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陨落的将星饶惠潭

道不远人

<p class="ql-block">  饶惠潭,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副军长,1952年赴朝参战,1953年3月21日凌晨,被敌人飞机扔下的重磅炸弹击中坑道,他和警卫员一道牺牲。身体被炸飞200多米远,似乎苍天怜爱这位关护部属的将领,肢体却完好无损。在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有18万志愿军指战员血染战场壮烈牺牲,其中包括四名高级将领,饶惠谭是其中之一。另三位分别是67军军长李湘、50军代理军长蔡正国、39军副军长吴国璋。</p><p class="ql-block"> 饶惠潭,湖北省原大冶县五区下饶村人,生于1915年,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勤务员、司号员、宣传员、侦察员、班长、排长、连长、宣传队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大队副司令员、旅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志愿军23军参谋长、副军长等职。饶惠潭将军的一生是在战争年代渡过的,他作战勇敢,足智多谋,波澜壮阔,战功卓著,用自己毕生的精力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传奇。</p><p class="ql-block">一、英雄虎口掏心</p><p class="ql-block"> 1939年,饶惠潭在新四军某团任侦察参谋。日寇对对皖南新四军根据地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扫荡,并和国民党顽固派勾结,形成日伪顽联手围剿局面。一时间风凄凄、云惨惨,狼烟四起,万户萧疏,鸡飞狗跳,人哭狼嚎。</p><p class="ql-block"> 要粉碎敌人的围剿,必须首先摸清敌人部署,掌握敌情后才能确定作战行动。这个艰巨任务落在侦察参谋饶惠谭身上。外围侦察收获不多,深入敌营如入虎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获得准确情报舍此无别路。为此,他花了三个月时间蓄起了长头发和胡子,敲掉门牙镶金牙,化妆成富商巨贾多次深入日寇据点木石潭、横石潭等地,刺探情报,为我军作战行动提供了很多珍贵信息。</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从硝烟弥漫的村庄里,突然飞出了一匹高大雄壮的黄膘马,马上坐着两个人,似乎还在生死博斗。黄膘马越过田野,跃过山岗,消失在茫茫树林之中,村庄里顿时枪声大作,一群小鬼子嚎叫着追踪而来。原来黄膘马上坐的是日寇的宪兵中队长。刚才还在村庄里趾高气扬地指挥小鬼子放火烧房、抢劫财物、掳掠妇女,不料被深入虎穴的饶惠谭挨近,纵身跳上马背抓获出来。当时小鬼子中队长还未回过神来,饶惠潭一打马就飞出了村庄。日本宪兵队成了无头苍蝇,出村追击遭到了配后这次行动的新四军动迎头痛击,很快被我军消灭了。马背上的宪兵中队长曾企图反抗,但到底还是被制服,身不由己地被押解到团部成了俘虏。</p><p class="ql-block">二、出奇兵攻克要地</p><p class="ql-block"> 1946年6月,国内战争全面爆发。7月,粟裕谭震林领导的华东野战军苏北部队在如皋、海安等地迎战进攻苏北解放区的国民党反动派。当时,国民党集结了五、六万精锐部队,企图一举剿灭苏北解放区,首战在分界。</p><p class="ql-block"> 饶惠潭所在的16旅是攻打分界的主力。双方各有一万多部队在分界对峙,而敌军的美式装备大大优于我军,并且还有空军配合作战。敌99旅在分界据险扼守,企图切断交通要道,分割我军。16旅用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从黄桥、如皋夹攻分界两天一夜,沒有打下来,连排干部大部分牺牲。如果分界这个据点不拔掉,我军就无法摆脱被动局面,实施“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的战略,还有被围歼的危险。因此,华东军区司令员粟裕,政委谭震林打电话16旅旅长罗维道 : 命令晚上六点打下分界,打不下“杀你的头”!</p><p class="ql-block"> 军情似火,军令如山。在16旅,饶惠潭以敢打硬仗、善于动脑闻名,常常出奇不意,招招致人于死地而令敌人闻风丧胆。罗旅长向饶惠潭任团长的48团下达军区命令。饶惠潭接受任务后,胸有成竹地保证 : “没有问题,我死也要拿下分界!”他对前两天一夜的战况进行综合研判,提出了一个大胆超常的作战方案 : 放弃两翼,集中兵力突破正面防线,从中间开阔地进攻直捣敌人心脏。总攻前的夜晚,他组织部队在两翼山上埋下30万发子弹,每位战士另配发300发,进攻时无需再补充调运弹药。次日下午3点,总攻开始。他在200米宽的开阔地上摆下八九十挺轻重机枪,一起开火,打得敌人抬不起头来,随后他带领精兵焊将,一下子扑向敌人阵地。在友邻部队的配合下,不到一个小时就把分界拿下来了,俘获六七千人,还活捉了敌旅长。</p><p class="ql-block"> 原来敌人根据军事常识和两天一夜的鏖战经验,重兵扼守两翼,而正面的开阔地布防薄弱,我军突然从正面强攻,实属意外,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p><p class="ql-block"> 拿下分界,为华东野战军在苏北“七战七捷”拉开了胜利序幕。华野首长粟裕谭震林非常高兴,在军区为他们庆功,饶惠谭晋升为旅参谋长。他的直接上司罗维道将军几十年后还称赞说 : 饶惠谭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团长到师长,身经百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有“常胜将军”之美誉。在于“他肯动脑子,点子多。接受了战斗任务,总是想方设法去完成。”</p><p class="ql-block">三、无情未必真豪杰</p><p class="ql-block"> 在人们心目中,职业军人刀光剑影,冲冲杀杀,人人都是铁石心肠,似乎不近人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革命军人从事的是至高无尚的正义事业,为了绝大多数人的福址和利益,他们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抛头颅,洒热血,无私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展现出了一种博大宽弘的人间大爱。但是,他们也是平凡的人,一样有侠骨柔肠。对同志、对朋友、对亲人有无比的爱心和温暖,时时处处挥洒着人性的光辉。饶惠谭就是一个这样的人。</p><p class="ql-block"> 1942年饶惠潭在新四军16旅48团任副团长,他夫人杨燕是军医。两人一个在前方,一个在后方,工作都很忙,5岁的儿子没人带,组织上给他们家配了保姆。他只要从前方回到家,从来不摆官架子、以首长自居,而是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尽量减轻保姆劳累,为夫人分忧。他常常带着儿子参加劳动,垦荒种菜,把自家的粮食、蔬菜送给邻近群众。</p><p class="ql-block"> 解放上海时,饶惠潭已是师长。他率部打前卫,攻下吴淞口。他的部队改编为公安16师,镇守上海。饶惠潭13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幼时家境贫寒没有读过书,夫人杨燕文化水平比他高,常常帮助他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两人相濡以沫,互敬互爱,相敬如宾。驻守上海后,工作生活环境稳定了,两人响应毛主席“向科学文化进军”的号召,开展学习竞赛。他拿出战争年代那股劲,刻苦钻研功课,每天学习到深夜,不懂就问,深入思考。不久语文、数学都超过了夫人,还当上了《人民前线》(南京军区报)等两个报纸的通讯员。就在此时,美国飞机轰炸上海,电厂属于饶惠潭所属部队的防区。饶惠潭义愤填膺,镇定冷静,指挥部队打下了一架美国飞机。</p><p class="ql-block"> 饶惠潭对部属也象火一样的热忱。战友们一道回忆饶惠潭,说他性情直爽,待人诚恳,爱兵如命,亲如兄弟,从不把警卫员、通讯员、卫生员等勤杂人员当“下人”看待。饶惠潭任副团长时的警卫员叫蒋金才,当排长时因违犯纪律而被撤职,一度情绪低落,二流子习气复发。饶惠潭觉得这个人聪明灵活、反映快,犯了错误要给予改正机会,特向锄奸股提出要他给自己当警卫员。锄奸股开始不同意,说 : “此人底子不好,吊儿郎当。他当警卫员,怎能保证首长的安全呢?”他坚持说 : “不怕!我来改造他。”此后,他待蒋金才亲如兄弟,带着教着呵护着,言传身带,日熏夜陶,跟着他四个年头,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根本变化,军政素质不断上升,真正成为一名革命战士。1945年,重新提拔为排长,不到三个月晋升为连长,解放战争开始后就当了团长。</p><p class="ql-block">四、将星永不陨落</p><p class="ql-block"> 1950年,美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其霸权主义的美梦,悍然发动了朝鲜战争,公然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干涉朝鲜内政。同时陈兵台湾海峡,侵占我国领土台湾,严重威胁我国安全。10月初,美军无视我国政府的严正声明,越过“三.八”线,占领平壤,并大举向北推进,多次轰炸我国东北城乡,炮击我商船,把侵略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畔。在这严峻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果断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p><p class="ql-block"> 1952年,饶惠潭主动要求赴朝作战,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参谋长。1953年3月中旬上甘岭战役后,已任23军副军长的饶惠潭到各师检查弹药和粮草情况,组织“钢铁运输线”,冒着硝烟和战火奔波劳累了一个星期。3月20日回到军部,汇报和研究全军后勤工作。老战友钟国楚军长(抗日后期钟当旅长,饶当副旅长)关心地对他说 : “今晚就在我这里歇息算了,你那里参谋部的坑道还未修好,今天美军已空袭了几次,晚上怕有危险。”并要他忙里偷闲下一盘棋,以调剂精神。饶惠潭谢绝了军长的好意,说 : “我的警卫员病了,还在发高烧,我回去照护他。”</p><p class="ql-block"> 回到了参谋部,坑道已挖好,还未覆盖完成。他找来医生给警卫员检查病情,又护理他吃药、喝水,弄到很晚才休息。此时老的警卫员、勤务员都支援上甘岭战役未回,留下来的都是新选上来的,对勤务不熟悉,所以他得亲自干。由于一个星期的在外劳累,他晚上睡觉很沉。凌晨,美军飞机轰炸,站岗的警卫员喊他,他“唔、唔”了几声难醒,醒来后又顾及生病的警卫员,叫他一起去防空洞。他们刚刚穿好衣服,还未动身,一颗500磅的重型炸弹落在坑道上,他被炸飞200多米远,警卫员和他一道牺牲。遗体运回国内,同年3月31日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1955年,党和政府将饶惠潭的遗骨移葬于沈阳北陵烈士园,树碑铭文,昭示后人永远铭记饶惠潭同志毕生对党对人民的丰功伟绩。碑文最后一句说出人民的共同心声 : 烈士英名永垂千古!</p><p class="ql-block"> 将星虽已陨落,但他功昭日月,寰宇华夏,永远活在全国亿万人民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根据有关史志资料创作。图片来自军网。谢谢资料和图片原创。</p>