘉庆22年。木刻浮雕,层层重叠,佛龛背景,雕木绘金。手工雕饰精湛细致,是塔尔寺木刻艺术的结晶所在。此院每年按规定时间举行法会外,平时还主修时轮金钢和大威德本尊,次修天文历算,星术等方面的知识,对成绩佼佼者授予“泽仁巴”(历算博士)学位。</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酥油花馆</p><p class="ql-block"> 大约下午3点,我和老伴及团友李有民夫妇宋育荣夫妇进入塔尔寺久负盛名的酥油花馆。此馆建于1988年,2013年国家拨款重建,一进二院格局,主殿为藏式平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七间,高三层,雕粱画栋,镏金饰银,造型精致,庄严华丽。</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供展“藏艺三绝之冠”酥油花名誉天下</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供展“塔尔寺藏艺三绝之冠”酥油花历史悠久,此风俗自公元1612年正月神变法会期间开始,迄今已有400多年。殿内还供奉地藏王菩萨,陪衬壁画、堆绣。</p><p class="ql-block"> 供展酥油花为塔尔寺正月法会佛事活动的主要仪轨之一,盛况空前。酥油花题材取自佛经传记、民间故事,传承藏传佛教“精、繁、巧”的工艺特色,捏塑的佛像人物神态自然,花卉鸟木栩栩如生,亭台楼阁、惟妙惟肖,故事情节委婉动人,赋有教化有情之意。</p><p class="ql-block"> 2006年塔尔寺酥油花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90年、1994年分别在北京、深圳举办了展览,2016年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在法国巴黎、德国柏林举办了规模宏大的藏艺三绝展览,给欧洲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同年在乌兰巴托举办塔尔寺“藏艺三绝“展演,从而增进了两国文化艺术的深层交流和民间情感友谊。</p> <p class="ql-block">集雕塑艺术大成之酥油花</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酥油花集雕塑艺术之大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壮观,内容丰富多彩。酥油花题材取于佛经传记,民间故事、传承藏传佛教“精、繁、巧”的工艺特色,捏塑的佛像人物神态自若,花卉鸟木栩栩如生,楼台亭阁维妙维肖,故事情节委婉动人,善行成就教化有情。</p><p class="ql-block">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展出时,由民族管乐器为主组成的花架乐队演奏出节奏缓稳、庄严肃穆的花架音乐乐曲,并随着灯光闪动;在含蓄典雅的音乐中,展示出酥油花雕塑的群体千姿百态。</p> <p class="ql-block">①塔尔寺的酥油花</p><p class="ql-block"> 用酥油(手工制成的黄油)作原料塑造出各种佛像、人物、山水、飞禽走兽、树木花草、亭台楼阁等造型,这些油塑艺术品统称为“酥油花”。酥油花制作过程非常残酷 : 有绝活的僧人必须把手泡在零下15度的冰水内数分钟,已达到足够的低温,才不会令酥油融化。酥油花雕塑栩栩如生,远近闻名。</p> <p class="ql-block">②塔尔寺的壁画</p><p class="ql-block"> 壁画 : 壁画是各殿宇墙壁上的绘画。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壁画颜料采用石质矿物,色彩鲜艳,经久不变。壁画画风属喇嘛教宗教画系,与汉画有些不同,具有浓郁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大多取材于佛经黄教诸密乘经典,画面情节属黄教内容,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p> <p class="ql-block">③塔尔寺的堆绣</p><p class="ql-block"> 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品种之一。它用各色的绸缎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如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由于中间突起,有明显的立体感。</p> <p class="ql-block">作为青海塔尔寺的艺术三绝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是不让游人拍照的。</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小花寺(祈寿殿)</p><p class="ql-block"> 小花寺又名祈寿殿。清康熙五十六年为七世达速喇嘛念长寿经而建的,系一独立小型院落。其外形为两层代檐廊重檐歇山顶、屋顶四角翘起,斗拱精巧明快,柱头梁枋都饰以飞禽、走兽、花卉、文纹,院墙饰琉璃砖雕。正面为硫璃砖墙突出的小门,犹如一幅优美的木雕画图。玲珑别致。院内种有菩提树,树叶茂盛,浓荫蔽日,清洁优雅。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十六罗汉和四大金刚等三十多座塑像。</p><p class="ql-block"> 正前方有一块非常珍贵的石头,传说宗喀巴母亲生前背水途中常靠着它休息,故名“憩石”。自从此石被信徒视为朝拜的圣物后,又被称为“护法磐石”。石头上面贴满钱币,是信徒和游客对佛虔诚的一份心意。据说,能将钱币贴在石头上人是心中有佛,贴不上说明心中没佛,佛也就不会收的。</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主要节日</p><p class="ql-block"> 据导游介绍,塔尔寺最吸引人的当数一年一度的晒大佛或晒大唐卡,又名“展佛节”。在每年农历四,六月两次法会时举行。意思是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道,涅槃和弥勒出世及宗喀巴诞生、涅槃;通过晒佛让信徒们瞻仰佛像,沐浴佛恩,并防佛像遭蛀。</p><p class="ql-block"> “晒大佛”结束后,在塔尔寺内的广场上举行跳神,喇嘛们带上各种的假面,跳起了各种宗教舞蹈。在跳神的同时,喇嘛还要念经。</p><p class="ql-block"> 因时节不到,我们只能听听而已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约3点半走出塔尔寺,赶往停车场顺游了莲花湖景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